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八十七岁的我国著名诗人和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家里,我看到了他的两本集子。一本是一九八一年五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美学论文选集《美学散步》;另一本是台湾出版,由他在台湾的妹妹辗转寄来的,书名是《美学的散步》。这后一本书是作为台湾洪範书店的文学叢书之一出版的幸馑嫉氖?它的出版年月是一九八一年八月,同大隆出版《美学散步》几乎同时。更有意思的是,两本书所选的文章有一半是相同的。这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  相似文献   

2.
李元林 《前进》2004,(3):47-48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不断地修养锻炼出来的。我想,凡是读过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同志,就会有这个起码常识。大家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出版之前,出版社曾打算要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改书名。建议使用的几个书名中,有一个叫《保尔·柯察金》。作者经过反复考虑后,斩钉截铁地做出了这样的抉择:“不,书名决不能改。我同这个名称血肉相联。对我来说,它共好比指路灯塔。这不仅是描写共青团员保尔·柯察金的生平事业,而且是阐明人怎样锻炼成为共产…  相似文献   

3.
<正>某天,我在图书馆闲逛,眼睛一撇看到了一本毕淑敏的《蓝色天堂》。毕淑敏的文字细腻亲和、能直击人的内心深处。翻开书,突然发现一张白色的信笺纸卡在书里,上面有这样一段话:"Dear friend: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是被书名吸引,还是被毕淑敏这个人所吸引呢?她学医,学心理,写文章,做的似乎都是全天下最阳光的职业。所以,她有一颗慈祥的温暖的心。假如,你真的喜欢,你可以写下只言片语留在书中,让感动如此传递下去!"落款是"一位被文字温暖着的孩子,一颗被文  相似文献   

4.
正"一马走三关"宋则行先生是个异于寻常的人。一般来说,教授或名家通常会在自己的某个专业领域负有盛名,然而,宋先生的学问却横跨了外国经济思想史(包括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理论和外国经济史三个专业领域,而且在这些研究领域中都卓有成就。为什么会是这样?好久以来,我也分辨不清楚。直到最近重读宋先生夫人(我称她肖姨)晚年写的一本未出版的自传《风雨人生》,才找到厘清这个问题的重要线索。《风雨人生》主要  相似文献   

5.
缅怀前辈启迪后代──记《启迪集》一书的出版本来是去参加《康克清文集》的出版座谈会,却意外地得到一本装帧讲究、印刷精致、看上去出版质量不错的书,书名是《启迪集──女界的杰出前辈》。来不及细看,主编罗琼大姐就托人送来一封亲笔信,看后,我又重新翻开此书……...  相似文献   

6.
前天晚上沈骥如同志到我家来,送给我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中国不当“不先生”》,书名很别致。副标题是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是今日中国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问题报告丛书之一,他们这套丛书我已经看完一本,正在看第二本。我就暂时把它放下,把手头的工作也停下来,用了两天的时间,将沈骥如同志这本书粗粗浏览了一下。看后很有感触,特别在克林顿访华前夕,将这部著作奉献给社会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闻讯后,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够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事隔28年,即1958年,在中国,马寅初也有极其相似的遭遇。这是因为,马寅初在一本总共80页、定价仅为两毛七分钱的《新人口论》的书中,指出:我国人口增长率过高,将来人多地少,吃饭要有问题,应当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加以控制。这无疑是切合国情的科学预见,不幸却遭到了不下200多人在  相似文献   

8.
傅宁军 《台声》2002,(7):32-34
谁都知道,小说人物与小说作者是不应该划等号的,前者只是后者创作的艺术形象。但当我与朱秀娟结识的时候,从这位著名台湾女作家的言谈举止间,看到了她孜孜以求的个性、爱憎分明的坦诚,以及对于女性生存空间的深层思考,却很自然地想起了她在大陆出版的长篇书名《女强人》。如果说“女强人”这个词不带偏激的贬义的话,应是指女性的自尊、自爱和自强,勇敢地开辟自己的生活之路,那么以朱秀娟的成功而言,她是当之无愧的。写作率性而发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推出“朱秀娟作品系列”,出版了朱秀娟的4部小说:《花落春不在》、《女强人》、《…  相似文献   

9.
把心安顿好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我的新书《把心安顿好》,该书是我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年至2010年间。此前的三本随感集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曾名《碎句与短章》)。下面摘登其中“内在生活”一节。  相似文献   

