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研究,明确“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个出发点。指出从“现实的人”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从物质生产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将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应用于实际,阐述其“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提出的发展理念,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拓展,遵循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西方生态治理理论中的优秀成分为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转变为“金山银山”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对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转变为“金山银山”具有指导意义。转变落后的发展思想、构建冰雪资源融合协同开发机制、促进冰雪产业市场法制完善、运用科技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向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与施蒂纳的争论关涉到如何理解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问题。马克思受施蒂纳影响而提出的“现实的人”,与施蒂纳主张的“惟一者”虽然都具有主体自持性的特点,但在是否追求本质(精神)世界,是否承担对虚无的充实,是否追求永恒、普遍、整体,“现实”或“感性”中是否还拥有超出离散性原子事实的整体性维度及与此相关的超验性维度,对人、现实、历史的理解还是否需要保持辩证法的框架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马克思的回答是肯定的,施蒂纳是否定的。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仍然具有以“现实”、“感性”为根基的“本质性”、“普遍性”、“神圣性”和某种意义上的“抽象性”。所谓马克思反现代性、反本质主义和反传统形而上学,也只能在这样有限的限度内理解,否则就等于把马克思施蒂纳化了。  相似文献   

4.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基本标志,倡导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以生态伦理为道德标准,以绿色技术为载体的生态时代篇章已经到来.生态时代之于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其引致了法律的全面变革,型塑生态化的法律与塑造以理性“生态人”为表征的全新的人之形象势在必行.法律可以理解为是广义上社会契约的文本形式,不同契约理论下的主体假设是不尽相同的,因之我们需要借助契约理论主体假设的演变为线索,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上探讨“生态人”模式,首先塑造一个抽象的理想类型的“生态人”,然后再还原一个生活在真实世界的“生态人”,终极目标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达致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5.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探讨人的价值问题,但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确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不是孤立地、抽象的讲人的价值,也不是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来讲人的价值。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价值的现实性,主张从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现实的个人”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逻辑基石;“自由”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感性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并得到系统阐述的。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哲学的扬弃中创造性地确立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他指出了“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且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具有历史性,需要是“现实的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等科学规定性。“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起点,也是马克思研究个人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思考正义和解决正义的途径之别,正义一般分为理念正义(思辨正义)和实践正义。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囿于人的德性、理性思辨来建构社会正义观,故被划归为理念正义。马克思在批判考察了之前的正义理论之后,转向了实践正义观的诉求与探索。马克思正义观在实现了三个阶段的实践转向后,将其“地基”落在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之上。马克思紧紧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层层展开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深入批判,并最终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构想,即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正义观的终极目标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正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阐明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各自的重 作用,突出强调了革命实践的重 地位。这些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有着重 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跟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的“五形态说”并非起源于斯大林。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以下努力方向: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进行更为精细的考辨;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把握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认真批驳学术研究中的“非社会形态化思潮”;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惠蕴在于具有理性的人文关怀精神: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轨迹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对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异化的批判是马克思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极大关注;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强调现实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是把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与现实国情融为一体的突出表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意蕴的彰显和澄明。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而是随着人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早期资本主义一方面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生产力的提高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尽管是以牺牲个体而发展整体的形式。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物欲主义的肆虐,“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一个问题。必须反思现有的文化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复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生活能力及个性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中国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点,考察与揭示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有三个特点: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物;有着许多人的需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的主体性培养为基础;以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现实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阐明革命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本身"等问题,这些论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于理论研究工作的创新、丰富、发展,对于促进人的不断生成和解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采取何种政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既有理论成果并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该问题作了科学说明,形成他们关于“社会共和国”的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建立“社会共和国”的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两山”理论所主导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十年来,全国各地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过程中涌现出生态经济化的“绿生富”、生态优先化的“荒复绿”、经济生态化的“富要绿”、富美协同化的“富且绿”等四种实践模式与四条转化路径。这些实践模式与转化路径是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观 ?是高校“两课”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结合马克思思想变化发展的历程系统地理解人的本质观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准确地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特点和科学内涵 ,深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早期作品之一,文章充分体现出了其在这一时期思想的特点——逻辑的思辨、激情的批判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革命热情。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式的“异化”视域下,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观点阐释,展开了对宗教、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和人性的批判,力图从理论上寻找到人的终极解放的道路。但是由于“批判武器”存在的先天不足,致使这一理想存在理论缺陷,无法成为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近读孙抱弘先生的新著《从“人”到“好人”——公共生活与青少年品德养成》,我觉得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视野开阔。该书以公共理性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以国民性为基础,以多学科理论视野为理论根据,系统地、全方位地、多视角地探讨了青少年品德养成这一核心问题,回答了从“人”到“好人”应具备的公共理性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班级“边缘人”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必然会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班级“边缘人”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科学引导大学生积极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