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5,(4):2+65
<正>多年来,奉贤区充分挖掘"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内涵,把弘扬乡贤文化与培育"好家风"紧密结合,贯穿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精神面貌,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家风",丰厚乡贤文化。"好家风"是乡贤文化的根基。2006年以来,奉贤立足家庭这一社会的基本细胞,围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文化特质。近年来,奉贤区充分挖掘"贤文化"人文内涵,突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主线,围绕"倡导"家庭文明、"树立"家庭观念、"激发"家庭活力目标,强化区文明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工作载体,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社会工程,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人文奉贤、文明奉贤、魅力奉贤"。  相似文献   

3.
正金山区精神文明委员会高度重视"三个注重"建设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和落实上海市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强化家教品德修养,弘扬优良家风,以文化人,家庭育人,挖掘金山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社会正能量。一、营造浓厚氛围,注重一个"全"字1.以宅基(楼道)文化为载体,着力把"三个注重"从点抓起  相似文献   

4.
<正>奉贤地处上海最南端,因古时孔子弟子中的"南方夫子"言偃来此布道讲学、备受敬奉而得名。当地形成的"贤文化"底蕴,为好家训好家风培育提供了文化土壤、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请看——好家训、好家风带来好民风——全国文明村杨王村"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纪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新时期我们党对自身家文化自觉的一种鲜明表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文明建设价值认识上的高度自觉,家庭文明建设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家庭文明建设使命担当上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嘉定区文明委按照《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十二五"指导计划》的目标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办、市妇联的指导关心下,将家庭文明建设和志愿者工作的深化拓展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教化之城,礼乐嘉定"文明创建主题为引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和文化浸润,不断提升文明素养,积极构建和谐家庭,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8月29日,习近平同志到奉贤考察时说:"奉贤的地名是很有特点的,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地名本身就体现出民风之淳厚。"奉贤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崇德尚贤的地域特色资源,聚焦于党员领导干部特定群体,大力弘扬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核心理念的"贤文化",积极开展以"敬贤、学贤、扬贤、做贤"为价值导向的"好家风"培育活动,取得了"家风浓、民风淳、政风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奉贤通过传承家庭贤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到家庭,着力开展了"好家风"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近两年来,围绕家庭文明建设,周浦镇在新区文明办、新区妇联的正确指导下,以我镇文化名人傅雷的家风精神传承为重点,以各类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并落实以好家风好家训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工作,从"培育"到"传承",深入推进周浦"家文化"建设。一、突出优势,深化精髓,大力传承傅雷"家文化"周浦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素有"小上海"之称,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上海市唯一农业大县,近年来崇明按照现代化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将崇明三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美丽岛、安居乐业幸福岛、崇德向善和谐岛"的创建目标,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的家庭文明建设之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家"文化,以家风家训提升小家文明,以志愿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徐汇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科教文卫事业发达,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徐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也进一步丰富和涵养着家庭文明建设。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徐汇区秉持"汇善汇美"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结合现实特点和群众需求,引导更多市民群众注重家庭家风建设,形成了传承家风、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使家  相似文献   

12.
家族式腐败在腐败案件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威胁权力的正常运行,破坏党风、败坏社风、带坏民风,给政治生活和社会造成一系列恶劣影响。廉洁家风建设有助于发挥家庭成员的积极作用,树立廉洁价值尺度,营造廉洁氛围,培育廉洁家庭,建设廉洁社会和廉洁政治。通过廉洁家风建设助推反腐倡廉,具有长期性、周全性、成本低等优势。新形势下加强廉洁家风建设,要注重发掘传统廉洁家风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与社会、家庭相适应的家庭政策,为优良家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家风家训培育,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和市文明办的具体要求,今年来,浦东在全区范围开展家风家训培育工作。一、在推进上,坚持面上发动与点上引领相结合1.抓好面上发动。4月初,新区文明办、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征集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工作实施意见》,并结合家风家训培育,启动了"寻找浦东海上最美家庭"活动。浦东时报、浦东电视台同步开展了"晒晒我家好传统"家训家风征集活动,到目前全区有11万户家庭参与活动,征集到格言家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市奉贤区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地域人文精神,以"贤文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明创建中"发新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和文明风尚建设,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让优秀传统文化之树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生发新枝,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生命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奉贤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贤文化"人文内涵,在成功培育和总结杨王村"好家训"培育工作经验基础上,突出"以点带面和常态长效"工作主线,创新通过"写"家训"育"家风等方法,大力开展"好家风"培育工作,切实把"好家风"培育工作作为弘扬地域特色"贤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2013年4月18日,中央文明办在湖北十堰市召开的全国创建星级文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6,(4):2+65
正近年来,新浜镇党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浜人精神""好家风好家训""百颗星创评"等工作,使之成为新浜社会、家庭以及市民"三维一体"的自觉追求,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新浜镇连续荣获"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五好乡镇党委""上海市一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11个行政村先后被评为市文明村、市卫生村等,两个村先后晋升"全国文明村镇"行列。一、"新浜人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家训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学理论》2014,(5):120-121
中国传统家训卷帙浩繁,蕴含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精华。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可从中汲取的现代启示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封建皇帝亲自撰训教家;二是重视家庭德育,传统家训文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教科书;三是重视家庭子弟自立精神培养,培养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四是重视朴素、内敛、谦和家风培育,避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心性的荼毒。  相似文献   

18.
何红光 《学理论》2013,(20):302-303,380
创业文化培育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呼唤,也是创业教育对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从创业文化培育的"萌生"、"扩展"和"传承"三阶段探析调查分析、继承创新、整合融同、文明规范、学习内化、践行强化、固化持续和发展完善等培育路径,但创业文化培育中也应也必须注重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与学院管理、创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全面拓展校园创业中文化培育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宋佳 《学理论》2022,(12):75-7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风建设,而红色家风中蕴含着深刻的红色基因,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红色家风家教的潜移默化中,汇聚起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5,(3):2+65
<正>嘉定区安亭镇围绕"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主题,抓"礼乐学堂、文明礼堂、文化荟堂""三堂建设",聚民心,汇民力,传承文明礼乐,传扬社会新风。一是礼乐学堂重在"学"。通过镇村两级道德讲堂"课上学"、礼仪培训"重点学"、好人故事巡讲"大家学"、中华经典吟诵"展演学"、好家训好家风"家庭学"、党情镇情民情三情教育"全民学"等多形式的"礼乐学堂",让安亭百姓系统地、多方面地学礼、知礼、明礼。二是文明礼堂重在"行"。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围绕关爱孤寡老人、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