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国家一项长期的理论、方针、政策,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其重在引导,意在适应。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06,(8):9-9
人大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新平台,使我这个从事专业技术大半辈子的人,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为民代言,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寻求有所作为,去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很幸运,也很努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探讨了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分析定位了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进而论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情况,即既要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转型,同时还要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利益协调难度大、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多、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等问题。在加快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4.
罗建宾 《创造》2001,(12):13-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经打破,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给社区建设与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民办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大量涌现,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治理的突出特色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变迁就是在党的引领和推动下展开的。这一过程以党政社关系的演变为扭结,历经党建国家、党改造整合社会、党领导社会管理、党领导社会治理四个阶段,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构筑了政治与社会前提,奠定了制度与物质基础,培育了多元治理主体,完善了治理体制机制,开启了社会治理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自身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其成功经验:一是以党的思想理论的守正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二是以党的组织机制与队伍优化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是以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四是以党的自我革命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6.
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布 《桂海论丛》2000,(1):49-51
文章探讨了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指出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有整体性、复杂性、趋向性和时代性四个方面从为在社会转型期,理性的、健康的,能顺应社会变革和历史潮流的社会心态必将对社会进步发挥出积极的影响,病态的社会心态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而提出了要调整和优化社会心态,促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四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权,是各社会阶层各种利益的平衡器和社会成员发生矛盾、冲突时的调解者、仲裁者。因此,对社会公权的掌管者来说,公开、公平、公正是他们使用公权时职业道德要求的核心。是社会公权诚信的具体表现。也是获得社会成员公信的前提。因为社会公权的合理使用最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诚信原则,也最能使社会的各种法规有效地实施,它为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每个社会成员在各自的社会实践中坚持诚信的言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即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群体性怨恨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给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成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初期,自由市场逻辑主导下的社会变革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出了巨大能量,但也因利益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衡分布而产生对经济发展公平性的质疑。伴随市场力量的不断强大,社会自我保护力不断增强,使得社会矛盾呈愈演愈烈之势。在世界社会治理机制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趋势下,中国也开启了社会治理机制的变革之路,其核心议题在于建构何种国家、市场与社会力量的分配格局。这对于深化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奠定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进行社会建设,不能给出简单的、想当然的结论,而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支配逻辑——双向运动,以此重塑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淳安 《人权》2011,(3):17-21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文章,从树立全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多个方面,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抓组织组建、抓规范运行、抓作用发挥”。江苏省海安县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三步工作法”,深入开展“暖心、强身、铸魂”三大行动,有效提升了新社会组织党建水平,促进了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蔡立 《中国妇运》2012,(12):38-39,37
近年来,深圳市妇联主动融人全市社会建设的大局,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凝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在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中发挥了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创新理念、强化服务。团结凝聚妇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一是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当前社会组织正在蓬勃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发育较晚、成长较慢、能力较弱、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枢纽型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妇联应抢占先机创新思路,利用自身优势凝聚团结一大批同类型社会组织,不断壮大服务基础和实力,在构建枢纽型组织中推进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汪中芳 《广东民政》2008,(11):28-30
为促进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深入各区进行调研,初步摸清了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了解了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涂勇 《政策》2008,(2):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些重要论断,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到了全党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根本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当一部分人突破了传统的单位人身份,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社区变成了一个小社会,一个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社会单元,因此也就有了社情民意,有了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7月以来,江西省委统战部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作为凝心聚力的精品工作来抓,开展了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仅树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利 《中国民政》2012,(11):51-51
自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辽宁省沈阳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举措,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通过“五抓五促”,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载体,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劳动,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社会劳动;有了社会劳动,也就有了管理社会劳动的机构。劳动保障机构与人类的社会劳动几乎是相伴相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及其机构不仅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而且其“安全阀”、“稳定器”、“调节器”和“润滑剂”等作用也日益凸显,并被摆上前所未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石逸文 《传承》2013,(2):28-31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而社会正常运行就必须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稳定。建国后,毛泽东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社会结构、积极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等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