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立柱 《党史文汇》2001,(10):25-26
五台山位居我国的四大佛教胜地之首.抗战初期,五台山300多座庙宇中共有和尚喇嘛数千人,这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以聂荣臻为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领导者们,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使广大的五台山僧众积极投入了抗战的洪流.  相似文献   

2.
历峰 《党员文摘》2007,(11):42-43
功夫诞生于亚洲神秘的寺庙中.僧侣们将禅修与自卫技巧结合,发展出行之有效的武术套路。功夫高手们在银幕上的身姿,让人匪夷所思.他们可以一招打倒敌人,出招速度.连眼镜蛇都甘拜下风。  相似文献   

3.
胡昌升 《党建》2013,(11):45-45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特殊,藏传佛教历史悠久、寺多僧众,全州有经政府批准的藏传佛教寺庙512座、僧尼6万余人,绝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近年来,州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全州群众工作全覆盖为载体,大力推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努力推动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8,(12):19-19
泰国警方上个月突击了首都曼谷和毗邻佛统府的四座佛寺,逮捕了五名资深僧侣,其中两人是金山寺的助理方丈斯里库那蓬和谭马蓬。金山寺方丈蓬帕席在警方展开突击行动前已逃高寺庙,他过后向警方自首.被逮捕后遭逐出佛门。  相似文献   

5.
陈文清 《党史纵横》2011,(10):49-51
凡是到五台山游览过的人,留在记忆里的大多是其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胜景:高台隆起,气势磅礴;奇峰拔地,穿空入云;寺庙遍布,鳞次栉比;佛塔摩天,地标显赫;佛教文化,博大浑厚;清凉胜地,名播四海。正因如此,200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五台山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正据报道,泰国中部一间寺庙原本位于泰国湾岸边,但随着气候变化令海平面上升,以及城市发展加剧海岸水土流失,渔村面积不断缩减,寺庙现已变成孤岛,依赖一条小桥连接内陆,被称为"漂浮寺庙"。寺庙周边村民已经迁至内陆地区重建家园,但寺内一名僧侣却表示没打算迁移寺庙:"若我们迁走,人们便不再知道这里曾有一间寺庙。"红树林的减少是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泰国湾海岸曾拥有全球最大片红树林,但随着急速都市化,在1961至2000年间,泰国逾1/3面积的红树林已消失。  相似文献   

7.
身在“佛地”不信佛──五台山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访谈录郭宁虎,徐文胜,王建光,温建军台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现存寺庙48座,常住和尚、喇嘛、尼姑700多人;每年旅游旺季,又有吃斋、挂单的人员1000多人。五台山整个寺庙集群分布28万亩,是我国现存...  相似文献   

8.
总参某工程维护大队三连,驻在被寺庙重重包围的五台山腹地。白天,这里游入如织,善男信女从连队门前经过;夜晚,周边霓虹闪烁,宾馆饭店内觥筹交错。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对官兵的理想信念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盛世修学堂     
盛世修庙,那是旧中国过去的事。那修庙,多半是有钱人,或是些有文化的人想把自己的名字留芳百世,于是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建庙风来。当然,这修庙只有在盛世才有可能。百姓们也总以为太平盛世是上帝种灵给的,为了盛世长存,只好焚香拜佛,顶礼膜拜,求助于上帝神灵保佑,于是多少年来,各类寺庙里香  相似文献   

10.
1951年6月,张经武受命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他从不远万里经香港、新加坡、印度转赴西藏亚东时起,与西藏结下了15年不解之缘。本文叙述的是他在西藏的几段故事。布施贫民到了拉萨,西藏地方政府把张经武安排在市内一个贵族多余的房子里。这房子比较狭小,四周紧邻民房,噶厦(西藏地方政府)也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张经武生活艰苦朴素,也比较豁达大度,对眼前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刚住下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农奴们均信仰佛教,寺庙繁多。宗教是政治的支柱,寺庙直接影响着政治。所以,张…  相似文献   

11.
不比阔气比健康美国的老板们目前时兴的不是比阔气而是比健康。如果圈子中哪一位过度发胖、经常生病、保健知识缺乏,会受到同行的嘲笑,重视自身健康已成时尚。 生命也在于静养这可以从许多一生都不做剧烈运动的科学家、书画家、僧侣们的  相似文献   

