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某县公安局刘局长好武,刀枪棍棒样样都会来几手.这天刘局长乘小船过河时,一不小心,心爱的剑掉到河里去了,他急得捶胸顿足.突然,他灵机一动,拿出小刀,按落剑的位置的船身上刻了一个记号.船夫好奇地问:"刘局长,您这是做什么?"刘局长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到了岸,我再将剑捞上来!"船长听了,哈哈大笑.刘局长不高兴地说:"笑什么?我的剑是通灵的!"船靠岸后,刘局长马上电话通知各派出所,说他在船上丢了一把剑,请帮忙打捞.不一会儿,全县各派出所就出动所有的民警下河捞剑去了.  相似文献   

2.
自从有了手机,"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就接连不断。这不,今年一季度还没有完,我就已有几十万"进账"。不信您瞧: "您好!香港华利集团为庆祝成立10周年,特设手机号码抽奖活动。您的手机中了25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请来电:13×××××××××。" 我粗略算了一下,从买手机到现在,"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折合资金总额不下100万元。"幸运"的绝不止我一人,周围的朋友他们也时不时被"馅饼"砸了头。 不过,有人吃到"馅饼"吗?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最明显的短板。其实穷县的县委书记表面看权很大,但就像一个木偶,牵线的人都在上面,比如工商、税务、银行、质检、土地等都是垂直管理。"河南省一位县委书记说,"我到上面跑项目,对方说喝一杯酒给10万元,我连喝了28杯。没办法,人穷志短啊!"喝一杯酒给10万元,谁这么厉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的"腐败教父"程维高真哏。 群众揭发了他那么多年未伤及他一根 毫毛,揭发者却进了班房。可是,时候一 到,说拿下他就呼啦啦大厦顷刻倾倒! 所以说,程维高是一个很值得关注、思 考、解剖、研究的人物。浪费了这个反面 教材,将是件令人可惜甚至后悔的事 情。 思考研究程维高,有一个不可逾越 的问题是: 程维高的事儿结了么? 我问一个朋友。朋友笑话我:程维 高的问题和处分都在报纸上公布了,怎 么还提结不结的问题?你是不是还没睡 醒在说梦话? 可我总觉得程维高的事儿有点玄乎。 这至少有三个问题: 一,程维高的事儿,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县长刚上任,公安局肖局长就抱了一只小狗来家祝贺。县长正在兴头上,看见小狗两只凶眼,顿觉大煞风景,绷起脸问“:肖局,你搞啥名堂?”肖局满脸堆笑回答“:县长,我给你派一个‘家庭保安’。“”品种?“”德国黑贝。“”钱?“”狗市上得10万元,可咱一分不掏。我从市警犬训练基地要来的。”县长愠怒道“:给人家送回去,这玩艺儿吓人。”肖局连忙解释“:县长您处理公务免不了得罪人,家里来人又多,这亚虎(小狗名字)会看家,还能在半径30米的范围内嗅出炸药味,有它搞‘安检’,您我不是都能睡好觉了吗?”县长一听感到此话有理,点头表示同意,稍停又说“:…  相似文献   

6.
侯宝林妙语     
1982年,新中国的曲艺团体第一次来到了香港.侯先生的到来在这里刮起了"侯旋风". 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他:"侯先生,您说的是普通话,香港主要讲的是广东话,您说他们能听得懂吗?听不懂,会有人来听您的相声吗?"  相似文献   

7.
徐剑  宁简 《检察风云》2008,(7):20-21
江苏省睢宁县工商局盖了座办公大楼,竣工后,大楼产权却归开发商所有.已出资300多万元的工商局不仅要反过来"租"自己的房子办公,而且还倒欠开发商高达1552万元的违约金.这事儿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4,(22):40-40
正不忠法官正在审理一件夫妻出轨案件。听了双方的供词后,法官说:"太太,照这样看来,确实是你对丈夫不忠!"太太愤怒地喊道:"不!是丈夫对我不忠!他说要出差一个星期,可是才3天就跑回来了。"我住在他隔壁两个流浪汉被逮捕了,法官问第一个:"你住哪里?"他说:"田野、森林、山丘,海滩。"法官问另一个:"你住哪里?"那人说:"我住在他隔壁。"索赔一个妇女乘车时被夹断了右手食指,她要起诉,向汽车公司索100万元。律师对她说:"一个手指恐怕不能索赔那么多。"妇女咆哮道:"为什么?我那只手指是用来指挥我丈夫的呀!"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民权县城关镇农民工田某某在河北省香河县向老板讨薪被砍伤后,在家乡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全力帮助下,与对方就拖欠工资纠纷达成诉讼和解,使被拖欠的3.4万元工钱有了着落。今年3月13日,当田某某如数拿到这笔款时,激动地对在场人说:"要不是王爱民主任尽心调解,真不知道俺工资啥时才能拿到手里!"此前,田某某还就伤害赔偿案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对方除去已付的1.4万元医疗费外,再另赔偿5万元。至此,这起跨越三省市的拖欠工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0.
渔舟 《检察风云》2008,(5):20-22
一名法学博士研究生、公司副董事长,在一次听说有一笔2600万元巨额资金转入自己挂靠的公司时,他就抛出了一个"一级市场没风险,肯定赚钱"的诱饵,并许诺为对方解决孩子出国留学费用问题,从中"弄出"了1500万元全部购买了股票.……  相似文献   

