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14,(6)
<正>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前身是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检察院。作为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派出机构,现有干警105人,内设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监督科、公诉科、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监所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检察技术科、预防科、法警队、案件管理办公室、检察委员会办公室13个业务部门和办公室、政治处、监察科、行政科、规范化办公室5个综合部门。多年来,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在滨海新区区委、市检察院的领导下,以科学发  相似文献   

2.
完善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增 《求知》2005,(12):37-39
1.逐步建立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要鼓励和引导我市地方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二是鼓励和引导驻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三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四是鼓励滨海新区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鼓励信托、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增设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在滨海新区发起建立融资租赁公司,来为滨海新区现代化的加工制造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五是鼓励一些准金融机构如典当行和投资基金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机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以支持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在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滨海新区是我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应该说它更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霍兵 《求知》2007,(9):36-37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滨海新区的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也给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20号文).明确将滨海新区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税收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并形成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提高滨海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也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通过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理论和编制方法,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才能为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优质的规划保障服务.才能保证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长喜 《求知》2005,(12):3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这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功能定位、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指明了滨海新区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并积极落实好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市委的部署上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5.
范志强 《求知》2007,(5):35-36
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要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应重点在增强产业聚集、国际贸易、境外服务、平台服务四大功能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丁维忠 《求知》2007,(7):39-39
滨海新区从初创时期到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来的十余年历程。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曾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不仅显示出滨海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充分证明了一条基本经验:创新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使滨海新区速度崛起,今后滨海新区的崛起仍然要以创新作为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张继和 《求知》2005,(12):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思熟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天津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滨海新区所具有的特色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思路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于树刚 《求知》2008,(11):20-21
2008年3月10日,国务院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国函[2008]23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是继国务院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获得的又一重要政策支持。今年9月25日天津海关对综合保税区进行了预验收,10月底接受了国务院海关总署等十部委正式验收,  相似文献   

9.
刘长顺 《求知》2006,(9):13-14
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无论是对天津市、环渤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还是对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极以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与滨海新区毗邻的中心城区,将无疑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王爱俭 《求知》2007,(3):40-41
一、完善金融创新机制对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何扩大金融总量,形成规模效应,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滨海新区作为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支点之一,必将成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中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之一,而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又在于先行先试权,滨海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完全可以成为金融创新活动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1.
刘长喜 《求知》2007,(9):4-5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以市九次党代会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塘沽地处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无论从区位条件、经济总量。还是承担的社会功能,在滨海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中都将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张全礼 《求知》2006,(1):31-31
中共天津市委第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这是天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滨海新区将会更快地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带动天津市经济、乃至整个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将紧紧抓住滨海新区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开发开放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引资开发为核心。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完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建设发展的大格局中,促进东丽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皮黔生 《求知》2000,(12):4-6
“滨海新区是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标志着天津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不仅关系当前,更关系长远,这是决定天津前途和命运的制胜一招。”张立昌书记这一论述是市委对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重要意义的最新提法。如果对比一下几年前关于滨海新区的三点概括和评价——“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的旗帜”、“天津21世纪的希望”的话,可以看出,一方面二者的联系非常紧密和具有逻辑性,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余清文 《求知》2006,(11):17-18
党中央、国务院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这是天津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最大的历史性机遇。南开区作为天津市重要中心城区.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充分发挥南开区三大优势,加强与滨海新区全方位合作,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闻增 《求知》2006,(4):33-34
一、我市工业发展东移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之相透应 工业战略东移的结果促进了滨海新区的长足发展,2004年末滨海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达到832.33亿元,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工业增加值的96.5%。而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却只有32.5亿元,仅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的15%。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为216.62亿元,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全部增加值1789.79亿元的12%;滨海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为32.5亿元,仅相当于滨海新区全部增加值1250.18亿元的3%。  相似文献   

16.
张志强 《求知》2006,(6):37-38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特别要突出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把滨海新区建成环渤海和全国的滨海新区。如果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形成内部合力标志的话,那么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是对外形象的展示,也是国家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理由。因此,必须跳出新区看新区,强调在辐射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来规划新区的产业,提升新区的服务,实现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彦云 《求知》2006,(2):31-31
党中央把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对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为河东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河东区作为距滨海新区最近的一个中心城区,一定要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各区县要积极主动地用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顺势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河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润兰 《求知》2006,(1):30-3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滨海新区由天津市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由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天津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多年拼搏奋斗的结果.是中央对天津工作的充分肯定。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全市的共同任务,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新区的建设,主动服务、多做贡献。我们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功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秦维 《民主》2008,(11):30-31
10月14日至16日.南民进中央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高层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特区的企业家、学术界、政界人士齐聚滨海新区,共同围绕国际经济环境与两岸经济发展、两岸关系新形势与两岸企业合作发展、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展望以及滨海新区建设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等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钦建军 《求知》2005,(12):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既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天津新世纪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如何解读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深远意义?怎样认识滨海新区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后的形势和任务?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又将根据什么原则和标准进行制定和实施?带着这些问题,在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结束后,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