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1957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来到上海。在百忙中,他和夫人王光美同志专门到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寓所,看望了宋副委员长,受到亲切热诚的接待。 刘少奇与宋庆龄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家、杰出的国家领导人的这次会见和谈话,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宾主在朴素高雅的小客厅里入座后,少奇同志谈起了党正在开展的整风运动。他说:“孙中山先生很有才华和魄  相似文献   

2.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1,(17):10-17
宋庆龄因为与孙中山的婚姻而成为万众瞩目的"国母",及至成为中国史海中一个扬名千古的传奇女性。孙、宋结合,无论对孙中山或是对宋庆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9月17日,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宋庆龄与新中国"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邓伟志,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熊月之,《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呼宝民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汤雄 《世纪桥》2010,(16):55-59
在宋庆龄的北京寓所里有一位勤劳能干的绿化工人叫安茂成。每天,他除了要饲养一百只鸽子外,还得负责管理好寓所中一千多盆花卉盆景,人们管他叫花匠。他总是把宋庆龄每天要散步的院子里的那段长廊,扫得干干净净,一天下来,真把年轻力壮的安茂成给累坏了。  相似文献   

5.
1 1936年10月上旬的一天潘汉年身负代表中共同同民党当局进行团结抗日谈判的重任离开陕北,经西安、南京,风尘仆仆到达上海。不顾旅途劳累,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立即前往法租界莫利哀路29号宋庆龄寓所(今为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拜访孙夫人。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因为与孙中山的婚姻而成为万众瞩目的“国母”,及至成为中国史海中一个扬名千古的传奇女性。孙、宋结合,无论对孙中山或是对宋庆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与孙中山的10年婚姻里,宋庆龄的家庭生活大多数时候在动荡惊险渡过,这段非凡婚姻决定她必将不平凡地走过一生。  相似文献   

7.
孔庆东 《廉政瞭望》2006,(10):52-52
70年前的10月19日,鲁迅在其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陨落,宋庆龄主持了鲁迅的葬礼,悲痛的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的白旗覆盖在他的棺木上。“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这是先生留下的遗言。  相似文献   

8.
正宋庆龄,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女性,她因与孙中山的婚姻而成为万众瞩目的"国母"。他们的结合,无论对孙中山或是对宋庆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的忠实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既是自己的丈夫,又是自己的革命导师,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宋庆龄入党     
宋庆龄,海南省文昌县人,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职务。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孙中山逝世后,她作为孙中山理想和事业的坚定继承者,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她"在荆  相似文献   

10.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渝地坚持着革命事业。早年宋庆龄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贤良伴侣和亲密战友。孙中山逝世之后,她忠诚于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始终坚持三大政策,坚持国共合作,始终奔走在革命最前沿。  相似文献   

11.
起义受伤,宋庆龄安排陈赓治疗伤腿大革命时期,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现场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参加了孙中山指挥的平息广州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对革命青年非常关心和爱护,曾找陈赓谈过话,那时,陈赓认识了宋庆龄。1927年,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向广东潮汕进军的途中,他在会昌战斗时负了重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陈赓拖着伤腿,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辗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并住进了牛惠霖骨科医院。陈赓进入医院后,牛惠霖大夫看他的穿着打扮和伤情,怀疑他是歹人,不乐意为他治疗。陈赓观察这位医生比较正直,有进步思想,就索性…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作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伟人,在他去世后,不同的党派和社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宋庆龄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孙中山纪念活动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她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孙中山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孙中山纪念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每逢诞辰和忌辰都会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宋庆龄也通过出席纪念会、发表文章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对孙中山的纪念,既源于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和需要,更是出于自身对孙中山的追思与怀念。  相似文献   

13.
<正>在采写《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宋庆龄与她的保健医生》这五部长篇系列报告文学时,笔者从宋庆龄上海与北京两地寓所的管理员周和康、安茂成及保姆钟兴宝、顾金凤乃至保健医生顾承敏等处,采访到大量有关宋庆龄艰苦朴素、廉洁从政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4.
封面所刊照片,为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同国民党女党员代表1925年4月17日在孙中山故居前的合影。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决心完成这位革命先驱者未竟的事业。在此期间,她在何香凝的陪同下,往来于南京、上海之间,一边积极参加孙中山的殡殓、移灵等活动,一边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临终遗愿和三大革命政策。孙中山逝世后,由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组成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全市范围内及外省市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悼念和宣传活动。3月22日,时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部长助理…  相似文献   

15.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宋庆龄编者按:这里发表的《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一文,是宋庆龄在逝世前一个多月(大约是1981年4月底5月初)用英文写成的。文章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早期的一些革命活动,以及作者和孙中山先生早年接触的一些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宋...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知道,宋庆龄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女性,是孙中山先生最亲密的战友和革命伴侣。而在孙中山50岁以前,与他结发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卢慕贞女士却鲜为人知,她也具备了中国妇女正直、善良、慈爱和深明大义的优良美德,支持孙中山的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受到人民的爱戴。本文向大家介绍的是孙中山与卢慕贞的恋情。  相似文献   

17.
宋庆龄生前谈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龄生前谈孙中山张珏宋庆龄生前曾多次对我谈起宋家及孙中山先生的一些往事,大约1981年4月底5月初,她逝世前不久,又用英文写成《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一又。在她辞世一个多月之后,我将该文译出。宋庆龄说,她父亲宋嘉树(又名耀如和查理)青年时代在美国...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四·一二”以后,周恩来从上海来到武汉,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在这白色恐怖中,周恩来立身何处呢?一天晚上,周恩来来到一座很幽静的花园别墅,别墅四周绿荫遮地,竹木繁盛.周恩来到了门前,向门卫通报了姓名.不一会,门开了,周恩来进了院里,没走几步,有两人迎面而来.周恩来一见,几步迎了上去,躬身施礼道:“二位夫人好.”原来.迎接周恩来的是孙中山夫人来庆龄,廖仲消夫人何香凝.这所别墅,是宋庆龄在武汉的寓所.两位夫人将周恩来迎至客厅.客厅中高悬着孙中山遗像,对面墙上是孙中山手迹:“世界潮流洁浩荡荡,顶之者昌,逆之者亡.”进了客厅,宋庆龄将周恩来引至书房.书房条案上摆着一轴字画,由于卷着,看不出画面内容.宾主落坐后,没等周恩来开口,宋庆龄取过一张报纸,说道:“恩来,报上最新消息看到了吧,昨晚何健带兵搜查鲍罗廷公馆,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下落不明.”周恩来说:“二位夫人,自‘七·一五’后,武汉已是一片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之中.”宋庆龄愤慨地说:“汪精卫、蒋介石这些败类,把好端端的一场革命给糟踏了.孙先生多年的心血,让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作为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人物,一直高举孙中山的革命旗帜,反对蒋介石的反共内战政策,并与中共保持着密切联系。1949年新政协召开之际,中共自然不会忘记宋庆龄。为此,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向宋庆龄发出了邀请电。然而,宋庆龄却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坚持留在上海。  相似文献   

20.
孙夫人接待南京来客 上海,莫利爱路29号,宋庆龄寓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时为1935年12月底。 客人是谁?宋庆龄的弟弟、当朝“国舅”宋子文。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姐弟分道扬镳。宋庆龄通电讨蒋,被迫流亡苏联和欧洲,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九·一八”以后回国居住在沪,致力于抗日救亡与民权保障。宋子文则成了拥蒋派,在南京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政治信仰的不同,同胞手足成了政敌,多年不相往来。这一次,宋子文出乎意料地登门拜访,这是为何? 他是奉蒋介石之命而来,负有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