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律师》2013,(10):44-44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决策和一系列战略步骤在上海这块改革热土掀起了阵阵热浪,在上海律师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为帮助上海市律师从专业的视角了解上海自贸区,为上海律师业的新一轮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学院于9月22日举办专题讲座。上海市人大法工委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自贸区筹备工作参与者丁伟教授,为大家作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制建设问题”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邢五一  许倩 《中国律师》2013,(11):28-33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为自贸区)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深化改革又迈出了一大步。在自贸区的运行中,法制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国律师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关注、关心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这次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亮点和难点。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理出发,结合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模式,分析上海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解释法理。“负面清单”实际上是原则的例外,体现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理念。在分析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时,有必要参考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负面清单”谈判模式。“法无禁止即可为”法理思想如果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法治实践中得以贯彻,并通过“可推广、可复制”,定会促进我国进一步的法治改革。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自贸区从法律法规到具体制度及司法保护,都呈现出最强的制度改革创新的态势,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从知识产权的视角,让我们来梳理一下2014年上海自贸区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情况.  相似文献   

5.
3月19日,由上海社科院和浦东新区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出版《浦东新区蓝皮书: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今年蓝皮书的主题是“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与制度创新”。蓝皮书指出,伴随着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推进,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自贸试验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自贸区从法律法规到具体制度及司法保护,都呈现出最强的制度改革创新的态势,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从知识产权的视角,让我们来梳理一下2014年上海自贸区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情况。法治国家,依法而行。对于上海自贸区而言,作为一国在本国境内自主设立的,实施比国内其他区域更为优惠的经济贸易政策和更为便利的海关制度的区域,其与中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上海设立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序幕。国务院2013年9月27日公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为了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途径。是国家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8.
法治创新是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涉及投资、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其中最核心的是建设一个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按照中央要求,在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过程中,制度创新要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和可升级性。在制度创新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自贸区法治如何依法突破既有规则,根据“国家战略”定位进行法治建设,地方立法应有所作为,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体系,注重建立健全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蕾 《人民司法》2023,(1):96-101
<正>疫情背景下对进口冷链货物尤其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策略的具体体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下简称海运合同)项下集装箱超期使用在所难免。大连海事法院于2021年集中受理了一批涉自贸区申请海事强制令强制航运公司交付集装箱货物的案件,以及未申请海事强制令直接就疫情产生的费用进行诉讼的案件。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服务中心大局工作、履行法律监督责任、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形成“三个结合”工作理念,引领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在“三个结合”理念指引下,构建了以规范保障、专班推进、全程服务、多元协作为内容的工作机制,找到了一条契合自身实际的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路径。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背景下,开发区检察院应以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合规建设为重点领域,基于对以往实践的自我省察,进一步优化办案方式,持续为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察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扩大服务业开放是上海自贸区的一项重要开放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服务领域、航运服务领域、商贸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文化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力 《新法规月刊》2014,(3):97-10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在外商投资领域正在着手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准入前国民待遇,这一制度创新是我国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投资规则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不可避免会催生自贸区“专属投资争端”的产生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需求。针对外国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之间发生的“涉自贸区”争端,在构建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同时,还应考虑涉自贸区商事争端诉讼解决的“集中管辖”与法律适用上的大胆突破;在鼓励投资者通过商事仲裁解决争议的同时,应尝试突破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允许当事人授权下的友好仲裁;针对外国投资者与我国政府之间发生的“涉自贸区投资争端”,不宜将其提交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解决,而应通过构建适合自贸区特色的临时仲裁机制,并将用尽我国行政与司法救济作为提交仲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揭牌,在万众瞩目中扬帆起步,短短五个月内,上海自贸区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2014年1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在上海两会上通报称:"自去年9月底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运作顺畅,各项试点稳步推进,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着“先试先行”的任务,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大局,更关系到我国能否加入TPP、TTIP 或者PSA等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的谈判。文章从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障碍,并对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文芳 《法学》2014,(3):121-127
人员流动自由度可以反映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整体开放程度,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投资及贸易等领域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当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承诺的人员流动在市场准入或国民待遇方面的门槛要求较高,所保留的限制措施商业约束性较严。与此同时,在国内法及其实践中,又通过贸易壁垒手段限制了人员流动。与一些国际组织及自由贸易协约、自由港的人员流动做法相比,我国的人员流动自由度明显较弱。上海自贸试验区特别立法应当在遵循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原则及精简不必要的繁琐程序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区的人员流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高绍安  张羽 《中国审判》2014,(6):F0002-F0002
2014年5月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关于适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仲裁案件司法审查和执行的若干意见》。该《若干意见》是针对自贸区仲裁案件司法审查和执行的专项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贸易园区,在特殊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应运而生。围绕着"境内关外"、国际新规则、贴牌加工贸易中的商标侵权、过境货物的知识产权保护、自贸区中的平行进口行为规制、监管与执法等,探讨上海自贸区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概述为了顺应全球经贸发展,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自此,自贸区一直成为各方面研究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然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年实践,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其发展的法治路径日益清晰,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法治的瓶颈问题亦日益凸显.从行政推动转向立法推动、增设自贸试验区法制委员会、依法提高开放程度及其可预期性、尝试抽象性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加大对国际条约和惯例的司法适用、增加对失信企业惩处的法律供给、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等,则是自贸试验区法治深化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法治引领改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贸试验区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在亮相之后即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是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亮点,但存在限制范围过大、服务业开放不足、与国际社会标准接轨不够等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严锡忠 《法学》2014,(3):112-120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敢于"先行先试",提早进行全行业"营改增"布局,实现服务及货物内含服务价格与现行增值税退税政策的接轨。如此,不仅可以促进上海自贸试验区税收政策的国际化,而且可以推进国内"营改增"之进程。对于区外企业"区内经营"的退税问题,可采"区内标准优先"原则,辅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增值税纳税人备案制度解决;对于区内企业"区外经营"的抵扣问题,可采"境内标准优先"原则,辅以选择性的征收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