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关于复保险,在保险实践中比较常见,产生的法律问题也比较多,在理论界,对于什么是复保险,复保险的构成要件,复保险的期限以及复保险的效力等问题,认识上也很模糊,争议也比较大。就我国《保险法》来说,关于复保险的规定仅见于第41条一个条文,其规定的简单粗疏远不能解决实践中复杂的各种样态的复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2.
惠丛冰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6):36-38,102-106
保证是确保债权实现的制度,而保险是对意外事故补偿的制度,二者本来是没有共性的互相独立的制度。但是,随着保险承保范围的扩大,“债权不能实现”也成为可以承保的意外事故,造就出现了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于是,保证与保证保险、信用保险之间的比较研究,就有了很现实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运用法律和技术手段援助保险事业,以鉴定代理和鉴定中心等形式,对保险理赔中一些数额较大、有疑义且虚假征象明显的复杂疑难理赔案进行审核,对保险财产发生的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进行科学准确的技术鉴定,在保障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打击和预防保险诈骗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增强保险机构的反欺诈能力,提高保险理赔鉴定水平,本文拟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试就保险骗赔案件的表现形式及鉴定对策作一探讨。一、保险骗赔案件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讲,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原因、隐瞒事实真相、夸大…  相似文献   

4.
认定与鉴别保险行为是保险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保险市场监督的重要内容。被认定属于保险行为,或者说是在经营保险业务,其法律后果可能是因违法而被查处并取缔,可能被纳入到保险行业管理体系中来,依照相应规定而依章纳税。由此可见,鉴别保险行为是一项重要的政府管理行为。在美国,保险业的管理由各卅政府任命的保险监理它负责,但很多行为介于保险与非保险行为之间,表现为变相保险,在立法上很难规定出完善的辨别其性质的严格尺度。因此,由法院在判决中提出的司法性标准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就美国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吴放 《广东法学》2002,(4):50-54
保险可谓是一种精巧的社会机制,其先进性在于只要公民或个人参加保险,他就与其他被保险人形成了互助共济的关系,将损失或灾难分解,由社会消化。这是众人协力、共御风险的方法,因而不失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机制。然而自保险业诞生以来,保险诈骗就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骗赔案件也时有发生,且手段各异,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了促进当前保险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强化价察机关在经济领域的法律监督职能,有许多地区的保险部门与当地检察机关建立了保险鉴定机构O保险鉴定机构的建立.为保险部门办理理赔案件提供了科学技术鉴定证据,在打击和预防保险诈骗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下面笔者就检察机关在保险理赔案件中如何开展技术检验鉴定工作谈点认识:一、在保险理赔检案中、必须依法应用检察技术手段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汝…  相似文献   

7.
保险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关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交纳约定的保险费,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方按照合同的约定赔偿投保方经济损失,或在约定的保险期限届满时,由保险方支付保险金的协议。财产保险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就财产保险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交付保险费的一方叫投保方,接受保险费并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赔偿损失或支付保险金的一方叫保险方。财产保险合同的方式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责任保险和财产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为自己利益而为的保险和为第三人利益而为的保险。1995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保险赔款的各类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但使保险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认识保险诈骗罪,笔者就该罪概念、特征、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保险车辆转让后未及时向保险公司履行通知义务,车辆受让人虽然通过受让享有了对保险车辆的保险利益,但并未自动继承保险合同,与保险公司之间也就未建立起保险合同关系,不能要求保险公司承担理赔责任;车辆原所有权人因丧失了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失效,也不能要求保险公司承担理赔责任。  相似文献   

10.
浅析船舶抵押权人之利益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抵押借贷是船舶融资主要方式之一。为保障船舶抵押权人的利益,往往通过对被抵押船舶保险予以保护,但仅此仍不能完全保障抵押权人的利益,于是产生了抵押权人自己投保其利益保险。本文就被抵押船舶保险与抵押权人的利益保险的相互关系予以初步研究,并对《海商法》有关规定提出自己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论保险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保险,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旨在分散风险、消化损失,即将不幸而集中于一人的意外危险而生的意外损失,透过保险而分散于社会大众,使之消化于无形。①但保险必须以保险利益的存在为前提和生效要件,从而防止道德危险之猖撅,并杜绝以他人灾害为赌博之流弊。投保人如果以自己的寿命、身体或财产为保险,自然不发生利益是否存在的问题,但若以他人的寿命、身体或财产为保险而不具有保险利益,则暗中毁损财产或伤害生命身体的不法行为,就难免时有发生,从而不仅保险制度被破坏,就是公秩良俗也难以确保。因此,保险利益之研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5条第4款规定:“被保险财产的损失,应由第三人负责赔偿的,如果投保方向保险方提出要求,保险方可按照规定先予赔偿,但投保方必厂将追偿权转让保险方,并协助保险方向第三者追偿。”保险法第44条也作了相应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这就是说,被保险人将其对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保险人,保险人就取得了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即保险代位追偿权。保险人在行使保险代位追偿权时,要受到…  相似文献   

