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政策瞭望》2023,(6):53-55
<正>文成县是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下派最多的山区县之一,2003年全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省市县相继派出科技特派员387人次到文成县指导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科技特派员入驻文成县以后,坚持扎根农村、情系农民、服务农业,让新品种在一线中试,让先进技术在一线推广,让科技成果在一线转化,以科技项目为主抓手,帮助农民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有力地推动了文成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9,(8):I0004-I0004
日前,浙江林学院再次选派李胜等14名专家教授,前往全省各地乡镇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用自己的科技成果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此之前,浙江林学院已经连续选派6批教师,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服务,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播种在浙江大地上。学校多次被评选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事实上。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新农村,只是浙江林学院利用科研成果,服务新农村工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23,(6):51-53
丽水市作为浙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首批试点,2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推动、专家发挥作用、群众脱贫致富”的山区创新发展路径,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乡镇街道全覆盖,形成了“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派驻,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23,(6):39-41
2003年,金华市在全省首批试点科技特派员工作并全面推开,20年来成功打造了一支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科技特派员“铁军”,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团队)1300余人,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基地)166个,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个,点对点指导近1500个村,组成帮扶对子1300余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3000项.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23,(6):45-47
<正>舟山市围绕“蓝色经济”发展,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海岛共富,全市累计下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实施特派员项目50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余项,引进新品种450余个,推动全市“一条鱼”产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23,(6):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要求,杭州市自2005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立足项目化管理,强化组团式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采用“政府主导、科技牵头、部门联动、特派员服务”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杭州模式”,为乡村振兴聚合多元动力。如今,  相似文献   

7.
《政策瞭望》2023,(6):33-35
嘉兴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的殷殷嘱托,发挥南湖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先行先试院地合作、农科高地、驿站服务、科技赋能等特色创新工作,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形成了“个人+团队”“农业+工业”科技服务体系,打造了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的“嘉兴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国辉 《今日浙江》2013,(13):24-25
2003年3月,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省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继而在2005年全面推开并不断深化完善。10年来,省财政共投入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1.41亿元,省市县三级共派遣个人科技特派员10443人次、法人科技特派员25家、团队科技特派员354个,牵头实施科技项目9515项,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指导福建省南平市创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并向全国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创立20多年来,习近平同志始终指引着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创新发展。文章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总结了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经验。文章提出新发展阶段科技特派员要担负新的使命,通过兴业赋能、扶智赋能、文化赋能、生态赋能、善治赋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势头强劲 党如何管好人才、利用好人才?组织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融入中心?今年2月初,四川省彭山县委、政府提出实施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工程,县委组织部以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为任务,主动提出抓科技特派员驻村试点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与加快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四川省雅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科技人才团队为抓手,创新人才工作载体,依托科技副职团队、农业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团队,吸引凝聚高层次人才,盘活用好本土人才,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陕政办发[2017]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2号)精神,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实施科技扶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服务机制更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23,(6):48-50
自2005年台州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始终把科技特派员工作摆在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注重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与示范作用,在人员选派、资金保障、政策激励、评比表彰等各个环节上出实招、抓落实,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底,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实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12项.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23,(6):26-29
<正>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来,温州市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能,科技特派员瞄准“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的定位,全面实现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聚智聚力打造科技特派员制度市域样板。  相似文献   

15.
宁党发[2008]57号2008年9月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就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环境条件,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运行机制,加强科技特派员创业队伍建设,扩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23,(6):56-58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浦江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农村的新生力量,为浦江县“三农”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农村百姓生产能力的提升。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兴农富农工作中向精向深发展,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传帮带”教学,融入基层,提升专业技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正宁政办规发[2020]1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资源向基层流动,开创新时代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新局面,制定本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我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宁夏而奋斗。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重大科技创新团队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特派员以及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区各条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实现科技兴农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而且需要设定科学的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推广的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信息非对称下的博弈论模型,探讨了农村私人科技服务市场消失的原因,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下股份合作、外部监督机制设计如何推动科技服务的效率提高,并分析了二者的交叉作用。文章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民的农技培训、外部监督职能向农业协会组织转移、构建政府支持下的私人科技服务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曹贤忠  马聪 《小康》2023,(13):45-47
<正>如何在新征程中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南平首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多年来,始终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