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前,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指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叙述与说明”.简言之,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在现行学科目录中,该学科就被称为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2.
《苗族古歌》与史诗分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体系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了。近几年来,在“加强研究”的方针指导下,好几本民间文学概论、概要相继出版。民间文艺学的新理论、新范畴新方法不断涌现。其中不少理论概念是中外古今民间文艺学史上所没有的。象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描写研究、直接人民性、抒情长诗、创世神话、实用价值、新闻传说、神话史诗……等名词术语,都是从在“开放、搞活”的方针影响下对中国民间文艺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建国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国际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的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些人对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产生了怀疑、动摇,极少数人甚至大肆鼓吹和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否定社会科学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  相似文献   

4.
陈文联 《求索》2007,(6):205-208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是在对传统妇女观、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妇女观的批判与扬弃中实现的。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解释中国妇女问题的时候,不仅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广大女性的奴役与迫害,清晰地论证了传统妇女观为新的妇女观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还对资产阶级女权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妇女观进行了批判与扬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五四时期的确立,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理性选择。历史告诫我们,今天的妇女运动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仍须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与扬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立分配制度——按劳分配,资本主义以资产阶级生产要素价值论为基础确立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特点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种结合突破了东西方分配制度的对立,是东西方经济理论兼容并蓄的理论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要求我们,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讲话》在划清界限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在论述党的历史、我国国情、当代庄严使命、党的建设等时,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同时否定和抵制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7.
<正> 现在,许多同志都在认真考虑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变革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我以为,体系变革的前提是方法的变革(这里说的方法是方法论)。经过几年的认真考虑,我认为1985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个看法就是:方法的变革是文艺学发展的突破口。本文试就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使人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也有严重污染。一些所谓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或曲解马克思主义,或全盘套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及其范畴,造成了理论上、思想上的严重混乱,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同这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绝不是名词  相似文献   

9.
曾荇 《求索》2007,(10):102-103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渊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如何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新模式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共同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毛泽东对这一制度的形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一、创立了关于资产阶级的理论,为我党同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资产阶级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是争取团结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一 )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所以,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必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概括。对此,党的十二大是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在建立和发展着一种新型社会关系,“这就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军政之间以至全体人民内部的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那么,反映这种新型社会关系的思想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建构文艺学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五四”前后至1949年建国前;二是建国以后至1978年12月:三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直至现在。研究这三个时期的历史,对我们今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将提供可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究竟应该怎样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才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呢?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必须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就是用革命的暴力与和平手段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要以暴力为主,和平为辅,即以暴力为基础,争取和平实现。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过程中究竟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诞生前夜,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革命的经验,全面论述了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学说,并在这个学说指导下,创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实践的新创造和新发展。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内容”。(《列宁选集》第3卷第199、618—619页)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由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艺术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上位概念,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相区别,民间文学艺术还包括了民间文学艺术的母题民间文学艺术素材。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则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上位概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只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中具有作品特征的那部分民间文学艺术。因此,法律意义上的民间文学艺术是指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而不是民间文学艺术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这样的定位既避免了将民间文学艺术的母体素材纳入保护范围,使得保护范围过于宽泛且不利于操作,又避免了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范围限定为作品,使得许多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如活动形式、民间习俗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6)
在批判封建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分配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分配观,指出分配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基础,对其深入探讨和挖掘,有利于建立更加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分配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习主席指出:"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习主席重要论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建构与话语权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内含社会权力关系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社会科学》一九八八年第四期所刊《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的设想》一文逻辑不清和逻辑不对之处较多,值得商榷。因为这篇文章是从方法论提问题,并认为“一九八五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论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个看法就是:方法的变革是文艺学发展的突破口”,为此破一种方法论,立一种方法论,所以,以下为行文方便,简称为《方法》文。《方法》文破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在“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成公式,“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相似文献   

19.
弗.泰勒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学界社会主义经济计算论战中的重要参与者。针对奥地利学派提出的没有价格体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无法进行合理的经济计算的批评,泰勒具体论证了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罗尼提出的以"试错法"评估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重要的设想,迫使奥地利学派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使论战转入了探讨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问题,从而推动了论战的深入。对于20世纪上半期的这一论战的研究日益引起我国社会主义学界的重视。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米瑟斯、哈耶克、兰格等主要人物身上。对包括泰勒等相对次要人物的关注,将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