11.
家住河南省周口市的张涛因为"拖欠贷款",现在成了银行信用黑户.可事实上.他压根儿就没贷过款.还是在前年年底,他替明友做贷款担保时,才发现这一惊天大秘密:自己的身份证号已在2008年2月,向中国工商银行周口分行申请了公积盒贷款10万元,并且一直未还.  相似文献   

12.
天网难逃     
天网难逃张国君,许长生1996年7月22日晚6时,几个身着便衣的人悄悄走进了装修典雅的沈阳市和平宾馆一楼餐厅,迅速闪到了一个就餐的男青年桌边。男青年惊慌地抬起头,还没来得及看清对方,一副手铐已将他的双腕铐住……至此,携50万元巨款潜逃16天的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13.
就<大年初三晚上见义勇为血的教训>中民警的"善意提醒",该市公安局副局长纪阿林在得知情况后跟帖说:"如果那个民警讲了那样的话,我认为是错误,我向您父子(女)表示歉意!"还有消息播报:纪阿林副局长专门赶到事发地姜堰,找到发帖人和当值民警了解事情发生的全过程,民警所谓的"善意提醒"实际上是让市民"见义巧为",纪阿林在对这对父女表示敬意的同时,还送上2000元的见义勇为奖金.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的一天早晨,黑龙江省嫩江县嫩江法律服务所主任乔世范刚刚上班,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乔主任马上拿起电话:你好,这里是嫩江法律服务所,您有什么事吗?对方停顿了一会儿后,用怯弱的声音说:我想向你咨询点事,能给我解答一下吗?可以,我会给你解答明白。乔主任说。  相似文献   

15.
张晖 《法庭内外》2010,(7):57-58
法官:半年前,一个外地的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做生意缺乏流动资金,张口向我借5万元。我面皮薄,知道人家张口不易,就通过银行把2万元转到了他提供的账号上。第二天,同学短信回复收到了钱,并短信承诺5个月内返还。5个月过去了,同学却从不提还钱的事儿。我想向同学催讨,可手中只有短信借条,能顶用吗?  相似文献   

16.
恿公的智慧     
王学江 《政府法制》2010,(12):47-47
智叟市长刚刚上任,信访局长就打来电话,说有一老头想拜见他。智叟市长一拍桌子说:“什么老头,你们这里有没有规矩,市长也是谁都随便可以见得啊……”信访局长一听,忙颤音连连地说:“市长,他说他和您是亲戚。”“什么,亲戚,我这里可没什么亲戚,异地任职,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农场君山中学邹显然问:我有一兄,被公安局以“包庇罪”刑事拘留了一一个月,亲属要求释放,公安局同意“取保候审”,要求提出保证人,并要同时交s000元保证金,亲属照办了,在“取保候审”期间,我兄认真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传唤通知,也没有再受到追究。从1997年2月4日取保候审至今已有一年零九个月了,公安局还没有解除我兄的“取保候审”,亲属要求退还保证金,公安局不允。现问:公安局在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中有没有错误?保证金应不应退还?法律上有哪些规定?答:公安局在采取“取保候…  相似文献   

18.
山西运城杨林问:我在建行一储蓄所购买了3万元的凭证式记名国库券存单,后被温某借去作为向他人借款的抵押,并言明4个月后归还。但到期后温某不但未还,反而未经我同意用作在银行贷款3万元的抵押。贷款到期后,固温某不能还贷,被贷款银行持单向原发行所兑现还贷。请问:该两家银行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程刷如温某不能还我国债款,能否向两家银行索取?答:你将记名存单借给温某作为向他人借款的抵押,其行为性质应为第三人作出质人的权利质押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在作为第三人的你与温某之间就产生你替温某担保债务履行的法律关系。温某以…  相似文献   

19.
由于贷款额度紧张加上贷款用途审核趋严,近期在福州的各个银行房子抵押消费类贷款和信用贷款几近"停摆".一些外地中介人员却发短信或发布小广告,宣称贷款无须担保抵押,当天就可放款.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其实这是陷阱.贷款8万元先付8000元利息近日记者在一些报纸上看到可以办理无抵押贷款的小广告.这些广告语简单又不失诱惑力:"凭身份证办理,当面签约,当天放款"、"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从优".记者拨打一位中介人员的手机表示想贷款8万元.对方称不用任何抵押和担保,客户只要提供身份证或户口本就行,贷款一年费用为贷款金额的10%,8万元的利息要8000元.如果贷款期限短,月息则需为2%.记者随后拨打另两位中介人员的电话.对方宣称的无抵押贷款手续与第一位业务人员介绍的一模一样,年利率均为10%.  相似文献   

20.
鄙夷的目光     
在国外不时会遇到鄙夷的目光,其原因不仅仅是文化有差异,而且还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第一次遇到鄙夷的目光是有一次上邮局。在南非公共场所如邮局、商店、银行和自动存提款机前有时是要排队的,而且有专门的用红丝线围起来让人排队的围栏,离柜台和机器还有一米的隔离线。我去邮局发信,也注意到了排队,但想问一问我住的地区的邮政编码,以为这没关系,就直接走到柜台前问了一位职员。职员告诉了我,但我转过身来继续排队时,发现了一些异样的眼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