13.
保险代理人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欧阳明程保险代理人是保险中介人的一种,利用其开展业务、拓宽市场,是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措施。在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已产生保险代理人,但主要是由单位团体充当兼业代理人。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充分发展以及外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保险欺诈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并成为当前保险业的最大威胁之一。我国目前还没有保险欺诈方面的详细统计资料,但保险欺诈也相当猖獗,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自1984年4月至1988年底,仅在涉外保险中就识破了10多起欺诈案件,诈骗金额高达4000多万美元。保险欺诈已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的保险业。同其他民事欺诈相比,保险欺诈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极强的隐蔽性。二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依据保险欺诈的具体情况,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1、制造假象,将损失“转化”为…  相似文献   

15.
事故发生当天的降雪量未能达到保险条款解释所规定的“雪灾”标准,是不是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就能够当然免除?保险标的物质量瑕疵是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保险赔偿金数额该如何确定?2006年2月降落在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场大雪,引发了以上两个保险问题。此案经过两级法院四次审理,以上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对于保险合同条款中有特定含义的用语“雪灾”,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但主张并非是判断举证责任的唯一标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适用举证责任的除外、倒置、转换等特殊规则。尤其在保险索赔中,保险是与过错民事责任无关的经济补偿制度,其根本职能在于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因此,不能苛求被保险人等保险索赔方履行绝对完整的举证责任。保险索赔方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初步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就应转移至保险人。本文从探析举证责任特殊性的原因入手,对保险合同效力、一切险的举证责任及我国《保险法》相关条款的理解进行阐述,强调保险索赔中举证责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统一、完善、稳定的保险给付立法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给付条件不一、给付方式各异、给付质量欠缺保障等碎片化问题,亟待统合式的规范设计。就给付条件而言,应当明确有权申请给付的主体不受年龄限制但须缴纳保费达特定年限,建立阶梯式的“失能”等级体系及其认定标准,同时确立兼具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失能评估机构。就给付方式而言,应当以实物给付为原则,有条件地引入现金给付,建构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实物给付护理体系,根据被保险人的失能程度提供差异化的保险给付,并且将预防理念融入给付规范之中。就保险给付质量保障而言,应当建立“结构”“过程”“结果”三位一体的护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并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构建相应制度和规范,以提升长期护理服务的可及性、有效性、安全性、协调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1,(12):57-57
法官:我们是一家公司新招聘的员工,当近日发现公司并不想为我们办理工伤保险后,我们即向公司提出了异议。公司答复称,已为我们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也就没必要再办理工伤保险,因为无论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还是工伤保险,都具有保障性质,作用基本相似,而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可以为公司节省一笔费用。请问,公司的观点对吗?  相似文献   

19.
保险交易双方对于保险惯例存在截然对立的看法,其背后隐藏着习惯和制定法互动关系的论辩。不能忽略保险交易的性质、环境和条件,简单地给保险惯例贴上霸王条款的标签,并且不加区分地适用保险合同法中的程序规制和实体规制。保险惯例作为一项有待评价的事实,其特有的形成背景和实际功效决定了法院应从强制规范审查和专业技术查证两个路径进行评判,以通过个案的审查令交易双方对保险惯例形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应完善保险惯例进入司法活动的技术,以生成准确区隔良性保险惯例和恶性保险惯例的司法产品,实现司法的正义输出功能。  相似文献   

20.
保险利益的概念检讨——以《保险法》第十二条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保险法上的核心概念,保险利益在保险理论和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保险法》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却存在诸多缺陷。保险利益的主体应该是被保险人而非投保人;保险利益以保险标的为基础,并不等同于保险标的,而保险标的的范围不但包括各种财产权利,还包括经济利益;保险利益只适用于人身保险领域,在保险利益的性质上,我们应坚持“经济关系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