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的时序性变化,探讨其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作用。方法 5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和DAI组,采用HE、Gless氏嗜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不同时间(30min~7d)脑干组织病理学改变及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DIA大鼠脑干组织结构疏松、水肿,Gless氏嗜银染色可见轴索肿胀、扭曲、收缩球形成等改变,证明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成功;IL-1β和TNF-α在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大鼠脑干神经元内有低表达,而在DAI后30min~6h大鼠脑干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内表达迅速增加,于6h达高峰。结论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IL-1β和TNF-α蛋白在脑干内表达的增加,与轴索继发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陈宁 《刑事技术》2014,(6):27-29
目的用基于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验蓝色签字笔字迹。方法取4种常见不同牌号的蓝色签字笔在其字迹上滴加微量银胶,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检验。结果不同品牌的蓝色签字笔字迹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不同。结论基于银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纸张上蓝色签字笔字迹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染色混合精斑涂片DNA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染色混合精斑涂片DNA的提取方法,通过两步扩增的技术与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色法,成功检测了3个STR位点.结果显示,所有染色涂片DNA分型均与对照血样一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酸性复红-美蓝(Baecchi)染色对DNA的降解作用要小;涂片灵敏度检验可达到少于10个精子,且室温保存一年以内的涂片其灵敏度光显著差异.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为染色混合精斑涂片的PCR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染色过程简便,着色反差明显,易观察,对极微量精斑的定性具有明显优越性的染色方法。且染色液可以长期存放。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猝死心肌mcl-1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猝死(SCD)心肌mcl-1蛋白产物,探讨其免疫组化检测及其对SCD诊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46例SCD和40例非猝死心肌(有冠心病和无冠心病)中mcl-1蛋白产物进行检测和观察,并比较其差异。结果(1)自症状出现至死亡,时间超过30min的SCD(36例),其心肌组织均出现mcl-1蛋白阳性染色;(2)自症状出现至死亡,时间短于30min的SCD(10例),其心肌组织mcl-1蛋白呈弱阳性染色;(3)冠心病非猝死样本(20例),4例心肌出现微弱的mcl-1蛋白阳性染色,无冠心病非猝死样本(20例)几乎没有出现阳性染色。结论心肌mcl-1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诊断自症状出现至死亡时间超过30min的SCD。  相似文献   

6.
脑干损伤后神经元及轴突改变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ng P  Zhu JZ  Song YX 《法医学杂志》2001,17(1):10-11
采用针刺法造成大鼠脑干损伤,用尼氏体染色、嗜银染色和改良三色法观察脑干神经元及轴突在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嗜银染色显示伤后 1~ 3h部分神经纤维不规则增粗、少数断裂, 6h断端膨大呈球形, 15h收缩球较为明显,至 24h收缩球明显且数量增多;改良三色法显示伤后 3~ 6h部分髓鞘与轴突之间的间隙增宽, 15h髓鞘明显弯曲、不完全地附着在轴突表面,甚至剥脱,持续到伤后 24h;尼氏体染色显示神经元核周尼氏体在伤后 24h减少。该结果提示,组织化学染色能观察到脑干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且有可能用于推断脑干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 1978年美国Sensabaugh分离出精浆特异蛋白P30,并成功的制备出相应的抗P30血清。1987年我国也研制出抗人精浆特异蛋白P30血清,并应用该种抗血清建立了几种琼脂扩散和电泳方法鉴定人精斑。由于人精液中P30含量不高,平均为1.52±0.676mg/ml,鉴定微量精斑存在困难。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方法的灵敏度。我们建立了鉴定微量人精斑的ELISA固相P30抗体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后脑干组织中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o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干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机械性打击脑干损伤动物模型,利用HE染色、Gless嗜银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干组织中S100B、GFAP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100B阳性表达于伤后30 min开始增多,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于24 h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并于72 h基本降至正常水平;GFAP阳性表达于伤后30 min开始升高,48 h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后S100B、GFAP的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时间的推断及神经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X-Y同源引物扩增鉴定人血痕性别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牙釉蛋白(Amelogenin)基因在x染色体第一内含子有6bp缺失的特性,用一对x-y同源引物.扩增x-y染色体特性DNA片段分别为106及112bp,并用PAGE电泳银染显带的方法检测扩增产物.本方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对2mm~2血痕检材提取的DNA液1/10作出性别判定.对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特别是微量、腐败、陈旧检材,均能较好的作出性别鉴定.室温放置16年的血痕也可检验.实际检案显示本方法简便、有效、无毒,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发可用于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临案的金标Fn-EIIIA单克隆抗体试纸条。方法选取两种敏感、特异的片段特异性Fn-EIIIA单克隆抗体,ELISA方法进行效价观察,标记胶体金后分别采用渗滤法及层析法检测其效果,抽提阳性对照中目标蛋白进行初步测评,并以大鼠皮肤损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可用于Fn-EIIIA肽段的金标法检测,以IST9搭配Fn多抗效果最佳;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中试纸条检测线不显色,损伤3h后显色,随损伤时间延长,染色逐渐加深。结论该试纸条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可操作性均佳,可望在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中灰尘量的减少,显现提取微量灰尘足迹已成为一个难题。因灰尘具有较强的静电吸附和液体吸附性,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提取木地板、瓷砖以及纸张、纺织品等表面上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率低,提取的灰尘足迹有轻度扩散,花纹反映不全等现象;油质表面、潮湿表面和水渍足迹,静电吸附法提取效果较差;受灰尘晶体对光的散射和折射的影响,常规照相方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特征反映不清晰。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即时贴贴取灰尘足迹,喷涂JB染色液,可有效提高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显现效果。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别适用于基层…  相似文献   

