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台湾岛内北、高两市选举经过激烈的选战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绝对优势战胜民进党谢长廷出任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黄俊英,稳住了民进党在高雄的基本盘,延续了民进党的香火。选前,岛内民调和舆情一致看好国民党,认为会是双双胜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高雄变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民进党重视地方资源,发动地方势力十分奏效。为保住高雄的泛绿局面,几大“天王”倾巢而出,进驻高雄全力拉高陈菊选情,已经退出民进党的前主席林义雄也不甘寂寞站台辅选。恋栈权势、迟迟不肯下台的“台湾之耻”陈水扁,由他亲手策划影响选情的…  相似文献   

2.
高雄市长选举诉讼一审宣判陈菊“当选无效”经过近半年的审理,高雄市长选举诉讼案6月15日下午由高雄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宣判,现任民进党籍市长陈菊因在投票前的“选举伎俩足以影响选举结果”,被判“当选无效”。去年12月高雄市长选举前夜,陈菊阵营突然召开记者会,公布国民党籍参选人黄俊英阵营所谓涉嫌贿选的录像带,随后黄俊英在选举中以微弱差距落选。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5日,台湾举行“立委”、台北、高雄市长与市议员的“三合一”选举,结果台北、高雄市长双双变天。台北市长选举最引人瞩目,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获得76.6万票,以领先7.8万票的优势击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得票率高达利.13%。陈水扁获得68.8万票,得票率为领.gi%。高雄市长选举结果颇让各界感到意外,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最终获得38.7万票,以领先4565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国民党候选人吴教义,得票率为48.71%。而选前民意调查显示一直领先、备受各界看好的吴敦义则意外落选,获得38.3万票,得票率为48.12%O“立委”…  相似文献   

4.
在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籍马英九和民进党籍谢长廷连任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 ;在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在台北获胜 ,民进党在高雄获胜。从选举结果看 ,台湾原有的政治格局没有被打破 ,但民意走向却有很大的变动。这种变动影响到各党派对选举结果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必将影响到各党派的未来各项政策 ,直接关系到2004年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6.
徐青 《统一论坛》2007,(2):39-41
2006年12月9日,郝龙斌在台北市长选战中以69万多票胜出,当选台北市长。名门之后学者从政郝龙斌1952年8月22日出生于台北,祖籍江  相似文献   

7.
3月22日,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投票结果,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与萧万长以近766万票、58.45%的得票率当选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与苏贞昌获得544万余票,得票率为41.55%,双方相差221.5万票。与选举同时举行的由民进党所提的“入联公投”投票率为35.82%,由国民党所提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为35.74%,均未达到法定门坎的50%投票率而遭否决。  相似文献   

8.
台情扫描     
<正>"立委"补选国、民两党互有胜负,维持原有席次1月27日,台北第二选区和台中第五选区"立委"补选结束,何志伟、沈智慧分别当选。台北第二选区"立委"席次因民进党籍前"立委"姚文智在"九合一"选举中辞职而空缺,台北市议员陈炳甫、前议员何志伟分别代表国民党、民进党参加补选,台北市前观光传播局长陈思宇则在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支持下参选;最终,何志伟以38000余票当选。台中第五选区"立委"席次因国民党籍前"立委"卢秀燕已当选为台中市长而空  相似文献   

