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军民奋起抵抗,是为一·二八淞沪抗战。此后,在每年的1月28日,中国共产党都会开展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纪念活动的内容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宣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经过和抗战精神为主,方式主要包括开纪念大会,发表宣言、通知、决定和告群众书,发布社论、纪念文章、诗词和歌曲等。借助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旨在树立正面的革命形象、抨击国民党的投降卖国、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及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相似文献   

2.
##正##问:长江局与南方局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认识长江局的历史作用?答:193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长江局。这个时候正是淞沪会战战败,日本正准备发动徐州会战,国共两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抗战。12月23日,长江局在武汉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领导,同时加强国共谈判和两党合作,巩固和扩大  相似文献   

3.
孙灿金 《党史文汇》2012,(12):57-59
1936年,上海文学期刊曾经出现过一个暂时繁荣的景象。其中不少著名的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迄今还在人们的记忆中留有印象,如靳以主编的《文季月刊》、孟十还主编的《作家》、黄源主编的《译文》及黎烈文主编的《中流》等等。但是,到了1936年底,不少进步期刊相继被国民党当局查禁,文坛又变得冷清了,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文艺界。  相似文献   

4.
刘旭 《党的建设》2015,(8):59-60
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都是由工农红军改编而来的,也是当时我党两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要战斗在华北,新四军主要战斗在华中,但这两支人民军队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应该说,正是他们的精诚协作,加快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支援了盟军反法西斯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军进攻,取得了几次比较大的胜利。1938年10月发生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大捷,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一道,称为抗日战争初期的三次大捷,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双十双捷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红 《世纪风采》2013,(2):28-31
王安娜,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在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日子里,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她还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多次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  相似文献   

8.
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中国为侵略的目标 ,实现它早已制定的“大陆政策”。20世纪30年代初期 ,一方面 ,欧美各国被经济危机所困 ,在远东的实力大减 ,这样来自西方对手的阻力大为减少 ;另一方面 ,中国国内正处于军阀混战 ,民生凋敝之时 ,国力衰竭 ,国防空虚。因此在日本看来 ,此时正是它实施占领满蒙、进而侵略全中国的大好时机。1931年日本挑起的“九一八”事变后 ,为转移国际视线 ,向上海发动了侵略战争 ,即“一二八”事变。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北平城后立即向上海发动了侵略战争 ,即“八一三”事变。中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先后…  相似文献   

9.
正独家揭秘一个美国将军眼中的蒋介石与中国抗战——约瑟夫·史迪威缘何来到中国?他为何与蒋介石屡生抵牾乃至反目?他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与抗战决心?他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又有各自怎样的评价?他为战时中国国民政府军队的变革作了哪些努力?他如何看待中国远征军?……种种疑问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作为二战时期美国援华抗战的最高军事长官,史迪威亲眼见证和参与了中美两国联合抗日的那段历史。书中,史迪威将军透过自己私人化的视角,将这段历史给予了生动、鲜活的还原。  相似文献   

10.
1933年4月,东北抗日前线诞生了一个特殊的抗日政权,称“华东共和国”。《百年潮》刊文介绍说:当时“只是因日军严密封锁。南京国民政府又对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冷漠对待,置若罔闻,华东共和国鲜为人知”。今天,尽管抗战胜利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人们在享受胜利带来的果实后,那“在民族灾难惨烈,民众拼死抗争”时的历史,我们仍然不应该遗忘。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党史博览》2006,(5):52-5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许多国家的志愿者毅然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有一支1939年来到中国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在他们当中,有三名来自罗马尼亚的医务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以至生命。一个叫杨库(Iancu D a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参与"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资料搜集工作,陆续从台湾、英国、美国购买到珍贵的档案史料。其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收集到数以千计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绝大多数为世人罕见。这里,我们从收集到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图片中,选登一小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舒醒 《党史文苑》2010,(11):23-27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军进攻,取得了几次比较大的胜利。1938年10月发生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大捷,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一道,称为抗日战争初期的三次大捷,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双十双捷"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蓉 《世纪桥》2011,(18):4-10
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桥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勇敢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意志和决心;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使其初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立场和顽强意志;鼓舞和激发了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是国共两党、两军合力挽救民族危亡的民族解放战争。近年来,随着我党逐步客观、公正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作用,一些反映国民党抗战功绩影视作品得以热播,致使部分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国民党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偏远山区东躲西藏。  相似文献   

16.
丁晓平 《党史博览》2011,(11):25-29
王安娜,原名安娜·利泽.1907年生于德国。青年时代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和语言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24岁的安娜·利泽就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在这里她结识了长她一岁的中国留学生王炳南,因为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两个年轻的异国青年在交往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全面展开。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号召抗日的宣言,推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并带领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直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伟大的人民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经典战争而永载史册。在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全面回顾和审视抗战胜利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时刻,感人至深而最具风采的亮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和必胜信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构成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创造人间奇迹的真正法宝,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源泉和伟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1,(7):F0003-F000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促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在哪里?振兴之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赖晨 《党史文汇》2013,(6):42-4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3年3月访问俄罗斯的时候,在莫斯科演讲中提到一名牺牲在中国的苏联空军少校——库里申科。那么,他是为何而牺牲的?在中国又有过怎样的故事呢?苏联空军援华抗日始末旧中国的空军一直很薄弱,全国抗战爆发前,能投入战斗的飞机不到250架,其中战斗机不到100架,全部能参战的飞行员只有300人左右。而且当时中国工业落后,没有国产飞机,就连汽油和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05,(9):1-1,28-29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备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