12.
<正>PCR扩增高度多态性STR基因座检测技术是目前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微量和降解检材的检验效果仍不够理想。miniSTR技术设计的引物更靠近核心序列,其等位基因片段长度更短,更利于微量及降解检材的检验,国内外均有相  相似文献   

13.
Fn—EⅢA金标单克隆抗体试纸条的试制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可用于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临案的金标Fn-EⅢA单克隆抗体试纸条.方法选取两种敏感、特异的片段特异性Fn-EⅢA单克隆抗体,ELISA方法进行效价观察,标记胶体金后分别采用渗滤法及层析法检测其效果,抽提阳性对照中目标蛋白进行初步测评,并以大鼠皮肤损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可用于Fn-EⅢA肽段的金标法检测,以IST9搭配Fn多抗效果最佳;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中试纸条检测线不显色,损伤3h后显色,随损伤时间延长,染色逐渐加深.结论该试纸条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可操作性均佳,可望在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电泳是分析、分离蛋白混合物的一种主要方法。然而单向电泳最多只能分辨大约100种蛋白,其分辨力很难用于分析含有数千种蛋白的复杂混合物。为了提高电泳的分辨力,早在1956年 Smithies 就将两种不同的电泳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双向电泳。近10年来,双向电泳已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分析复杂蛋白混合物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变化,为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缺失情况。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结蛋白呈棕褐色阳性反应。急性心肌缺血15min,结蛋白即可在缺血区心肌呈小灶性缺染,随缺血时间延长,其缺染范围逐步扩大。结论 心肌细胞结蛋白在缺失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极为敏感的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结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变化 ,为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研究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缺失情况。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结蛋白呈棕褐色阳性反应 ,急性心肌缺血 15min ,结蛋白即可在缺血区心肌呈小灶性缺染 ,随缺血时间延长 ,其缺染范围逐步扩大。结论 心肌细胞结蛋白的缺失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极为敏感的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变化可望成为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一种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改良的锇酸脂肪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锇酸亦称四氧化锇,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为无色结晶体,价格昂贵。市售包装有0.5g和1g等,均以玻璃管密封。锇酸染色法[1]是一种古老的染色方法,常用于诊断脂肪栓塞、脂肪心、脂肪肝等疾病,特别适用于经过甲醛固定的病理组织。与其它苏丹类的脂肪染色方法相比,锇酸染色法效果好,且能长期保存,适用于法医办案工作,尤其是案件以后的复查;其缺点是费用较高。1 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早期及超早期心肌缺血性病变,对5例心肌组织材料进行了肌凝蛋白重链(MyosinH链)及肌红蛋白的免疫组织学染色,探讨了肌凝蛋白的染色情况、抗原分布、死后变化对染色的影响及心肌早期、超早期缺血的有无、程度及与死亡的关系。应用石蜡组织切片进行的抗人心肌肌凝蛋白重链免疫组织学染色,在病理学方面尚属首次,这种单克隆抗体对人的特异性高,无共集现象,在心肌缺血数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后即可发现缺血心肌细胞中肌凝蛋白重键的脱失像,是分析早期、超早期心肌缺血所致急死及其它原因死亡案例心肌缺血病变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Homer蛋白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FY  Li RB  Liang HX  Shen Y  Guo XC  Wang ZY 《法医学杂志》2011,27(6):409-412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挫伤后Homer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大鼠钝力性局灶性脑挫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Homer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假手术组及伤后0.5h组脑组织中有少量Homer蛋白染色阳性细胞,伤后3h组脑组织H...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震荡后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探索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指标。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脑震荡后脑内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规律。结果对照组大鼠可见c-jun蛋白的弱阳性表达。脑震荡组损伤后15min可在神经元观察到c-jun蛋白的表达,随着损伤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表达c-jun蛋白的细胞数及范围逐渐扩大,损伤后3h表达达高峰。结论c-jun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诊断脑震荡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