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它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现象,为解决公共政策执行不力问题,由企业“执行力”概念演绎而来的“政府执行力”概念在公共政策执行领域的拓展.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过程”概念,而且公共政策执行与制定并不是截然两分的,公共政策执行也不再仅仅表现为“等级结构”的特征,而更多表现为“网络结构”的特征.因此,公共政策执行是多个层级、多个组织内部和多个组织间的多个行动者之间的集体行动过程,公共政策执行力应指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效能,与政府执行力不同;政策内容、体制、承诺、能力、干预对象和行动联盟五大重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公共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的通用框架.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同时,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政府公共管理也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政府绩效评估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也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确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价值取向,通过民众的参与实现绩效评估的社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二是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三是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遵循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政府在充当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同时,却又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常常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偏离。因此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的好坏,矫正偏失的公共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利用公共政策服务民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依靠制定正确的政策治国理政。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在现代国家中.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表现、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公共政策的这些特征.最突出的就在于它是作为行动准则和调控丁具而存在的.这其中体现的核心要求是“用”。政策只有在“用”中才能产生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刍议公共政策之公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慧 《理论研究》2005,(2):45-47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合理分配公共利益,在一定时期内指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公共政策基于公共利益,面向社会公众,无论是政策制定或执行,都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必须落实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加强和完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使公共政策真正体现“公共性”。  相似文献   

7.
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存在的逻辑起点,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则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只有首先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在现在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公民和团体平等的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8.
<正>在信息、观念和诉求更加多元的时代,是否坚持和如何执行必要而不受欢迎的政策,是公共治理的一道重要课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公共治理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面临更多的选择考量,也给公共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曾对新加坡公共政策执行特色进行观察,他山之石,略作分享。如何面对不受欢迎的政策,新加坡领导人有长期明确的价值取向,前总理李光耀说:"受欢迎的政府不意味着执政时必须时时讨好人民,要紧的是,任满时,政府已经执行了所有不受欢迎而必要的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新加坡勇于推行不受欢迎而必要的政策,这是许多政府想做而很难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9.
高度重视政策或决策执行,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传统。实践中,多重价值博弈如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的博弈、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对象间的博弈、政策执行系统内部的博弈、利益阶层多元化下的政府行政对象问的博弈等,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生成的深层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公共政策执行力建设,应充分发挥宪法的民主功能,以切实和坚实的人民民主促进政策执行,增强“民主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法治功能,强化执法环节,完善立法体系,增强“依法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利益分配功能,提高政府的利益整合能力,增强“和谐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权力配置功能,确立政策执行力发展的良好体制基础,培育“体制型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效率功能,促进政策执行手段的改善与发展,增强“效能型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聂红 《理论文萃》2003,(4):19-22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组织、非公共组织对公共事物的处理而生产的公共物品。本文主要从狭义上讨论公共服务,具体包括:公共工程、公共政策、公共设施、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就是政府将公共服务的决策与具体供给(执行)分  相似文献   

11.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意义和范畴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这里我们把它和公共行政理论放在一起考察,是因为它把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主体及其活动规律纳入到自己的分析框架之中.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如经济人的假定、效用最大化、交换及供求分析等要素,分析现实生活中与民众相关的政治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及各种政治团体的行为特征.研究的范围和重点已不在经济学领域,而是延伸和扩展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当中.用该理论创始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它是观察政治制度的不同方法”.因而公共选择理论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行政经济学”、“官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前沿     
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路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SARS与政府公共政策》课题组的报告认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应明确以下思路:1.政府始终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确定自己的职能定位。2.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3.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政府应急职能、应急体制、应急投入等构成,其基本的统筹次序应该是“确定应急职能范围→构成应急体制框→安排应急投入资源”。4.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职能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政府应急职能的界定包括三个方…  相似文献   

13.
论改进与优化我国公共决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决策系统是政策产出的策源地,科学的公共决策系统是优质政策的重要保证。我国政策制定系统尚不健全,这是影响我国公共政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我国公共政策质量,要着眼于改进与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一是健全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二是完善公共决策咨询参谋系统;三是改进公共决策中枢系统;四是强化公共决策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现象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在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执行中,政府间权责关系变迁、公共政策执行监控不力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地方环保部门的双重受限等构成环境政策执行梗阻的根源。需要进一步整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合理分配财权事权;推进公共治理模式变迁,降低公共政策执行成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新型政绩考核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执行监控体系,健全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媒介,其快速兴起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博兴起开启了民意表达的新方式,促使政府打开“政策窗口”,推动社会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拓宽政策备选方案的选择空间,进而优化政策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微博空间的虚假信息和过量信息等,很可能使政策制定者陷入真假难辨、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微博,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反映民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利用良好的公共政策应对出现的危机是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和公共政策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来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试图探寻公共危机下政策制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保障。自从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于1951年发表《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一文以来,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科学中一个新的边缘性领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界的研究中。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策略,是政府为实现公共职能和有效治理而采取的各种对策,是一系列谋略、措施、条例、法令的总称。现代国家的治理,主要仰赖政策与法律。  相似文献   

18.
杜波 《求实》2006,(Z2):94-95
一、宏观调控政策与计划法如何界定政策,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从根本上说,政策是政府的策略,亦即政府为进行有效治理而采取的各种对策。由于政府为了公共职能而实施的策略,因而也可以称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在特定的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或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可以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并由此分为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等多种类型,是一系列谋略、措施、条例、法令的总称。[1](P108)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关系密切,政策与法律共同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有些政策可以被转化为经济法律制度。对市场经济进行计划…  相似文献   

19.
正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环节和重要内容,强调特定社会背景下,政府等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其诉求纳入政策框架的过程。政策议程是由特定的政策问题引发的,在不同社会结构下,各主体的决策地位和影响政策议程的方式均不相同。在传统决策体制中,政府垄断了资源分配和公共管理事务,强政府与弱社会之间的不均衡导致政策议程设置主体之间的权力失衡。相对于精英决策、闭关决策,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受到较大限制。随着市场体制的  相似文献   

20.
实现预算的“公共“目标,需要有“公众“参与预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温岭部门预算民主恳谈是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和载体,所彰显的价值和功能在于创新了公共财政的供给方式,改善了地方公共决策模式,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开启了地方公共资源配置中公众话语权机制的介入路径,实现了公共政策范式由“行政预算“到“公共预算“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