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人权——一个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崭新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女人权是近年来产生的一个人权新概念。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产生的原因,考察了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念和西方女权运动对妇女人权概念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当代人权运动和世界妇女运动以及妇女自我意识的提高,在妇女人权概念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妇女人权概念的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妇女人权概念第一次从人和人权的高度来概括妇女权利的内容,为妇女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概念,为人权研究和实践确立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它有助于消除大众人权观上的性别双重标准,促进男女平等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强调平等与和平,古代思想家的人权意识思想为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包含着丰富的人权思想,为毛泽东人权思想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不断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熏陶,吸收了其中的积极思想,为他的人权思想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的认识,使毛泽东的人权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思想的自由与作为主义的自由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由主义是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主要是以个人自由为最高价值和目标的思想流派。而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民主主义者等也讲自由。毛泽东提倡口号化的自由很容易为民众所理解,从而获得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多种势力的支持。但是,他对自由的学理探讨不深,也没有深刻区分有一定合理因素的自由主义与侵害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自由主义的区别,导致在自由和自由主义问题上出现了失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理念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的自由观。虽然毛泽东的自由思想在学理方面探讨不足,多是偏向于口号化、大众化,但是他提出了很多关于自由思想的重要认识,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他虽然多为摆脱外国侵略为国家自由而战,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家内人人自由的价值目标,但依然强调为个人自由而战;虽然在实现自由的具体路径上思考不足,但是热切向往自由。全面把握与客观评价毛泽东自由观的得失,不仅有利于考察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自由的经验教训,而且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思考自由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女权的角度来看,妈祖成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得益于她不凡的学识和阅历,她的行为中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妈祖的女神形象,超越了社会性别规范的限制。然而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制度下,历代统治阶级对妈祖褒奖和敕封的本意不在于提升女性的地位,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崇尚个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对个性的摧残,提出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需要个性解放。自由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的发展,自由问题将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意识到妇女解放的重要价值。建党初期就"妇女"群体以及"妇女运动"性质作出适时判断,在关于妇女的决议、妇女运动思想的宣传、主要内容以及对妇女运动的领导等方面均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妇女解放事业,呈现出复杂性、国际性以及主体性转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剩女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女权视角来看,女性独立经济权的获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传统婚姻观的改变是剩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剩女问题不容小视,会影响国家性别比例的构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以及家庭的稳定。而女性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择偶观、两性平等观念的真正确立以及传统相亲价值观的回归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剩女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的前提是“女人是人”,其逻辑起点是“男女平等”.主要包括女性婚姻权利的保障和女性社会权利的保障.它使女性摆脱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枷锁,并有了独立的经济权、参政权和宪法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权.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妇女解放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字遗存和言论记录中,有强烈的自由意识的体现。通过这些思想史的信息,可以看到毛泽东的个性风格,也可以看到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影响。毛泽东主张自尽其性,自完其心,期求个性解放,实现自由的发展。他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曾经以反对孔学的"思想界的强权"为鲜明标志。青年毛泽东的自由意识,有历史主义的思索为认识基础。对于"纯粹"的"自由"之不可能,他也有自己的认识。分析和理解青年毛泽东的自由意识,对于认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风貌是有益的,对于认识毛泽东此后的思想脉络及其对政治实践的影响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宪政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形式已经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成为各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从以下方面对宪政进行法理分析:自由,宪政的伦理基础;民主,宪政的实质价值;人权,宪政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非常关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他认为,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减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减负"的主要途径在于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自学.  相似文献   

13.
哈耶克的自由观本质上是自发性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是对理性作用的贬低,并与资本主义的实践相矛盾。马克思提出的自觉自由观,在理论上是对自发性自由观的批判和进步,解决了理性在人类自由中的作用问题,使自由获得了完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起源于三大因素:国际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初提议,国内共产党军事力量不断壮大,国民党政府独裁、腐败和军事上失利。毛泽东在实施"联合政府"主张过程中,最初是想利用和平手段从国民党手中争取一部分执政权,它一经提出就得到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拥护并成为一种多党联合执政的政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最终演变成经过武装斗争胜利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及非党人士联合执政的政权形式。  相似文献   

15.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近代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迁徙自由兼有人身自由和社会经济自由的性质,各国在确认迁徙自由的同时都规定了相应的限制。我国应在把握世界各国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现实进行迁徙立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诸多思想中包含着审视和分析问题的全球性视角,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至今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审视问题的全球性视角体现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政治和外交方面突出表现于他的国际战略思想,经济方面主要集中在反对民粹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和利用外资,文化方面则蕴含于他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文化主张。毛泽东的全球性视角有其历史局限性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由心证制度,从民事裁判视角发出三个追问:是否存在绝对的自由、我国裁判者是否具备践行自由的能力、自由应以何为缰?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其历史发展脉络中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或不自由,自由和规制是在不断博弈中推动证据制度向前发展的。在我国,裁判者尚不具备充分践行自由的能力,需要完善内外系统来防止司法恣意,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意志是自由的还是必然的,是伦理学中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康德摆脱了以往的独断论,以二元论来划分世界,并以此为起点,完成了自由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飞跃,从而也完成了从认识到道德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文章从五个层面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梳理:文化建设的本质,文化建设的性质,文化建设的方针与方向,文化建设的方针与原则、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化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理论渊源,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强调指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反映旧政治经济的旧文化的重要区别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以及指导思想的一元性的特色,并且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经典的阐述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