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入世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入世前日本对华投资的特点 从投资主体来说,仅限于中小企业。在华日系企业的资本金和资产规模小。1995年,在华日系企业每家的平均资本金为6.49亿日元,总资产为14.22亿日元,明显低于全世界日系企业的12.86亿日元、61.88亿日元和东南亚日系企业的7.23亿日元、39.57亿日元。此外,其生产规模小。1995年每家的平均生产额为14.85亿日元,低于全世界日系企业的103.88亿日元和东南亚企业的56.01亿日元。大型投资企业如在华日系企业中销售额最  相似文献   

2.
德国中小企业的境况及发展王继平在联邦德国企业规模一般是按职工人数和营业额来加以划分的。工业部门中,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中,中小企业系指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下,营业额在200万马克以下的企业。据统...  相似文献   

3.
《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关于住房立法的文章《苏联公民的住房权》,它主要阐述苏联住房基本法中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文章说,最近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有2亿1千6百万人得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政府界定中小企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为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提供依据.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办法也不同.日本和美国分别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相关法律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之后作过修改和完善.本文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日本、美国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为完善我国现行标准提供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兆银 《法国研究》2005,(1):213-224
欧盟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 欧盟中小企业①在推动欧盟经济发展上起着关键作用.2003年,欧洲19国(原欧盟15国加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有约1950万家企业,为约1亿4千万人提供了就业.这些企业中有92%是微型企业(0-9个雇员),7%是小型企业(10-49个雇员),不到1%是中型企业(50-249个雇员),只有0.2%是大型企业(250人以上).  相似文献   

6.
凌强 《日本问题研究》2007,(3):46-49,53
2006年12月13日,日本政府对《观光基本法》进行全面修改,并以《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的名称公告.与《观光基本法》相比较,《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增加许多条款内容,明确规定政府、旅游企业、全体国民在实施观光立国时应当承担的责任,要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且专门开辟观光立国推进基本计划章节内容,给今后日本旅游业指明发展方向.尽管《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日本修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后,日本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经济所起作用日益扩大。时至今日,已形成良性稳定发展态式。成为日本经济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日本中小企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调整战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目前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讲,研究日本中小企业的成功因素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借鉴作用的。一、日本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1.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存在理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中小企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日本产业界激烈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并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  相似文献   

8.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01年6月29日公布了1999年国民医疗费。总额是30万亿9337亿日元,首次突破30万亿日元大关,比上一年增加了1万亿1086亿日元,增长了3.7%。国民医疗费用与国民收入的比,也由上一年的7.8%上升到了8.08%,增长了0.27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的医疗费第一次超过了50%,控制老人医疗费的增长是目前医疗改革的重大课题。一、日本1999年度国民医疗费数字分析1、人口老龄化是造成国民医疗费上升的主要原因1999年国民医疗费,总额是30万亿9337亿日元,首次突破30万亿日元大关。由上一年增加了1万亿1086亿日元,增长了3.7%。国民医…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仅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劳动力、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成为日本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据《1998年度中小企业白皮书》的统计。日本“技术革新的55%是由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因此,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东北文学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的大前提,对日本文学中关于以中国东北(主要指伪满洲国)为题材的作品予以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1.日本作家以不同身份在中国东北生活期间所著述的文学作品;2.日本作家以各种理由来中国东北短暂滞留期间撰写的作品;3.日本作家在归国后,基于在中国东北的经历或体验,所著以中国东北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后一类作品中,较早问世、且具有一定影响者,首推长谷川四郎的《张德义》。短篇小说(张德义)发表于1952年第8期的《近代文学》,后收入作品集《鹤》。小说根据作者的切身经历,以日…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的活力及其主要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以来,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外贸大量出超并造成与其他国家经贸摩擦加剧,加之国内市场饱和,从而使企业经营环境面临重重困难.早在1987年初许多日本企业都叫嚷“受不了”,当时日本通产相田村也表示:日本企业承受日元升值的能力在1 美元兑换160日元.然而,到1987年底出现1美元兑换121日元的创记录水平时,这种叫嚷“受不了”的日本企业却反而减少了.许多企业都扭亏为盈,增强了应变能力.这种在逆境中走出新生路的秘密到底何在?日本的一些经济评论家认为:关键在于日本企业有较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960年—1997年日本中小企业由354.9万家迅速发展为3820.4万家,其增长速度已跃居世界各国的首位。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之所以获得稳步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实施了有效的宏观管理。这对正在进入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我国中小企业也是值得借鉴的。(一)战后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实施宏观管理的主要对策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制定企业立法战后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企业立法,把它视为实现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赠品市场近年稳定增长,平均每年上升3—5%。日本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向客户或顾客赠送礼品的手法,以促销产品或推广服务,因而催生了一个规模颇大的赠品市场。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日本赠品市场总值已达25,080亿日元,其中五成用于企业促销活动。日本最频繁采用送礼促销、对赠品需求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贯彻2006年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理念,2007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为执行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需要紧急采取的教育制度修订措施》的咨询报告,就学校教育法、教师法、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法三大学校教育框架性法律的修改提出了紧急修改建议,以此为开端,日本学校教育法律将面临全面修改。  相似文献   

