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行政许可法》突破我国行政法制传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对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进行规定,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是否值得保护、应如何保护、行政机关设定许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陆明 《党史文苑》2009,(5):62-63
<行政许可法>突破我国行政法制传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对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进行规定,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是否值得保护、应如何保护、行政机关设定许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赵大龙 《唯实》2006,(6):46-48
行政许可设立默示制度,是体现并贯彻效率与便民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必然要求.现行《行政许可法》已部分引入了这一制度,但在默示许可与默示变更等关键方面尚未建立相关规则.我国应尽快进行立法修改,全面设立并完善行政许可的默示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次在《行政许可法》中明确规定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该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这一原则在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普遍意义。诚信为本、取信于民,应为各级政府执政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的六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有六大亮点值得我们去关注:(一)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的四个原则(二)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三)增加了日落条款(四)相对集中许可权(五)许可程序上体现便民原则(六)规定了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6.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是民主与法治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也是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主要标志。在行政法上确立信赖保护原则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呼唤,是营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实现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必须要规范行政行为的撤销制度;完善信赖保护的行政补偿制度;扩展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领域;明确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实事求是》2006,(1):67-69
诚信原则应作为行政法之最高形式原则,而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适用,应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要进行利益权衡,但这种利益权衡不是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必要条件;对违法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撤销是原则,撤销是例外;应完善《立法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制度及完善“补偿”的法律制度,实现信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8.
诚信原则应作为行政法之最高形式原则,而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适用,应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要进行利益权衡,但这种利益权衡不是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必要条件;对违法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撤销是原则,撤销是例外;应完善《立法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制度及完善“补偿”的法律制度,实现信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9.
行政许可补偿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合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许可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许可补偿制度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并且有其宪法依据。目的要件,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许可补偿构成中的重要要件,需要司法解释予以界定。合理补偿是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但关键是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来保证合理补偿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论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行政许可法》中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赖保护原则是在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安性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政许可法》充分体现了诚信原则,用法的形式确立了信赖保护原则,对行政机关撤销行政行为给予了限制。  相似文献   

11.
张义忠 《理论学刊》2005,(12):83-84
行政许可收费是指行政机关向申请、取得行政许可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征收的费用。行政许可费的收取是以行政机关享有法定的行政权力为基础的,行政许可机关是否拥有行政许可权以及拥有何种行政许可权是其实施行政许可收费的前提与基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方便群众,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设定行政许可必须遵循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出法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无疑,我国《行政许可法》关于收费的法律原则与制度安排较好地贯穿了人本理念。一、许可收费法定原则彰显行权为民《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12.
滕亚为 《探索》2005,(2):177-180
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把信赖保护原则写入我国的法律,该原则对政府的行为有很大的约束,它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诚实信用的管理理念,政府决策要具有预见性、稳定性,政府行为应当正确应用撤回权的保留,政府财政应留专项基金支持信赖保护原则的实施;应当修改行政赔偿法,增加行政补偿的原则、范围、程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蒲昌伟 《世纪桥》2007,(7):62-63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使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该法确实有许多亮点,其中所蕴涵的信赖保护原则尤其值得称颂。它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生动体现。但美中不足的是,体现信赖保护原则的规则仍有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信赖保护原则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它对传统"实事求是"、"有错就改"的行政执法理念有着很大的冲击,但却与法治层面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原则相契合.信赖保护原则的形成,既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需要,也是民主与法治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个别政府部门失信是缺少行政规范的直接后果. 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它包括确立行政管理信赖保护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信赖保护既具有实体性保护的性质,又具有程序性保护的性质.它要求行政机关对自己的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溯及既往,更不能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 ,又一部对我国行政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 ,它为构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正确认识行政许可的性质 ,有效发挥行政许可的功能 ,解决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行政许可法》完善了我国行政许可制度 ,大大推动了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对我国行政制度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它为构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正确认识行政许可的性质,有效发挥行政许可的功能,针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行政许可法>是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也是对行政法治建设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将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一种体现市场观念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对我国行政许可的宪政约束,而且也标志着对我国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重塑。1.阳光政府的价值取向民主行政是以透明和开放为基本前提的,然而,在我国,许多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过程和行政许可的结果均不公开,这种暗箱操作滋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有鉴于此,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制度、行政许可听政制度等,努力打造阳光政府…  相似文献   

19.
行政指导是运用国家权力的过程,难免会对相对人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就显得尤为重要。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基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权力制约原理、行政程序法的目的。当前,我国对于行政指导的法律监督与救济还比较薄弱,实践中,必须畅通行政指导的司法途径,完善行政指导的行政救济,厘清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4,(6):62-64
行政许可法的设定制度是指设定行政许可的原则、范围、权限和规则等,具体解决哪些机关有权设定行政许可,哪些机关无权设定,哪些事项可设为行政许可,哪些不宜设为行政许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