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遇到乳牛分娩后发生真胃移位的病例。病牛体温正常,瘤胃轻度臌气,四肢稍凉,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大便量少呈淡黄糊状。右腹12肋缘下呈凹陷状,听诊无流水音及含嗽音。左侧第11~12肋,肩关节水平线下有一约15×20厘米的微突起,听诊有不规则挤压声,和有节奏的瘤胃蠕动音不同。直肠触诊,发现瘤胃背囊向牛体正中线移位四指宽度,而右侧腹胁部比较空虚。听诊瘤胃5分钟所见:每次背囊收缩后,腹囊收缩时,病牛表现痛苦,出现踏步和左右肢踢腹动作。白血球计数9800/立方毫米。脉虚大无力,口舌淡。对这类病例如不细致检查,容易误诊为结肠臌胀或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
牛真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真胃壁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程长,死亡率高。以前,国内外文献对本病记述较少,很少引起兽医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据本站1971~1974年4月底统计,111例真胃病例,死亡及淘汰104头,致死率在90%以上。1982年以来,配合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开展黄牛真胃炎的诊疗研究,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真胃炎病牛51例,治愈39例,治愈率为76.4%,情况不明5例,死亡7例,占13.7%。 (一)临床症状 真胃炎病牛,初期呈现消化不良;前胃弛缓,表现食欲、反刍减弱或消失;不同程度腹痛或呕吐;精神沉郁,垂头站立,行走无力,眼睛半闭,眼神无力;被毛粗乱,鼻镜干燥以至龟裂;可视粘膜潮红或黄染;舌色发黄或潮红,舌系带两侧发红;口内有大量粘稠粘液和干臭气味;体温一般变化不  相似文献   

3.
1999年 7月广西某蛤蚧养殖场暴发流行一种以口腔糜烂、不食、腹泻为特征的急性疾病 ,发病率 60 %,病死率高达 10 0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 ,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 ,证实为嗜水气单胞菌并发大肠杆菌病。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发病蛤蚧精神不振 ,反应迟纯 ,行动缓慢 ,食欲废绝 ,口腔、咽有大量粘液 ,粘膜充血 ,有的口腔周围肿胀出血。剖检见食道粘膜有出血点 ;肺大面积充血 ,呈暗红色 ;肝肿胀 ,质脆易碎 ,表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 ;脾、淋巴结肿大 ;肠臌气 ,并充满粘液 ,粘膜充血、出血 ,直肠尤为严重。2 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1987年12月,本场8468号黑白花奶牛因囫囵吞咽一块鸭蛋大豆饼块而梗在咽喉部。患牛很快表现骚动不安,呼吸困难,口,鼻腔内流出大量粘液,瘤胃臌气。为防止窒息致死,首先用胃导管将阻塞的饼块推入颈部食道,并试探向瘤胃推送,结果因体积太大未能成功。随即给此牛皮下注射毛果云香碱100mg,1  相似文献   

