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实有人口153万, 其中本地常住人口68万,暂住人口65万,流动人口20多万。商贸业是义乌的一大特色, 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 全市有工业企业1.6万多家,大多为中小企业,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加上土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三合一”现象较为普遍, 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相似文献   

2.
“阳城电厂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跨省区坑口发电项目,是中国实行变输煤为输电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定要把阳城电厂的事情办好”。 ——李鹏 “团结协作办电厂,振兴山西为国家”。 ——邹家华 阳城,中国山西省南端一个不足40万人口的小城,自从中国第一座大型跨省区坑口发电项目确定在这里的北留镇兴建以后,它将成为山西乃至中国能源发展史上一颗冉冉升起的煤海“明珠”。  相似文献   

3.
“义乌公安经验”令人感到振奋、新鲜、管用。义乌公安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干在实处”的座右铭生根在制度建设上。为什么要重制度建设呢?因为制度是行为的规矩,因为制度本身具有普适性、操作性、评价性三大特性,因为制度供给的程度是深化改革的重大的基本的表征。“义乌公安经验”是义乌发展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成果。期盼着“义乌公安经验”能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提升,从而为我省乃至我国的警务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义乌公安经验”的精髓在于探索了一种流动城市治安管理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价值是实现了高犯罪率下的高安全感、高安全需求下的高满意率。“义乌公安经验”以其服务创安、合作创安、科技创安这三大亮点,展示了其是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有效性和普遍性的,是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的。“义乌公安经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凝炼出了正确的理念,那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保障,保障的基础在平安,平安的基础在治安,治安的基础在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和谐共处、共筑安全的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前几年,外国人会说:假如你在上海下了飞机,再坐2个小时的汽车,就可以到一个小镇——义乌,那里专门卖一些垃圾商品。现在,外国人改口这么说了,假如你在上海下了飞机,再坐2个小时的汽车,就可以到一个小镇一一义乌,那里是一块发财的宝地。义乌好啊,那里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市场平台,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对记者说这话的人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义乌金哥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楼金富。楼金富的金哥针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经  相似文献   

6.
房宁 《今日浙江》2006,(15):32-33
从一个以“鸡毛换糖”闻名的偏僻小城,变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短短20年,义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义乌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商业的奇迹,义乌走的是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道路,义乌探索出了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政领导管理体制的新模式。这是义乌经验的重要价值所在。义乌的党政有为体现为:坚持改革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和…  相似文献   

7.
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建县于秦赢政25年,距今已有2225年历史。现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6镇7街道,本地户籍人口6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60余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义乌持续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传统农业小县跃升为市场大市、经济强市。200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88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23.1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47元,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22个县级市首位。纵观近年义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专业市场繁荣发达。义乌市场营业面积达150万平方米,汇集了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多种商品。二是小商品制造业蓬…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义乌,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购物超市。随着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的全面开业,义乌小商品市场现有经营面积已达260万平方米,商位5万个,经营人员20余万,汇集了来自海内外数十万家生产企业的34个行业,1520个大类的32万多种商品。义乌国际商贸城园区总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硬件设施投入就达50亿元,现建成运营的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市场是目前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到市场采购的大小车辆可以直接开上长龙形市场,建筑绕场一周6.6公里,直线长度2.5公里。它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有着“华夏第一市”的美称  相似文献   

9.
每天,都会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汇聚到中国内陆的一个县级市——义乌,他们日均采购800多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商品,行销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世界各国商人纷纷走向义乌呢?义乌地处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部。全市人口150万,其中外来创业人员70余万。义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建县已有2220多年历史。近几年,义乌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如今的义乌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际化商贸城市,2004年义乌共有18万名境外客商前来义乌采购商品或旅游,在“2004年度海内外公众最喜爱的中…  相似文献   

10.
蒋荣 《中国发展》2006,(2):53-57
作为一个地处内陆地区且远离都市辐射的县级市,义乌能快速崛起并实现爆炸性发展,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义乌城市发展模式。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户籍人口口径对城市规模的衡量标准,也正日渐超过所在的地级市,实现对城市行政级别制度的大突破;而义乌在远离都市辐射的情况下,如此迅速地实现了由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转变,更是对传统中小城市发展途径的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打扒神探     
小城出了个打扒“名人” 在巴蜀大地中部,有个饮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山青水秀,物华人杰,素有“香城宝地”、“天府明珠”之称。 它就是新都,离省会成都18公里,人口约50万,面积也只有  相似文献   

12.
义乌,一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城市。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世界的义乌人,有着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义乌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走在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流动趋势的加快 ,如何落实“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浙江义乌大陈镇外来人员参选试点 ,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义乌公安经验”的核心是义乌公安在社会治安中准确地把握了对于“稳定观”的理解。所谓科学的稳定观,就是以人为本,把和谐看作是最高层次的稳定。而义乌公安提出的一些理念及其做法,就是达成和谐的有效手段。以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就要对“稳定”与“和谐”之间的区别和统一做出恰当的解释。“义乌公安经验”充分体现了义乌公安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北苑“公、铁、空”立体交通方便快捷,“水、电、邮”各路管网交错纵横,高品位住宅区、行政商务中心、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合理布局……北苑,正成为新世纪义乌的“精品城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北苑街道提出,到2010年, 要把北苑建成6大居住组团、15个城市社区、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万居住人口的精品城区,提前10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义乌市苏溪镇,离义乌市区约15公里,是浙江省的中心镇,这里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和省道穿镇而过,离义乌机场约20公里。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下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7万人,占全部人口的57.5%;现有耕地  相似文献   

17.
缺失了“义乌公安经验”的法学思考,我们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先天失却了“全方位性”和“多层次性”。从法学角度深入梳理“义乌公安经验”,既是全方位、多层次总结“义乌公安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继续推进义乌公安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就法学角度而言,以治安防控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义乌公安经验”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从“紧扣发展主题增强服务力”和“驾驭复杂治安增强控制力”两个角度,我们显然可以对“义乌公安经验”做出独特的法学解读。当然,“义乌公安经验”的法学思考命题,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18.
义乌面孔     
<正>义乌人是如何赚钱的?这是每一个到义乌的人都禁不住要问的问题。义乌是世界的“大超市”,在这里几乎没有你买不到的日用品;义乌是国际商贸城,分别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外商就有5000多人,商铺广告牌上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阿拉伯文、俄文,就连出租车里播放的也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您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问候语;义乌是“富翁制造基地”,平平常常的一个老板,资产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万。在这个“连空气里都飘着金钱味”的城市里,在这个以市场称奇的县级市里,义乌商人凭着一分钱、一厘钱的赚头,成就了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韩保江 《今日浙江》2006,(15):31-32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号召学习推广“义乌经验”,各地掀起了学习“义乌经验”的高潮。7月19日,省委举行了“浙江论坛”报告会,邀请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及政府管理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评述了义乌发展经验。这对我们理解“义乌经验”的精髓、学习推广“义乌经验”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下辖6镇7街道。2005年底全市人口160余万,其中户籍人口68万,外来建设者近100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通过繁荣发展小商品市场,积极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义乌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八八战略”,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