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思伊 《传承》2010,(12):44-45
在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德育教育。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全面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地位,对其包涵的教育意义要充分发掘、转化,使大学生在欢度节日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擅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教育缺失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是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日渐失落的原因.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功效,更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鲜丽  王超 《传承》2009,(10):86-87
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擅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教育缺失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是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日渐失落的原因。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功效,更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承载着对大学生深刻进行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历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及时该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途径的思考等方面的探析.从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的德育目标及内容.  相似文献   

5.
继承儒家和谐思想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思想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继承和发展儒家和谐思想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优秀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能够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普遍喜欢我国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不够全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理解深浅不一,部分学生青睐西方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转化大学生情感的条件和环境,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表现乏力。营造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环境,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建设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长世 《群众》2008,(8):69-71
德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建设,往往忽视高校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整体性建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大学生社会性、自主性的增强,以学校为主的德育效果渐趋弱化,因此,整合德育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赵玉华 《前沿》2014,(23):127-128
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德育和高校德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必须有机融合,形成合力。高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各具特色。高校德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是在教育者能力、教育方式、教育重点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而家庭德育具有渗透性、榜样性、长久性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家庭德育与高校德育要形成合力,要在巩固基础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沟通方式、设置专门机构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高校社区的德育价值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国  侯志军 《理论月刊》2004,(12):156-157
高校社区是指由影响大学生生活成长并与大学生发生联系的人群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对于高校德育具有实践价值、选择价值和辐射价值。探究高校社区的德育价值,有利于形成高校德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德育和社区教育的优化整合,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内容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在新的时代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堪忧 ,传统德育的理念有待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在此氛围下 ,心理教育应纳入传统德育的内容之中 ,使之成为德育的延伸和补充 ,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陈卓 《传承》2010,(9):72-73
高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承载着对大学生深刻进行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历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及对该课程教学实践创新途径的思考等方面的探析,从而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的德育目标及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伍军  叶宸 《前沿》2013,(10):131-132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德育建设是核心。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传承先进文化的使命,高校德育担负着培养高尚道德新型人才的重任。本文探讨了高校德育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德育建设现状与问题,最后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德育教育建设实践为例,探讨总结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些许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到单位实习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实习单位具有企业文化、先进人物、规范管理等重要德育资源。当前存在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双方的德育和谐衔接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衔接管理机制等。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大学德育与实习单位德育的和谐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情感冷漠、情感焦虑和情感郁结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实践中的情感问题在呼唤着情感教育.大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离不开教育。高校德育的正向效果也离不开情感教育。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对德育的影响和当前高校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在德育中有效运用情感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红梅 《前沿》2005,(8):124-12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在整个高校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可行性,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加强教育,以防为主,同时建设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队伍,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何艳 《传承》2009,(8):92-93
儒家和谐思想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继承和发展儒家和谐思想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优秀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能够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节日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就内容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涵盖了天人关系、伦理关系和生命意识;就形式而言,中国传统节日具有规范性、审美性和参与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从理论建设、仪式教育以及网络创新等三方面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权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和有效延伸.正当的高等教育行政程序,不仅能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使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而且作为隐性德育资源,极具教育、引导、激励、尊重学生的价值,对维护大学生的受教育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地影响,这对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管理行为也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高校德育有助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德育实效,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为进一步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德育效果的因素,寻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在实现德育目标的同时,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我们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从天津市两所全日制普通高校1~4年级,随机整群选取874人,进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61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多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