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追剧进行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征服中国观众,更在不经意间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据报道,在"两会"上,不仅有冯骥才、莫言、张国立等文艺界人士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反思和探讨韩剧、美剧等热门境外剧对中国影视乃至文化的冲击,甚至连王岐山都"点名"《来自星星的你》,谈道"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韩流"反思人们应该还记得,韩剧《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在中国播出的盛况,国内  相似文献   

2.
4月7日,一部名为《大长垣》的电视剧在北京开机,据说此剧的目标是韩剧《大长今》。是否能掀起中国的长今热不得而知,可为了凑出拍摄费用,它在河南长垣却已经是“声势浩大”了。企业家投诉《大长垣》开拍的新闻还在铺天盖地,就有自称  相似文献   

3.
张珀溯 《江淮法治》2014,(10):23-23
正近年随着外来韩剧、美剧等一股股外来影视作品流对中国影视市场的"侵袭",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受到挑战。在对外国影视作品的疯狂引进的背后,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尊严造成的伤害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一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流失。往往外来影视作品均有隐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中,其包含的中国元素远超出美国本土元素,其故事情节、故事角色选定,都是以中国文化为基准而进行创作的结果。正是这种商业成功范例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剧想方设法地  相似文献   

4.
韩剧在中国所造成的韩流效应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情,这股韩流以韩剧为急先锋攻占了我国的电视剧市场,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本文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从韩剧这一视阈对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剖析,文中主要从影响其传播选择性的因素着手解答了其流行的原因,从而对文化传播选择性这一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发关于"文化自尊"的热议,让许多国人为之痴迷的"韩剧"真的就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吗?究其根本,在于今日的中国文化难以让我们拾起文化自尊,症结就在于需重塑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那究竟如何重塑文化自信,捍卫文化自尊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调整产业政策,完善政策体系。政策的制定者应  相似文献   

6.
王岩 《中国法律》2003,(4):20-22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已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由国务院第375号令发布颁行了,这是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中继《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立法后的又一重要立法,也是中国加入WTO后,适应劳动力市场国际化、法制化要求,进一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06,(9):1-1
中共中央在8月13日作出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并于15日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央政法委员会8月21日发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通知。8月16日,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在部党组会议上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  相似文献   

8.
《司法业务文选》2012,(28):2+49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老年人等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无障碍环境均作了规定。近年来,通过举办残奥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无障碍设施建  相似文献   

9.
当年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他也因此被新华社等媒体誉为“著名社会学家”。此书被翻译成英语,2004年在英国发行。2011年,英国《卫报》推出了一份荐书榜单,开列了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中国有两本列入,一本就是《黄河边的中国》,另一本是《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0.
编读     
◎读者:再看《法律与生活》小时侯就爱看书,自己家的书满足不了对知识的渴求,就在邻居家搜罗,记得一位在司法部门工作的叔叔家就有《法律与生活》、《公安月刊》、《中国监察》等杂志。许多年后的前不久,忙于准备毕业论文,便整天泡在图书馆阅览室,一天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久违的《法律与生活》。再见时,我不禁惊诧于她的变化:现在的她,封面是那么大气,内容是那么丰富,研读了其中的文章,我当时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撼。仅仅封面就能看出她震撼人的力量。鲜红色的边框围着的是寓意深刻又不乏艺术感染力的主题图片。05年1月上半月的《环保之…  相似文献   

11.
宋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侃 《法学研究》1996,(2):122-13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史研究有了迅速发展,仅教材至1994年就相继出版了中国人大《中国法制史》(以下称人大本)、北大《中国法制史简编》(以下称北大本)、全国统编《中国法制史》(以下称统编本)和《中国法制简史》(以下称简史)等十几部,还出版过几部中国刑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专著。这些书各具特色,有些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诸书也有欠妥之处,其中对宋朝例的解释及其性质、地位、作用等论述就颇值得研究。另外,还有一  相似文献   

