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明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的共同的道德伦理,也生产和发展了各个民族固有的伦理体系和道德准则。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伦理机制往往塑造着不同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新时期我国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属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管理中不可混淆,也不能代替,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构筑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写入了现行党章,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的治国之策,更加重视对全民道德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样重要,二者的结合是兴国之举、利民之策、强国之举、安邦之策.只有德法并举,才能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继在党的十五大中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理论之后,又在2001年1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同时又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其实质:就是把”以德治国”提升到了与“依法治国”同等重要的治国战略地位。这也是“德治、法治并重兼施”在治国历程中意义和作用的一种显现。因此,“德治、法治并重兼施”必将对我们党的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乃至新世纪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从思想建设的范畴来看,“以德治国”在我党治国实践中具有许多重大意义 首先,“以德治国”的提出,可以归结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国家政治经验的总结。翻开我们数千年的治国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规律——中国历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甚至看成是治国的根本。在《尚书》里我们可知,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公”就曾有“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的德治论断。从《尚书》中也可知晓,尧、舜、  相似文献   

5.
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是治国的科学方略。认真研究德治与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科学地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确立为新时期我国的治国方略 ,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一大创举。当前 ,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深入开展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 ,重点抓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办事和“为政以德”。  相似文献   

7.
明确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在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时。也要认识到德治建设的重要性,以达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把“以德治国”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认识,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政治、道德、法律理论的重大发展:“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9.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源于老子。无为而治的中心价值是自然和自由。无为而治的基础在于以民为本,其中心内容是君主无为,而无为之治的基本方法在于后与柔,其最终目的是无不为,无不治。  相似文献   

10.
治国方略就是执掌政权的个人、集团、政党为巩固国家政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确立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体制、主要目标、总体部署、重大举措和领导艺术。在同一执政党领导下,不同的发展阶段治国方略的具体方面会有不同,但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一以贯之的,经过不断摸索并经实践证明,依法治国应长期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经过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 ,我党的治国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 ,再由“法治”向“‘法治’与‘德治’并举”的飞跃。这两次飞跃标志着我国治国方式逐步摆脱了具有典型“人治”特征的“以党治国”模式的影响 ;同时也标志着我党治国方式逐步走出了片面强调“法治” ,片面强调法律制度建设 ,而忽视“德治” ,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道德建设的误区。这两次飞跃的最终结果———“法治”与“德治”并举 ,是我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法律和道德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但法治和德治是辨证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创造稳定的环境和安定的局面的要求 ,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在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在治国方略上既有一脉相承的共同之处 ,又与时俱进 ,各具特色 ,体现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逐步认识和把握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是我党科学总结了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它的提出是法治与德治内在关系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我党新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要保证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就必须 :(一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坚持依法治国 ;(二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 )坚持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治国方略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基本方略的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 ,论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客观实际和根本要求的反映 ,并提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先后形成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他们都能够审时度势,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做出许多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和探讨他们的治国思想,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法治"与"德治"二者统一于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进一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必然要求和固本之基.  相似文献   

19.
对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可以从多个视角和多个学科去寻求其存在的依据或理论基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国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结合现实国情,审慎思考作出的战略选择。研究这一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认真反思各种治国方略的优劣,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正确认识这一治国方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从思想到行动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法史前是以“德治教化”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产生后则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德治御心,培养人们的德性,防止其思想上不道德邪念的产生;法治防行,要求人们遵纪守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使不再犯。法治与德治并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法治御行,德治御心;御行治标,御心治本,标本兼治,是为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