12.
正医巫闾山脚下有条河,叫大凌河;河边不远有个村,叫报恩寺村。明末清初,关内移民在此建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固伦公主和硕亲王在此修建一座寺庙。此后,每逢天旱,屯里的老百姓都会到寺庙里去拜观音菩萨,求得甘霖,据说很是灵验。时间长了,老百姓干脆将这座寺庙改名为"报恩寺",附近的村屯也因此而得名"报恩寺村"。村曾经是穷村,由于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这里的百  相似文献   

13.
这张存照是1936年12月1日赵革非在山西五台山祥记照相馆所摄,摄影的时间地点系赵革非亲书。这也是他留给亲人们的唯一一幅纪念照。当时赵革非根据牺盟总会布置,深入忻州等地的县、乡、工厂、学校,并在冀(河北)台(五台)砂(砂河)公路沿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占多”。在国内旅游,逛庙成了一个避不开的重点内容。由于寺庙通常都建筑在远离红尘的山野之中,僧道们又与世无争,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往往因为破坏起来不方便或者没有必要破坏,不少寺庙得以逃过兵燹之灾。寺庙建筑和里面的陈设,虽然年代久远,却能保存完好,能见到一些古老的壁画或者雕塑,还有其他一些藏品,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再加上一些人到此烧香求得保佑,使得寺庙人气很旺。  相似文献   

15.
得势与失势     
<正>宋代吕蒙正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晚上睡在寒冷的窑洞里,白天到寺庙里吃施舍的斋饭。很多人瞧不起他,甚至不愿意和他说话。后来,吕蒙正中了状元,并被任命为升州通判。自从接到喜报,吕蒙正家便门庭若市。府里的、县里的、镇里的、村里的,纷纷带着重礼,前来祝贺。吕蒙正百感交集,趁客人们喝酒吃饭的时候,在书房里写了一副对联,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晚生草就一联,呈请诸位一阅。上联为:旧岁饥荒,柴米无依  相似文献   

16.
白乔正 《湘潮》2006,(4):13-15
到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旅游的人们总忘不了要去看一看金碧辉煌的噶丹松赞林寺,目睹寺院雄伟的建筑和流传在寺里的各种神秘的传说。然而,关于贺龙长征路经中甸与噶丹松赞林寺结下的情谊就鲜为人知了。离中甸县城不远的噶丹松赞林寺是全国藏区一座规模宏大、颇具影响力的寺庙。它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由康熙皇帝朱笔批准,五世达赖亲自选址、亲自赐名的一座寺院。解放前,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是中甸县宗教、政治权力中心。寺院僧侣最多时达千余人。寺院组织严密,全寺设扎仓(主持活佛),下属东旺、吉底、乡城等八大康仓,每一康仓有一老僧…  相似文献   

17.
公元的由来     
《新长征》2000,(1)
世界上的纪年法有许多种,国际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历纪元,既“公元”。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于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一主张进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列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列高利历的精确度很…  相似文献   

18.
老挝执政党对宗教的认识和处理(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挝作为一个宗教的国度,尽管解放以来国家政局相对稳定,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肇事并危及社会安定的活动从未停止,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因素在老挝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上升。为此,老挝人民革命党(以下简称人革党)从政策和措施上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和政府紧抓宗教旗帜,给予宗教较高地位。安排僧侣在各级建国阵线参政、议政,给予其适当的政治礼遇,重视对佛教文物的保护,投入巨额资金修缮部分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寺庙,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每逢重大节日,人革党领导人身体力行参与佛教活动,与百姓一道听经、斋…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16日,五台山风景区与山西省投资集团在顿村同煤会议中心签订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山投集团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对五台山旅游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及五台山景盛公司进行控股经营。这标志着五台山风景区旅游产业经营长期以来由政府包办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将迎来五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春天。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出席仪式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代表市人民政府与山西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郑富核签署五台山  相似文献   

20.
报载,海南某单位最近组织干部到监狱里参观,让官员们亲身“体验”一下贪官们在囹圄中的生活。据说,官员们看了之后触动很大,回去后纷纷表示要洁身自好,不搞腐败。 说实话,我对这一招的效果很怀疑。想一想这几年,每年被判刑的贪官多达万人以上,处死刑的也有数百人,连胡长清、成克杰这样的高官都给毙了,但贪官们并未被吓住,该贪照贪,该捞照捞,指望官员们到监狱里走一趟就不敢再贪,也实在小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