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刑事司法的全球化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而且全球化的进程旨在在世界范围内采取联合行动预防和惩治某些特定的犯罪。然而,刑事司法全球化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刑事司法文化基础上,与修正的报应模式和法律与秩序模式不同的是,刑事司法全球化必须有整合一致的人权文化。提高个体、政治、社会和经济人权的整体文化,是保障建立刑事司法全球化的最佳途径,它服务于国际公共价值和秩序,同时还致力于社会公正,确保相关人员,特别是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12日至9月19日,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是国际刑法学协会成立120年以来,首次在亚洲召开会议,这表明国际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刑法发展的肯定。 这次主题为“全球化时代刑事犯罪的挑战与对策”的国际刑法学大会,首先给日趋活跃的中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工作带来了清新之气。大会讨论的诸多主题,如未成年人犯罪、反腐败犯罪等,既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跨国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 2 1世纪 ,能否有效控制跨国犯罪 ,直接关系到国际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适应国际社会控制跨国犯罪需要的产物 ,是国际社会以国际合作手段对付跨国犯罪挑战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也是现代国际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影响展开并着重探讨2 0 0 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所构建的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及其对 2 1世纪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军 《法学评论》2006,24(1):158-160
邵沙平教授的专著《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历经几年准备和写作,日前终于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距邵沙平教授1993年第一本国际刑法学专著《现代国际刑法教程》的面世已经十年有余。在这十余年中,国际法和国际刑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使国际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推动了国际刑法的重大变革。因此,这时修订和推出国际刑法学专著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全书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着眼谋篇布局,在结构上分为三编,分别为总论、国际犯…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法治发展不仅有各种机遇 ,更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国家的法律主权、立法、行政、宪法、部门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球化对中国法治发展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7月15至16日,“中国视野下的《专利保护宣言》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联合主办,由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协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教授主持。来自研究机构、司法及行政机关、企业的五十余位代表结合《专利保护宣言》的内容,共论专利制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李伟东 《政法学刊》2006,23(2):37-40
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传统的犯罪形式有明显的区别,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呈加剧的趋势。为了打击网络犯罪,我们首先要确定网络犯罪地点,包括行为地、结果地,这是正确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前提。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网络犯罪给犯罪地理论和法律制度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8.
诉讼社会是社会转型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快速融入全球化,中国已经进入诉讼社会。诉讼社会具有彰显公民理性和社会文明,彰显现代司法价值和公信,彰显法律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确定性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征。在当下中国,诉讼社会在表征法律与社会现代性的同时,也存在司法机制扭曲、司法尊严和权威严重削弱、司法地方化倾向加剧、司法行政化日益严重、司法公信力缺失等现代性问题。随着中国司法现代化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必将在司法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律的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法律也出现了全球化趋势.面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完善立法,改革司法,改进法学研究,重构法律文化,从而在国际法律交往中,争得更大主动权和更多利益,推动公平世界法律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并在国内的法治发展中,维护民权,改进民生,安顿民心,实现长治久安,是中国当下和未来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问题. 本年度4月21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律全球化高端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江平、王家福、潘汉典等老一辈学者,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中国著名院校的院长、校长,以及法学各学科领域的诸多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中国如何应对法律全球化挑战的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阳平 《中国监察》2014,(12):61-61
正近年来,美国成为我国贪官外逃和腐败资产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本文现简要介绍在美国追缴与返还犯罪收益的有关司法问题和成功案例。追缴犯罪收益的法律基础美国有多部国内法适用于追缴犯罪资产。其中,一部比较重要的法律是《美国法典》,该法对"洗钱罪""利用非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贿赂犯罪越来越呈现跨国特点,贪官外逃、赃款迅速转移、司法协助乏力,单纯依靠国内法打击贿赂犯罪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满足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共同意愿与决心,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构建了国际打击腐败犯罪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21至22日,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刑法学会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承办。围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以及中韩两国之间近年来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践,与会学者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跨国有组织犯罪、犯罪所得追征、毒品与偷渡犯罪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根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国家主权在行使刑事管辖权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国根据本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及与本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为他国代为一定…  相似文献   

13.
犯罪原因理论是犯罪学的核心内容。研究犯罪原因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美国刑法中关于犯罪原因理论的学说很多,比较新的观点是从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来考察产生犯罪的原因,因为每一个社会制定的法律都反映出它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在一个传统的社会,法律可以世代不变,每个社会成员都了解和接受社会的准则,所以犯罪很少发生。而在一个飞速变化的工业化社会里,价值观可能急速变化,使旧的法律和新的价值观脱节。举例来说,许多美国人认为,现行法律对性关系和别的"欢快的"活动,诸如赌博、酗酒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的发展脱离民族国家的控制,带来了次贷危机等世界经济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倾向,造成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导致人类道德水平的倒退和法律中体现的正义精神的堕落。因此,需要用法律全球化来阻止这一进程。互联网犯罪、环境犯罪和国际刑事法院以及毒品犯罪和反腐败方面的法律全球化的例子表明,迄今为止,这些建立全球性刑法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秉承其法律上的霸权主义政策向国际社会推行美国的刑法思想,欧洲大陆刑法的基本法律原则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应当在认同不同国家的刑法理念互相妥协与平衡之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一部公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全球刑法。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威全球化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金华 《法学论坛》2004,19(1):75-82
司法权威的全球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法律现象,它有着深厚的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基础。全球性经济交往规则适用上的趋同、政治全球化与司法化、法律语境的趋同化和全球范围内的市民社会与国际政治实体的互动内在地需要司法权威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的传统法律理论,犯罪是孤立的个人侵犯社会整体利益的违法行为,国家依据职权发动的刑事追诉活动是不受被告人、被害人意志影响的。这种刑事司法的运作模式在惩罚犯罪、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们对犯罪和刑事司法问题认识的深化,会发现许多传统刑事司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跨国有组织犯罪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网络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21世纪,能否有效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直接关系到国际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2003年9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的发展脱离民族国家的控制,带来了次贷危机等世界经济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倾向,造成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导致人类道德水平的倒退和法律中体现的正义精神的堕落。因此,需要用法律全球化来阻止这一进程。互联网犯罪、环境犯罪和国际刑事法院以及毒品犯罪和反腐败方面的法律全球化的例子表明,迄今为止,这些建立全球性刑法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秉承其法律上的霸权主义政策向国际社会推行美国的刑法思想,欧洲大陆刑法的基本法律原则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应当在认同不同国家的刑法理念互相妥协与平衡之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一部公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全球刑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犯罪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瑛 《政法学刊》2005,22(6):59-61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犯罪问题的全球化。当前,跨国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国家之间如何加强司法协助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显得非常迫切。跨国犯罪具有跨国性、有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因此遏制跨国犯罪必须进行国际司法协助,这就要求国家间在立法、相互交流信息情报、引渡跨国犯罪罪犯、监控追缴赃款赃物上进行合作。目前国际社会在打击跨国犯罪上还存在立法不够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反洗钱机制不完善,有政治分岐和种族偏见等问题。各国应该发挥国际合作精神,采取措施解决以上问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游 《中国法学》2020,(1):304-304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由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比较法学与新科技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革命的法律应对""新科技革命与权利保护""人工智能时代与比较法""人工智能犯罪与司法""网络信息社会与比较法""信息社会与财产保护"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