15.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银行出现巨额呆帐.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21家大银行1995会计年度中冲销呆帐金额达8.4万亿日元,4年来呆帐冲销累计金额已达20万亿日元.而大藏省1995年7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整个日本银行业的坏帐总额为50万亿日元.巨额坏帐使日本银行流动性下降,经营困难加重,成为日本经济恢复的最大障碍.本文试就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等教育立法 ,是保障日本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立法体系 ,是以包括纲领性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为核心并包括其他有关教育法规以及高教立法的综合性法域。这一教育立法多年来在促进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也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当前我们正处于大规模、多层次建立健全教育立法特别是高教立法之际 ,把它加以介绍 ,“他山之石”想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分以下几方面加以析述一、日本教育立法与高教立法在现代日本教育立法的以下三方面立法中 ,对高教立法 ,都作了较广泛地明确规定 ,主…  相似文献   

17.
翻开战后日美货币史,仿佛是一部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史。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本于1949确立了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汇率,这一汇率在当时就是一个带有相当“升值”性质的汇率。可日本竞然实行了20多年,直到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即著名的“尼克松冲击。”在美国的压力下,1971年12月日本被迫宣布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换308日元。1973年2月,新的美元危机又迫使美国和日本放弃了固定汇率制,日元对美元汇价突破了300日元,从此开始了美元大幅度的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的进程。(祥见表1)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七月份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05:1升至最高点达96:1。如果日元高企持续下去,日本企业今年的利润将继续下降,设备投资复苏更加无望。对此,日本企业正进行结构调整,实施新的经营方针。 以日元计价和以美元核算成本 日本电子行业受日元升值冲击,多数企业已将生产组装厂移向国外,但其零部件采购还需依赖国内厂家。在这种情况下,有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商决定其产品出口以日元计价,以减少汇率风险。但为平息海外成品组装企业的怒气,TDK、松下、日立等公司本部已默许属下零部件制造商直接出口,使其降低成本部分弥补以日元计价带给海外企业的汇率损失。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日本着眼于21世纪,进入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 一、调整的背景 1.国际方面 (1)日元升值的影响 战后直到1971年8月“尼克松冲击”之前,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1美元=360日元。然而,随着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以这种汇率制度为出发点,呈一路上升趋势。 1985年9月,在西方国家财长会议上通过了“广场协议”提出与会各国联合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决定适当调低美元的倾向比价,从此,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一路攀升,势不可挡。日元升值如此迅猛的结果,也就同时意味着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然地,作为这次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1999年,日元兑美元汇率变化剧烈,令人难以预料,从5月20日124.37日元的当年最低点至11月26日101.87日元的当年最高点,升幅达22%。日元汇率的急剧波动,给日本经济及亚洲经济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日元汇率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为今后预测日元汇率的走势提供借鉴。一、1999年日元汇率走势分析纵观1999年日元汇率的走势,大致呈“V”字型,如图所示:资料来源:根据全年《金融时报》的相关资料整理而得。年初的一个半月中,日元兑美元汇率基本徘徊在114:1下方,2月中旬之后,日元一路直线下滑,并在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