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唐向红 《世纪桥》2008,(11):86-8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骆晓玲 《世纪桥》2008,(10):115-116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提倡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  相似文献   

6.
王琳琳  孙晓红 《党史博采》2009,(4):51-51,55
本文围绕外语教学中大学生们常表现出来的语用--语言和与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展开讨论,说明应该培养学生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方面来学习、使用和理解语言.克服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应学会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和遵守礼貌等问题,还要注意跨文化交际双方语用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论述在 2 1世纪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领导干部掌握外语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 ,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提出领导干部获得外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强调领导干部除了具有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外 ,还应具有外语交际能力 ,还必须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相似文献   

8.
郭自萍 《世纪桥》2009,(15):130-13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是一种文化熏陶,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外语教学中大学生们常表现出来的语用——语言和与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展开讨论,说明应该培养学生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方面来学习、使用和理解语言,克服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应学会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和遵守礼貌等问题,还要注意跨文化交际双方语用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何明霞  朱雅莉 《世纪桥》2010,(9):138-139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应变能力和商务文化素养,从更深层次掌握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且在实践交流中有效化解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通畅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随着语言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界对交际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该理论的对象、文化范围以及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或者存在着局限性,或者被理想化了.现在,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文化语境下,交际不仅发生在母语者和英语学习者之间,也常常发生在英语学习者之间.所以,外语界有必要对交际能力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南晶 《世纪桥》2009,(5):133-134
经济的全球化呼唤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熟悉世界各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我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需要努力提高广大外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质,也需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原则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关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斌 《世纪桥》2007,(9):149-150
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这就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主要在于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点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程云艳 《前线》2017,(8):73-7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外语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外语的学习与交流也能有助于推广北京文化遗产,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政府层面的顶层规划、教育层面的外语学习、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大众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四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外语媒介推广北京文化遗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指出以语言为媒介推广北京文化遗产有助于扩大北京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郭焕平 《世纪桥》2008,(9):126-127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随着语言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界对交际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该理论的对象、文化范围以及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或者存在着局限性,或者被理想化了。现在,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文化语境下,交际不仅发生在母语者和英语学习者之间,也常常发生在英语学习者之间。所以,外语界有必要对交际能力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误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龙  刘绍斌 《世纪桥》2007,(12):138-139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误是导致人们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些文化失误表现在多个方面。而导致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这些文化失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差异和文化迁移等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中西文化在学生的意识中融合。因此,外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黄亮  张蔓竹 《学习月刊》2012,(22):79-80
教育部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教学体现了文化对于语言的能动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语言对文化的能动作用。同时该要求也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最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与实践应当达到的标准,分级教学作为高校公共课程的一种改革模式,适应了发展和需要,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因此,增加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分级教学的模式下,如何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全面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适应立体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