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能够取得专利的发明概念发明是专利法的客体。"发明"(Invention,Erfindung)概念的定义对任何一个法律体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专利法效力的范围是由这个定义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发明的定义引起颇大的复杂性,因为它表现了智力活动的一个侧面。由于这些原因,发明的概念曾是法律著作中反复探讨的对象。И.Я.赫伊费茨给发明下的定义是:技术课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许多其他苏联作者也持这个观点。外国作者在给发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定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是研究恐怖主义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确立对恐怖主义问题基本立场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关于恐怖主义定义的界定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即词典定义、政府界定、学者诠释。要准确界定恐怖主义必须全面把握恐怖主义的内在特征,确定恐怖主义内涵;了解恐怖主义历史演变并对定义外延作适当限定;正确认识当代恐怖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14,(7):F0003-F0003
廊坊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83年,通过一代代四中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创造了辉煌的业绩,逐渐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肩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对创造型人材的需要日益增长,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创造心理学随之应运而生。什么是创造力?应当怎样进行研究?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有人强调创造力是推理认识的过程,具有解决问题的性质(吉尔福特)。有人把创造力当作心理健康或良好的自我实现的表现(马斯洛,1934)。还有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或无意识的需要和思想的结果(容恩,1917)。这些从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对创造力的研究,扩大了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促进了创造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木雅夫(1931~?),日本当代比较法学家,现为上智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比较法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关于法系论的批判的考察》(1980年)、《日本人的法律观念——与西洋人的比较》(1983年)、《关于远东法观念的误解》(1986年),《萨菜伊与达维德——现代比较法学的歧路》(1987年)等。大木雅夫是目前日本从事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6.
论创造性的内在精神及其生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受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传统的创造观仅从“人力”的纬度关注人的创造性,将本是人性特质的创造性窄化为人外在的“创造力”,忽视了体现其内在精神的人性价值因素和精神过程,这对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生成”,从教育的视野审视创造性,则人的创造性必须首先体现真、善、美的“人性”,而后是这种人性外化的新颖独特的“人力”,创造性既表现为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即“对象性功能”,更体现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即“本体性功能”。学生创造性的生长必须达成“人性”与“人力”的同一。  相似文献   

7.
衣庆云 《行政与法》2014,(12):69-74
从构成要件的角度定义,电影作品是一种通过连续的活动影像去表达某种思想的作品形式。电影类作品的创造性体现在影像的衔接上,其他视听录制品与电影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性表现的类型不同。据此,电影类作品的作者就是对影像衔接的创造性作出了实质性贡献的人,而制片者是发起和负责对电影作品进行首次录制的人。电影作品相关立法设计应以上述概念关系为基础进行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 广州法医学会成立于1981年,有会员600余人。二十年来,学会经历了队伍由小(150人左右)到大,业务由探索到逐步成熟和稳步发展的过程。总结经验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9.
身分,严格地说是一个民法术语,可惜我国目前的民法教科书仅对身分权有所论述,对于身分的定义则付厥如。我们认为,身分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因此,每个人无不具有一定的身分。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之不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托运人定义的对比分析 ,指出了《海商法》关于托运人定义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得到表现的,人的审美情感也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得到体验的。审美教育是优化人的教育,人的优化集中表现为人格的优化,并进而表现为人格的创造性。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而创造性人格的核心要素是情感,情感是审美教育通向创造性人格的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2.
赵汀阳在他的《论可能生活》中讲到,人是一种自然而又自由的存在,存在论意义上的人追求自然生存,目的论意义上的人追求自由生活。追求各种可能的自由生活就是人存在的终极目的。这种可能生活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唯有创造才能产生幸福。幸福源于自由创造,创造需要对象,即幸福不能离开他人。所以可能生活必须包含幸福与公正,在可能生活的视域下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死刑的正当性问题,死刑有悖于幸福,损害了公正。但死刑也仅是一个表面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13.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使专利实质条件体系更加科学与合理.一方面,第一次在<专利法>中定义了现有技术概念,并以现有技术概念定义新颖性和创造性等相关概念.同时,把国外的非出版公开的内容,列入了现有技术的范围,提高了专利授权的标准.另一方面,把专利类型的定义也放进了<专利法>中.但<专利法>还应在创造性、宽限期定义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1,(18):39-39
人的表达方式多样化,发火据说也是表达的一种。大约是受此类本能的影响,诗人率先学会用咆哮语言来写诗。咆哮体诗歌的争论还没结束,媒体已经创造出咆哮体新闻标题,用粗话来表达愤怒了。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判断创造性时常遇到"公知常识"的问题.我国专利<审查指南>(在后面称为"审查指南")对"公知常识"的定义尚不明确,这样容易在专利申请人、代理人和审查员之间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理性主义往往把人的创造力归功于大脑的凝思与理性的推算,把身体则看作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障碍。实际上,人的创造能力并不只是来自大脑的思维和人类精神的凝思,而主要是源自以整体性身体为基础的身体感觉。正是发生在身体感觉层次上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体验与行动变成人的创造潜能,增进着人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想培养或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关键是要学会体验、捕捉、释放、接受或诱发身体感觉的火花,并能够使其得以凝聚、整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17.
贾娜 《法制与社会》2010,(21):18-18,30
产权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热点之一,为了理清产权理论的基本脉络需要对产权理论的核心要点与研究热点加以综述。而关于产权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研究、现代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农地产权与产权制度、劳动力产权理论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并形成了不同的认同点。  相似文献   

18.
马洪伦 《现代法学》2011,33(3):165-17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具有创造性,其主要表现在司法审查权、三重审查标准、选择性吸收理论、推翻先例和创造新的公民权利等五个方面。原旨主义和非原旨主义都会达至具有创造性的宪法解释,原旨主义具有天然的民主合法性,有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会以原旨主义来掩饰它们具有创造性的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创造性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性的一面也有消极性的一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曾经也将永远具有创造性,只有如此它才能为宪法提供与时俱进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华 1957年10月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图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电子与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和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会员,IEEE北京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1999.7~2001.6)。1982年1月,在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2月,在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4月至1991年4月先后留学联邦德国和日本;1991年4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研究兴趣包括网络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医学图象处理等。近期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博物馆、虚拟人体、信息与知识可视化。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高科技计划(863)等。  相似文献   

20.
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的署名权是发明人、设计人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精神权利,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只有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对创造出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作出了创新性劳动的人,才享有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的署名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