5.
洗胃术适用于牛过食精料及有毒物质,泡沫性臌气等,并且是治疗前胃弛缓的较佳方法。但是,当瘤胃内容物为糊状时(过食碳水化合物或泡沫性臌气时皆易出现),往往给洗胃术带来困难。鱼石脂内服有驱风、止酵、消肿及消炎作用,并使瘤胃糊状物溶解。笔者通过4例病牛,洗胃前灌服鱼石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凉水浴治疗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用排气制酵法疗效很高,但对因食大量富含皂甙的青绿饲料如苜蓿、豌豆藤或含露水较多的青草而引起的急性泡沫性瘤胃臌气疗效仅11%~23%。笔者近几年用凉水浸浴的方法共治疗牛羊瘤胃臌气2108头只(牛487头,羊16...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左方移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位(即向前或向后转位),称为真胃扭转。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真胃变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84年以来,笔者遇奶牛真胃移位2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一)症状 真胃左方移位发生较缓慢,症状缓和。高产母牛分娩后发病较多。病牛食欲减少,粪便量少呈稀糊状,有时便秘或拉稀,并带有粘液。产奶量随食欲减少而降低。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异常。两侧肷窝下陷,左侧特别明显,在左肷窝触压瘤胃,往往不易触摸到,且感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有间隙,瘤胃蠕动音弱而短。在左侧肘突与肩关节水平延长线上倒数1~3肋间听诊并同时叩诊,可听到类似敲击钢管的音响。病状较剧者,左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当地民间经验,选用新鲜鸡内脏治疗牛瘤胃臌气,收到极好的效果。具体方法 当发现耕牛因吃红花草或鲜嫩的青草料而导致急性瘤胃臌气时,可迅速就地宰杀1只成年鸡(不分公母),取出其全部内脏,无需其它处理,即给牛灌服。一般服后15~20分钟,牛瘤胃臌气就能减轻或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9.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在国内报道较少。1984年7月~1085年10月,我们在门诊上先后遇到5例(以下编为1、2、3、4、5号),通过手术方法治愈4例。现将诊治方法简报如后。 (一)发病情况 5例患牛均是在产后2周内(1~14天)发病,其中2、3号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严重臌气,病程2~4天。2号牛因继发皱胃破裂而死亡,1、4、5号患牛呈慢性经过,长期食欲不振,曾按前胃弛缓治疗,未见好转,来本站治疗前已病1~1.5月。5头患牛年龄分布2.5~4岁;胎次1胎者4头,2胎者1头。 (二)临床症状 1.呈急性经过的患牛,发病突然,食欲废绝,急性臌气,泌乳停止,体温正常或偏低;大便稀少,呈酱油样,小便有酮体气味;眼球下陷,脱水严重,右侧腹壁明显臌胀,冲击触诊可感觉到有液体震荡,将  相似文献   

10.
临床表现 该牛是在产后发病。患牛初期食欲时好时坏并呈渐进性减退,瘤胃蠕动减弱,蠕动波短而缓,伴有轻度臌气现象,反刍减少,鼻镜干燥。虽经治疗其症状不见减轻,此阶段持续了一月之久。后期食欲完全废绝、瘤胃蠕动消失并呈顽固性臌气,肷窝凸出,腹围异常增大,排粪量少,时干时稀,反刍停止,时有呕吐与腹痛表现。喜站立,精神倦怠,泌乳越来越少直至无乳。心区有杂音出现,听诊有遥远感,心搏动增快,每分钟最高达108次,濒死期120次。呼吸加快并困难,体温变化不大,仅在濒死期体温下降到36℃以下。  相似文献   

11.
犏牛和黄牛的瓣胃阻塞、真胃阻塞、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虽然发病没有前胃弛缓多,但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损失较大,而有关这类疾病的病因、病理、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论述所见不多,特别是瓣胃和真胃阻塞时瘤胃的临床病理学(包括瘤胃运动机能的扰乱程度、胃内容物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积水等)相关变化的研究更属少见。本文就笔者4年间(1975、1979、1981,1982)在甘肃武威地区通过临床综合检查、手术探查或剖检确诊的10例瓣胃阻塞、14例真胃阻塞、21例真胃阻塞并发瓣胃阻塞和5例真胃阻塞并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发病后瘤胃机能状态作概括报道,以期为开展役用牛胃肠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症状 患羊开始精神沉郁,食欲停止,10分钟后症状加剧。口流皂沫样粘液,瘤胃臌气,鼻孔张开,呼吸喘粗,心音亢进,脉搏增数,结膜、舌、粘膜发绀,前臂肩胛部、臀部肌肉痉挛,颈项强直,侧卧,不能站立。  相似文献   

13.
奶牛急性瘤胃臌气比较多见,常以排气、制酵等方法即可治愈。但对贪食大量富含皂甙的青绿牧草,如苜蓿、豌豆藤、花生叶等所引起的泡沫性急性瘤胃臌气治疗比较困难。笔者曾遇一起这类病例,报道如下。 (一)病例 天津某农场一群黑白花奶牛在苜蓿地放牧后不久先后发病7头。病牛腹围膨大,尤以左肷部明显高出脊背,表现腹痛不安,后肢踢腹或回头看腹部,摇尾,发出哞叫声,频频排出少量稀粪。呼吸加快,头颈伸直,张口露舌,表现呼吸极度困难。病程发展迅速,其中2头10分钟内出现运动失调,站立不稳,倒地窒息死亡。死亡牛腹部膨满,鼻孔有草绿色泡沫溢出,肛门突出外翻,胃内充满与胃内容物混合的胶状泡沫。  相似文献   