9.
李贺 《两岸关系》2009,(10):20-21
高雄市长陈菊是民进党“创党元老”、“新潮流系”重要人物,在岛内具有较高政治影响力。陈菊一向主张“台独”,近期更极力推动“台、藏、疆三独合流”,企图争取“台独”势力及泛绿选民支持,为明年大高雄市长选举增加筹码。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2008年大选经过一番激烈的选战终于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7658724票领先,胜出代表民进党的谢长廷和苏贞昌220万余票,以绝对优势赢得了选战的胜利。台湾迎来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也为台海的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李房同 《台声》2011,(1):30-31
据台媒报道,2010年12月25日上午,台湾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市市长宣誓就职,宣告除台北市外,4个新都市正式成立,并正式“起跑”。同时,意味着台北县、台中县、台南县、高雄县从此走入历史。而29日,五市市长就职后列度台当局“行政院院会”的座位已安排好,紧随在台当局“政务委员”林政则旁的顺序依次为:台北市长郝龙斌、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台南市长赖清德与高雄市长陈菊。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的台北高雄选举尘埃已定,国民党赢得台北市长的选举,民进党赢得高雄市长的选举。人们开始关注选举后的台湾走势将会如何?台湾局势:继续蓝绿阵营对峙这次选举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选举结果将对未来两年台湾政局起着重大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我国台湾地区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揭晓。国民党籍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以87.3万张高票连任,民进党籍时任高雄市长谢长廷以38.6万票险胜过关。市议会政党版图部分,国民党仍为台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8)
正8月27日,花莲市长补选,国民党候选人魏嘉贤以领先3965票的优势战胜民进党候选人张美慧。此胜利虽小,意义却极其重大,对陷入空前困境的国民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此次花莲市长的补选再次显示出岛内两党政治的稳定性,说明国民党的基本盘仍在。现今的民进党集行政、"立法"及多数地方权力于一身,应对花莲市长补选这种小选举本应是手到擒来的,然而,民进党却阴沟里翻了船,颜面尽失。如果说,民进党仅仅输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1月29日举行的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在23个席位中,国民党由上届的15席锐减至8席,民进党则由上届的7席增至12席;两党的票率虽然只差1.2个百分点,但重要的是首次出现倒挂;而从控制的人口来看,国民党当选的8个县、市只占台湾地区人口的229,且都是边远地区,临近大城市的都会地区皆为民进党占领。国民党一下丢失三分之二的“地方政权”,不能不说是个惨败,这一结果不仅使国民党内不少人士感到震惊,民进党也有点喜出望外。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败得如此惨烈,虽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但仔细分析起来也在清理之中。冰冻三尺,非一日…  相似文献   

16.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4,(12):20-20
<正>11月29日,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在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国民党得票率为40.70%,民进党得票率为47.55%。当选情况如下:台北市:无党籍柯文哲当选。得票率57.16%,得票数853983票。新北市:国民党籍朱立伦当选。得票率50.06%,得票数959302票。桃园市:民进党籍郑文灿当选。得票率51.00%,得票数492414票。台中市:民进党籍林佳龙当选。得票率57.06%,得票数847284票。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5日,台湾地区将举行“立委”、台北和高雄市长及市议员等3项选举。目前竞选活动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新一届“立委”总席欢为225席,其中直接投票产生的“区域立委”共176席,按政党比例分配的“不分区立委”41席和侨选“立委”8席。台北及高雄两市议员席次分别为53席和45席。参选今年年底3项选举的政治势力,可分为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建国党、“新国家阵线”、无党籍联盟六大阵营。自今年初以来,台湾各党派即已开始积极运筹,并展开竞选作业,竞选形势复杂。国民党期望收复“台北失地”,保住在“立法院”超过半数的席次和高雄…  相似文献   

18.
李立 《台声》2006,(11):11-12
原以为台北市长选举没有戏可看,没想到宋楚瑜和李敖还是加入了这一场角逐,这就使得躺着也能选上的郝龙斌增加了变数,不到最后,恐怕难下定断。10月17日,宋楚瑜终于登记参选台北市长,国民党一阵惊慌,泛蓝阵营愁云惨雾,民调急挫,前途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宋楚瑜参选台北市长,对国民党最大的冲击是什么?目前最可能的是吸纳走了相当一部分深蓝选票,导致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的绝对优势下滑,危机加大,稍有不慎,可能与市长位置擦肩而过。而宋楚瑜无论如何努力,选上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看来,宋楚瑜的确掌握了深蓝的相当民意,拥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宋楚瑜…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23)
正据媒体报道,台湾地区11月24日举行"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斩获15个县市长席位。而选举过后,不少当选人都高喊要坚持"九二共识",更直接表明,蔡英文当局不与大陆交流,我们地方政府积极交流。在此次选举中,国民党从民进党手中直接夺取7席。国民党韩国瑜更是在高雄选战中胜出,打破民进党在高雄连续20年"执政"的神话。韩国瑜在受访时表示,"九二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3)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月16日下午4时结束,得票第二的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于晚间7时许承认败选,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有声音认为,国民党的败选是200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的失败,逻辑上是荒谬的。此次选举是国民党之败,而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