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政策瞭望》2023,(6):11-14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浙江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号召和要求,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把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立足浙江、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构建高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的“浙大方案”。  相似文献   

2.
《政策瞭望》2023,(6):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要求,杭州市自2005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立足项目化管理,强化组团式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采用“政府主导、科技牵头、部门联动、特派员服务”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杭州模式”,为乡村振兴聚合多元动力。如今,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23,(6):33-35
嘉兴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的殷殷嘱托,发挥南湖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先行先试院地合作、农科高地、驿站服务、科技赋能等特色创新工作,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形成了“个人+团队”“农业+工业”科技服务体系,打造了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的“嘉兴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璇 《长江论坛》2022,(3):12-18
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当前应对国际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态势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蕴含了肩负时代使命、建立“新型举国体制”、培育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创新要素市场化”配套制度体系以及打造高质量原始创新策源地等重要时代要义。这些新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源头创新视阈,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未来科技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指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尽快破解“卡脖子”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发展道路等方面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围绕加强科技创新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习近平还为我们指明了通过“人”“财”“物”“力”等方面共同发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从中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探求破解难题的办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持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6.
十二届市政协科技委员会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中心在北京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市政协常委会部署,坚持“探索创新、把握主题、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工作方针,明确职责定位、密切联络沟通、广辟履职平台,组织委员开展丰富的履职活动,为深化首都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政策环境,加快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相似文献   

7.
《浙江人事》2009,(1):37-37
培养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关系着一个科研单位的发展和未来。为确保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按照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2006年开始,实施了“人才奔腾计划”。近三年时间里,己选拔86名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培养,对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修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23,(6):51-53
丽水市作为浙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首批试点,2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推动、专家发挥作用、群众脱贫致富”的山区创新发展路径,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特派员乡镇街道全覆盖,形成了“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派驻,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发棣 《群众》2023,(6):6-7
<正>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聚焦优质、高效、精细目标,以“五化”建设练内功,以办实事强素质,以改革创新增动力,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深入推进管理和服务“双提升”“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后勤服务的有力支撑与科学保障。农业农村部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立冬 《群众》2022,(15):24-2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一书,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23,(6):56-58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浦江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农村的新生力量,为浦江县“三农”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农村百姓生产能力的提升。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兴农富农工作中向精向深发展,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传帮带”教学,融入基层,提升专业技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王雯 《今日浙江》2021,(3):68-69
从黑臭浊水到清流潺潺,从雾霾笼罩到蓝天常驻,从“垃圾围城”到变废为宝……在浙江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绿色科技这柄“利器”的身影。近年来,对标“建设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重要窗口”的新要求,浙江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装上了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回信,信中充分肯定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工作成效,并着眼未来提出殷切期望。这封回信饱含深情、内涵丰富、令人振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深切关爱,高度评价了浙江20年来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字里行间传递着对浙江大地和浙江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着对浙江发展、浙江工作的关心、重视与厚望。  相似文献   

15.
沈雷 《群众》2022,(20):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南通作为江苏重要的鱼米之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论“三农”工作》这一重要著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23,(6):4-10
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项创举,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考量。20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创新深化推动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累计投入财政经费15.3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98亿元.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23,(6):62-65
衢州市柯城区紧盯乡村发展人才短板,强化科学创新与农业农村的有效衔接,坚持“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均衡”,紧握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有力抓手,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让农业科学技术在田间地头上真正实现“逐梦乡村添活力,聚力共绘振兴图”。一、稳中求变,全力探索派驻工作新模式为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强农”精准滴灌效应,在坚持既有的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国务院领导同志均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从深层次解决“三农”问题的崇高境界与宽广视野,为我们做好农业科研工作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发出了最大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9.
沈文祖 《群众》2020,(2):19-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农创园”)坐落于国家级江北新区核心区,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必须坚持立足江苏、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基因,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强引擎创新是南京前行的不竭动力与一以贯之的城市气质。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聚焦创新名城建设,新年伊始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已成工作惯例。作为江苏省会、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农业虽然占GDP比重不高,但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视为基础性、战略性、功能性产业摆在重要工作位置。  相似文献   

20.
<正>2024年,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市场监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牢牢把握“四个角色”定位,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保障高水平安全为首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