14.
病例 某种畜场4岁黑白花奶牛,因腹胀少食,反复治疗一年多未见好转,淘汰处理给畜主,半月余来病院求治。 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极度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鼻镜时干时湿,口腔湿润,眼结膜苍白,瘤胃蠕动1次/分,弱而无力,按压有面团感,轻度臌气,粪稀恶臭。粪潜血阴性,血色素7g,白细胞总数6000,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笔者应用油当归治疗牛真胃阻塞117例,治愈104例,治愈率达88.8%。 病状 发病较慢,阻塞后3至4天才完全不吃,粪便逐渐减少而干硬、恶臭。有的排煤焦油样的粪便,腹围增大,瘤胃充满液体,出现冲击性拍水音。口渴喜饮,两眼下陷,鼻镜干燥,舌津发粘,呈脱水症状。触诊右侧下腹部至肋骨弓之后,腹围明显增大,表明真胃内充盈。这时直检体型较小的牛,可触及膨大的真胃后壁。肠管空虚。 治疗 当归400~500克为末,食用油或液状石蜡1000毫升。先将油煎开,离火再将当归末边倒入油中、边搅拌,以黄褐为度,候温灌服。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左右开始大便,先是干硬的褐色粪便,后是稀的粪便,36小时左右出现食欲,48~72小时出现反刍。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浙江省余姚市兽药厂生产的消气灵治疗牛急性瘤胃臌气30头,全治愈;治疗牛慢性瘤胃臌气21头,治愈20头。临床症状 患急性瘤胃臌气的患畜突然发作,出汗、惊恐、骚闹不安;左腹部胀大,回头望腹,叩诊呈鼓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呼吸快,浅而困难,呈显著的胸式呼吸;心跳加快,心音增大。  相似文献   

17.
蜜蜡酚酞合剂是由蜂蜜、石蜡油和酚酞片三种药物组成。适用于年老体弱,病程较长,胎前产后家畜便秘或牛第三胃食滞等。据近2年不完全统计,收治病畜26头,治愈24头,治愈率达92%。 症状 患畜食欲不振,乃至废食,大便干硬,有如算珠样,瘤胃蠕动无力,肠音废绝,有较厚的灰白色舌台,口腔干燥且有臭味,重者剧烈腹痛,起卧不安。体温39.1℃,眼结膜充血。其他无异常变化。 治疗 蜂蜜200~1000毫升,石蜡油500~1500毫升,酚酞片50~125片(每片0.1克)。  相似文献   

18.
瘤胃臌气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是过采食大量易于发酵的饲草或霉败饲料引起,如露水草、开花前的首蓿、马铃薯叶、胡萝卜叶和霉败的青贮饲料等。笔者从1987年~1989年先后治疗奶牛瘤胃臌气病11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9.
猪胃不同于人和其他多数单胃动物的胃,在其贲门周围有一个不分泌粘液的食管区。该部位发生的溃疡(包括不全角化、糜烂、溃疡、瘢痕化以及水肿和粘膜表层脱落),按病程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临床上可见到体温不高、呕吐(甚至吐血)、煤焦油样粪便、食欲不振或废绝。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 宁安市宁安镇向阳村魏某饲养的 14 68只 4~ 5月龄美洲天鹅 (也称德国旱鸳鸯 )陆续发病 ,有的呈急性经过 ,不现症状即很快死亡 ;有的病鹅精神萎靡 ,羽毛蓬乱 ,两翅下垂 ,食欲减退或废绝 ,渴欲增加 ,冠、肉髯呈红色或紫红色 ,口、鼻流粘液 ,呼吸急促或张口喘气 ,排出白色或绿色稀便。 5d内共死亡2 79只。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者眼观无异常 ,或仅见心包腔少量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 ;病程长者心外膜有广泛性点状出血 ,肺有暗红色实变区 ,肝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 ,十二指肠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鹅心、肝、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