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孔繁森和王宝森是知名度最高的两个人物。也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七·一”期间,中组部授予孔繁森同志“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荣称号。 差不多与此同时,王宝森被开除党籍,并被撤销北京市副市长职务。 孔繁森和王宝森,生前同样都是领导干部,可身后的社会评价却迥然不同:一个是流芳百世,一个遗  相似文献   

2.
闲暇之时,翻阅旧报刊,偶尔读及某党刊登载的一篇题为《反腐倡廉 落实行动》的文章(1993年11月15日出版)。文中抨击腐败、严惩腐败分子之辞慷慨激昂。待读罢全文,才发现作者署名竟为“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 众所周知,王宝森是大肆侵吞、挥霍公款、腐化堕落,于1995年畏罪自杀的腐败分子。如此祸国殃民的社会“蛀虫”,何以又大呼、特  相似文献   

3.
清醒与清白     
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因经济问题败露自杀的消息传开后,社会上舆论纷纷。在一次讨论会上,市里一领导深刻地指出;“王宝森生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眼皮底下,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之所以由经济上的不清白走向自取死亡,关键在于他政治思想上不清醒”。……笔者觉得这话入木三分,所以也在这里发几句议论。  相似文献   

4.
揭露王宝森这个有严重经济罪行的腐败分子,进而对陈希同同志立案审查,是我国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结果,说明中央有决心有能力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清除自己肌体内出现的腐败分子。王宝森等人的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我们从中汲取的教训是多方面的,这个案件留给人们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不能低估,对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不可高估。王宝森这样的败类是极少数,北京市广大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是好的。但是,从王宝森案件看,腐败对党和政府的侵蚀是严重的。邓小平同志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闲读《前卫》杂志12期登我的消闲文章《海归美女套牢“明星市长”》,“学习”了刘志华的“先进作为”,我的思维忽然条件反射一般,与王宝森的“光辉事迹”建立了联系。真的,刘志华与王宝森“好有一比”啊:他哥俩犯事的地点相同,都是北京这个首善之区;他哥俩爬的级别相同,都是省部一级  相似文献   

6.
“二森”(孔繁森,王宝森)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思考。同谓“公仆”,判若天渊,究其原因是个“公仆”的“正”字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7.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陈云同志讲:“德才兼备,我们更注重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有德天才,是社会上所说的“老好人”,自然难当重任;但有才无德,就如古人所云:“士不信悫(que,诚实)而多智能,替之豺狼也”。是说一个人思想道德不好,则越有才越有危险。同样居高位,做高官,同样有才,孔繁森德才兼备,为官清正廉洁,求真务实,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而名垂青史;而王宝森则有才无德,以权谋私,置党和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8.
有位老将军惊悉原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王宝森的劣迹后,痛心疾首,喟然长叹:“北京出了王宝森这样的党的败类,我想不明白,组织上是怎么考察他的?我们一个地盘一个地盘打出来的江山,如果断送在王宝森们手里,我们的血不就白流了。”说得何等深刻,又何等动情!我等深深为老一辈这种真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高度的革命责任心所感动,五内沸然,久而  相似文献   

9.
“物质”是人之存在的“本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9,22(4):43-47
存在论承诺是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根据我的解读,马克思是将“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感性生活”确立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基础就是“感性生活本体论”。那么,“物质”何以不能成为人之存在的本体呢?从理论上说,人的“感性对象”≠“感性活动”;从现实来看,人的“直观形式”≠“人本身”;从本质上说,人的“存在”≠“物质”。因此,“物质”作为人之存在的“本体”不能成立,马克思人学本体论不能归结为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开门大接访”是公安部的重大决策,深得民意,成效显著。但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防止和克服五个误区,即防止和克服“应付论”思想、“畏难论”思想、“部门论”思想、“轻防论”思想和“冲突论”思想,坚持查防并举、标本兼治,把“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总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年轻干部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形象?要做到“四个公”。立公心。公心属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在人格万象的社会中,伟人与小人,高尚者与卑贱者,开拓者与落荒者,其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以公立身,有否为党、为民之心。孔繁森与王宝森,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面镜子,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败得失、荣辱毁誉面前当  相似文献   

12.
林毅 《台声》2011,(11):72-73
10月15日,以“台北市台海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协会”理事长王宝森为团长的大陆参访团一行17人拜访了全国台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会见并宴请了全团成员,台胞部部长杨骅、联络部部长何长明等参加。  相似文献   

13.
“五本”论     
弓克 《今日浙江》2006,(16):35-38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这里的本,指“根本”,乃哲学价值论概念,而非哲学本体论概念):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世以人为本“世以人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为人世界之“世”。世界,可分为“自在世界”和“为人世界”。为人世界,应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主体。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  相似文献   

14.
清末士大夫有言:“夫国家者主权所在也,法权所在,即主权所在,故外国人之入他国者,应受他国法堂之审判,是谓法权。”这是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对司法主权的认识,与当今国际法所称的“属地优越权”思想——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一切人,无论其国籍如何,均有管辖权——已相差无几,是近世中国人对涉外法权的重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严刑厉法、重典治乱,加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不只是应然追求,也具有深层的实然意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其存在的前提,是以“人”为其本质的根源,是以“人”为其价值的中心,是以“人”为其发展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的深层意蕴是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整体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其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意蕴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本实践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廉政与生产力,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读完下面这则消息,你或许会疑惑尽释而且还会认为言之有理。 报载,云南省富源县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拒腐防变思想教育,并且教惩结合、标本兼治,有效遏制了腐败之风的蔓延。政风的好转促进了粮贸、扶贫、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宋君修 《前沿》2004,(4):163-165
“人性”是一个久远的主题 ,本文以“人之性”来涵称在人性中的各层次意义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 ,试图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人之性”上的某些思想 ,提出“人之性”有“天性”和“本性”两层内涵 ,是一个以“天性”为基础 ,指向“本性”并使“本性”无限发展丰富的过程概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集中体现,为高等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结合科学发展观,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必须弄清楚“本”为何意.“本”有追根溯源、探讨规律的方法论意蕴,“以人为本”的“本”之方法论意义就是指探寻人的根本,即人存在、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目的和归属.因此,本文提出“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以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和目的为“本”,以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