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5日,在贵州省正安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经过全体人大组成人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正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约见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依法有序进行,不可随时行使约见权。代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这一规定表明,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具有法定前提,必须依法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许士光 《人大建设》2004,(11):39-40
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对不清楚、不了解的问题,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有关情况并得到答复的一种监督方式.其目的是帮助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了解相关情况,便于对报告或议案进行审议和表决。  相似文献   

4.
丁爱萍 《人大研究》2005,(12):40-40
福建省永春县人大常委会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代表约见活动,在闭会期间组织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要求限期解决一些问题。三年来,人大代表围绕各种社会问题,向约见的政府官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3项,有8项得到当场解决,16项得到解决,其余的问题、建议也都有了明确答复。代表约见,是人大代表为民代言表达民意诉求,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举措。代表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向本级国家机关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是代表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政治参与、依法监督的有效形式。抓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既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县级人大常委会要积极探索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努力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实效,切实发挥代表建议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6.
《代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可见,代表约见是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代表视察时开展的一项活动,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一种方式,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各级人大代表运用约见的形式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促…  相似文献   

7.
阿士尔 《新疆人大》2013,(11):25-25
近日,岳普湖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级人大代表,安监、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贯彻执行自治区消防安全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8.
约见权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也是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手段。代表法第二十二条对这一权利的行使有明确规定,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否则就是监督权滥用。一是约见的组织规定。代表约见应由"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约见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意和统筹安排,代表不能自行其是,直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约见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大研究》2020,(1):56-56,F0003
岷县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甘肃省岷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会议,部分副主任和县政府副县长参加会议。人大代表郝爱国等按照《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的有关规定,就近期群众反映的岷县当归城中药材交易市场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车辆难出难进、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约见了公安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中药材局等部门及当归城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质询,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质询案,被质询的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以法定的形式作出答复。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向有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有关情况。质询与询问的共同点有二一是两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提出,前者程序较繁、严格,后者程序较简、灵活;二是被质询和询问的国家机关,都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作出答复或说明,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接受质询或询问。  相似文献   

11.
人大代表如何依法行使罢免权?人大代表的罢免权,是指人大代表有依法提出罢免案并表决罢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或者领导人员的职权。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乡镇的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本级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的罢免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些相关媒体上,时常可以看到"XX人大开展视察活动"或"XX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活动"这样的报道题目,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欠妥的。视察是《代表法》规定的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执行人大代表职务的一种方式,是保障人大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更好地知情知政的一项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职权。《代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安排,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  相似文献   

13.
质询与询问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询 ,是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质问的议事原案 ,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一种带有法律强制性的监督措施 ,被质询的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 ,以法定的形式作出答复。询问 ,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在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 ,向有关国家机关打听了解有关情况。质询与询问的共同点有二 :一是两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提出 ,前者程序较繁、严格 ,后者程序较简、灵活 ;二是被质询和询问的国家机关 ,都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4.
县级人大代表的具体名额如何确定县级人大代表的具体名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依照选举法确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具体的确定方法是:代表名额基  相似文献   

15.
吴辉 《人大论坛》2010,(1):20-21
2009年11月26日下午,在正安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以0票“满意”、3票“基本满意”,19票“不满意”,没有通过《正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执行(正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决定)的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大》2009,(6):28-28
什么是代表视察?根据代表法的规定,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各级人大代表了解和检查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工作情况,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代表们通过视察,了解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为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同时帮助“一府两院”有关国家机关推进和改进工作。代表视察一般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9,(7):37-38
四川省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那么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是不是现实?是否有法律依据?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大常委会刘家华撰文认为。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合理合法。他认为,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这是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一项“民意特权”,它符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坚持贯彻党委的意图,运用好、实践好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权,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常委会职能、推进法治建设,具  相似文献   

19.
专题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结合审议议案或报告,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提高审议的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如何开展好专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撤乡设镇经批准后,关于乡级地方国家机关更名等有关问题,应当由省级人大常委会统一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乡改镇后,乡级地方国家机关更名需履行程序性的法律手续。依照宪法、法律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在实践中撤乡设镇的呈报和审批程序,一般由县级人民政府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再逐级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复。县级人大常委会关于同意撤乡设镇的决定、省级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乡设镇的批复,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