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执法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分析公安执法实践中“三个效果”不一致的种种成因,要正确理解在执法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三个至上”的理念,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理性、文明的执法方式,提高正确处理法律和政策的关系的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养和执法水平,从而实现公安执法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刘黎明  董舒 《公安研究》2014,(10):40-43
作为政府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既具理论性又包含极强的实践性。伴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公安工作改革的深入,强调公安执法过程中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不仅是一项指导公安执法实践的政策,更应作为当下公安法治进程深入的必要过程。公安机关应从公安执法视角缘起出发,充分认识公安执法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效果”的统一,不仅具有客观存在的深厚法律文化土壤和现实必要性,而且不失为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的一种选择,同时探索“三效果”统一对于和谐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警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根据社会法治理念的要求而提出的。在公安执法实践中要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和谐统一,面临法律法规、社会环境和执法者的素质制约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困惑。要实现公安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公安机关应从加强正确的运用法律方面的研究、提高正确处理法律和政策关系的水平,努力创新执法理念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4.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既统一又冲突的关系。作为上位概念,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冲突根源于二者背后若干决定因素的差异。刑事审判领域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刑法内衡平机制的利用,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规制,案件事实、证据的适当选取,审判活动内容的扩大等途径,实现法律框架内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许身健 《求索》2022,(2):165-175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两套评价标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一个更多在法体系内展开评价,另一个则是超越法体系的判断。联系在于社会效果的判断并不是一种任意的非法律性判断,它仍然要建立在法律效果评价基础上,亦即要以司法裁判的“实体裁判质量”作为参照基础。构筑于“法律效果”基石上的司法裁判在回应社会期盼时“力有不逮”,这已凸显于司法改革进程中诸多方面。实体法规范结构中的事实与规范的绝对分离,及该结构对诉讼目的之影响,导致了诉讼与纠纷之间内存的张力具有内在恒定性。“从规范出发型”的司法裁判方式可以从“以事实出发”的司法裁判方式中获得有益借鉴,进而提升和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迈 《时代主人》2007,(4):27-28
《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颁布实施3周年了。3年来,南昌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3年中实际引进内资和外资近千亿元人民币,年均引资额增幅排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既要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要重视依法从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面,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印发的《若一千意见》,比较好地融合了“人大话”和“媒体话”,追求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传播规律的统一,是引领、推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改进、加强的好文件。这里有必要再接着多说几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地方建立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使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有所提高,政府威信和行政机关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是,行政首长出庭不出声现象却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车有企业技改效果的实证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改造现已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极受政府决策层重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仍然是政府主导型。对“政府主导型”技改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却得出效果较差的结论,这不得不对技改思路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湖南省浏阳县以及岳阳县进行调研的371份有效问卷数据,从农户视角对当地的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农户对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评价,得出每个农户的政策效果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对大部分农户而言,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对粮食生产补偿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自身素质、耕地亩数、生产补贴标准以及对政策的了解途径会影响政策的效果。建议提高农户教育水平、增加土地流转速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和加强政策的宣传渠道,以此提高粮食生产补偿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杨 《时代主人》2006,(6):42-42
近日,笔者从相关媒体了解到,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对工商和国税两家条管单位开展了工作评议,并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南阳市卧龙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工作的新路子,突出“六抓”,规范代表活动,激发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罗甸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审议意见”的质量与效果,把会前调研、会后督办、实行“二审”作为提高“审议意见”质量和效果的三个重要环节来抓,唱响了审议意见“三部曲”,既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也达到了支持、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向传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传播者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公正性和公信力,能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平等真诚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二是把内在需要和外部动力结合起来调动接受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三是利用人际传播、大众传媒、网络平台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是创设接受环境,扩大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6.
读了《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9期《宽严相济判定“制止吸烟”夺命案》一文,确实认识到当前我国司法宽严并用,强调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的必要性。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为刑事司法活动提供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规范司法行为,更深远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专题询问的现场效果,并不一定等同于实际效果。与其选择现场热热闹闹、问完了事的专题询问,不如选择切实推动工作改进的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18.
论媒介传播中的“第一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人效果"(或"反转的第三人效果")关注的是,受众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会不同于对自己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的研究中,受众在怎样的本体论基础上如何误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是有待加强重视的方面。提出"第一人效果"的概念有助于以明确受众所认知的媒介对自身的效果与其实际效果间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普遍性基础与方式。"第一人效果"提法的成立,具有效果来源、效果内容、效果程度、效果方式、效果对象等方面的学理支撑。第一人效果会造成相关的行为后果和宏观后果,在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理论方面它要求从明效果加强对潜效果的重视,从效果加强对"无效果"的强调。  相似文献   

19.
陈永峰 《前沿》2013,(1):86-88
民法的最高目标是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民法社会安全保障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方面。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深刻领悟民法的社会安全保障功能要求,加强公关意识,文明执法、科学执法,有助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李泉 《辽宁人大》2009,(4):24-25
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人大主席团十分注重抓好闭会期间各代表小组活动,通过选好配强代表小组长和加强具体指导等措施,促使各代表小组活动真正开展起来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不仅活跃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政治生活,提高了执行代表职务的履职能力,也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