10.
在夏威夷大学汉密尔顿图书馆中文书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薄薄的蓝皮书,封面上印着《冯在南京》。这个书名有点奇怪,但“冯玉祥”三个字还是猛然从脑中闪出,于是立即翻阅。果然,从目录内容上来看确是有关冯玉祥的。封底标明乃是民国23年由政治研究社出版,作者曹弘忻在尾声声明:该书作于民国18年暑期,“我以我的名誉作保证,我的记述,那是确实的,没有半点不切事实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李冰 《思想工作》2006,(2):33-33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席慕容,这是个与多少人的青春记忆无法切割的名字。如今这个有着蒙古族名字的女诗人来到了北京。虽然隔着那道浅浅的海峡,这位台湾女诗人的文字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无声地吹拂了过来,就像她在那个海岛上每年都能敏感地嗅到来自故乡--内蒙古高原上的风一样。1981年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首次在内地出版。第一次回到草原那天是个周日,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早早就座无虚席。一袭黑色衣裙的她出场了,挺拔的身材,略高的颧骨,有些细长的眼睛,原来她有着一张蒙古族人的脸,那是一张与她…  相似文献   

12.
程章灿 《江苏政协》2010,(Z1):31-32
初见《我见青山多妩媚》一书,便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妩媚"本来是形容人的。唐代作家宋璟在《梅花赋》中,称赞卓文君美丽"妩媚";唐太宗也曾经对人说过:"我见魏徵常妩媚"。以审美的眼光看人,则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其"妩媚"之处。推而广之,但凡有爱美之心,有审美之眼,则山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8,(8):46-51
这是一个凄美、哀婉的童话故事。 她未能亲身参与奥运开幕式,但她,却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她原是奥运开幕式《丝路》唯一独舞真正的女主角.2008年7月27日,在这个彩排的夜晚,她仰天从近3米高的平台摔落,高位截瘫。她叫刘岩,一位风华正茂的舞蹈演员,一只断了翅膀的天鹅。张艺谋含着泪说:你是我心中最深沉的痛。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5,(4)
<正>等待未完,除了爱情,还有诗歌被人认可,还有走出这封闭的村庄,还有回报父母。余秀华说,聊以自慰的是,目前已经有湖南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跟她联系,希望可以为她出版诗集。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患有脑瘫的湖北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的第一本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也将于最近出版。"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  相似文献   

15.
直面民间     
新千年到来前夕,我做了两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起先,我与几位同事想策划一本书,拟了提纲,书名也定了——《见证:百姓百人百年》,意在为上个世纪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约稿时反响很大,许多关于这个百年的历史细节以另一  相似文献   

16.
武义青是我的老相识了,他又有了新著,我自然热心拜读。他与张云合著的新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前景与路径》,这个课题历来是河北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一直在跟踪研究。但不同的是,这次是厚厚的一大本。厚厚的一大本,要说出很多问题,何况义青一向严谨。书中有实践、有理论,有分析、有对策,有现实、有前瞻,读了之后,认识大大地系统了、  相似文献   

17.
展示陈祖芬     
“六一”前夕,陈祖芬把她新近出版的《童话展示柜》送给了我。书不厚,又图文并茂,我立马读了起来。读着她越来越少儿化的文字,看着那些摆出各种姿态逗你玩儿的小仙女、小公主、小天使、猪八戒、兔儿爷、米老鼠等诸多小精灵,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真是少有的精彩阅读,少有的狂喜阅读。读完重看书名,我觉得书名叫《展示陈祖芬》或许更恰当。  相似文献   

18.
舒展 《北京观察》2006,(6):64-64
则是两层,仅两层大厅就一两千平米。我陪孙女先上少儿书类的二楼,她自己选了《365天趣味描画涂色》春秋两本和故事书《两个火枪手》。然后下到一层大厅,转了一圈;嗬!真是美不胜收!首先吸引我的是历史类:我想了两个月的三联新版汪荣祖博士的《史学九章》,其中谈吉本的不朽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郭玉琴 《乡音》2013,(3):45-45
我最佩服女作家龙应台,不仅因为她的文笔好,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勇气担当社会良知。以前读过她的散文《目送》,那是一本写父母兄弟朋友子女的人间真情文字,数不尽的缠绵,充满忧伤和美丽,给人一种婉转和温柔的女性细腻印象。如今读她的《野火集》(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豪气万丈,文笔犀利,如刀光剑影寒气逼人,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相似文献   

20.
鲍贤伦 《今日浙江》2010,(21):60-60
日前,浙江古籍出版社的同志送来一册他们编写出版的《中国气质》,说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首发后反响颇佳,获得上海书展"十大畅销书"和"十大最有创造力编辑"两项荣誉,为浙江增添了光彩。一拿到书,直观上吸引我的却是它的封面和书名。高级灰的封面顶天立地排布着"中国气质"四个字,一看就知道用了唐代草圣怀素的狂草,很古雅也很有张力;书名"中国"和"气质"两个语素很平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