12.
我订阅《随笔》有好些年了。这些年工作、生活压力挺大的,读书的时间也就少了,可能在忙里偷闲翻翻《随笔》是这忙碌中最惬意的事儿了。《随笔》是一本好书,也是一种好杂志,每本都是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行,可以说本本都是精品,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在参加工作的七八年时间里,始终有《中国监察》相伴。在《中国监察》希望读者奉献智慧同谋大计时,我也应责无旁贷,直抒一些肤浅设想。一是把《中国监察》办得更活。《中国监察》是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的综合指导性刊物,在立足于指导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把刊办得活起来———栏目鲜活、内容鲜活、文风鲜活、版式鲜活。二是定期组织召开一些如“《中国监察》读者作者联谊会”、“优秀发行单位、通讯员(作者)座谈会”等专题的活动,以促进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三是多搞活动。如“《中国监察》十佳纪检监察贤内助”、“《中…  相似文献   

14.
一、法律管辖的误区:   新《合同法》取代了《涉外经济合同法》,这一事实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新《合同法》自然成为规范涉外合同的实体法,而且由于国内经济交往不涉及确定适用法律问题,国内一些律师往往会形成一种忽视程序法的思维定势,即使考虑到适用法律的问题,也往往以为,由于其参与的涉外合同的谈判、订立乃至履行都是在中国进行,即便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选择适用法律,根据“最密切关系”原则适用中国法律,即新《合同法》,也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结果与这种认识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首先,“中国法律”如何…  相似文献   

15.
从全国政协主办的《人民政协报》到上海市政协主办的《联合时报》,自然也少不了有老牌历史的《检察风云》鉴赏家栏目,这些形式多样的收藏栏目,无不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即兴来谈谈文化的雅兴,何乐不为。《人民政协报》的收藏栏目有"藏家物语"、"我的收藏"等,《联合时报》也安排了固定的收藏版面,内容多元,形式不一。《检察风云》的鉴赏家也是有看家的特色,从鉴赏的普知  相似文献   

16.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及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罪刑法定原则在新中国刑法中的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过了一百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尽管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一些类似罪刑法定的思想,有从春秋战国以来公开颁布成文法的传统,有著名的《唐律疏议》、《宋刑统》等法律,其中也有过罪刑法定的某些因素,但在那时确实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是在晚清时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这一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中国监察杂志社、国风杂志社举办的2004年“光明杯”反腐倡廉漫画大赛评奖揭晓,《身在桃园管住嘴》等5幅作品获得一等奖,《变异的处方权》等15幅作品获得二等奖,《乌纱“创收”》等30幅作品获得三等奖。此次漫画大赛是中国监察杂志社、国风杂志社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先进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一次积极尝试。自今年6月15日出版的第12期《中国监察》刊登大赛征稿启事后,全国各地漫画创作人员踊跃参加,他们中既有离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十多岁的小学生;既有纪检监察干部,也有社会各界漫画爱好者。一…  相似文献   

18.
我去年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叫《在新疆》。在新疆生活跟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生活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外地人来说,新疆是一个在远处的生活,但对新疆人的生活来说,现实近在眼前,无所谓远近。对一个作家来说,在任何地方生活都一样,一个作家不需要有那么大的一块地域,那么悠久的厚重的文化来成就自己的文学,那样太浪费了,即使完成一部传世之作,也不需要动用那么多的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浪漫主义作家的艾芜,在抗战胜利之后,面对黑暗如磐的社会,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小说关注着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其中有逆来顺受的,也有敢于起来反抗,与命运和恶势力作抗争的,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川农民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20.
我爱你,《中国监察》,爱你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师。1997年9月,我被市委任命为中共雨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上任伊始,区纪委办公室杨主任给我送来了一本《中国监察》杂志。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如获至宝,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军功章里有《中国监察》的一半。”这样说,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这样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记得一位基层纪委书记曾感慨地对我说:“《中国监察》值得一订。如果说我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中国监察》,因为是她告诉我如何当好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