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必定具有其严密的逻辑构建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八个坚持"和"十四个基本方略"则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顺利衔接的逻辑中介,是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缩于"八个明确","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练于"十四个坚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终点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块理论“整钢”,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具而言之,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回答课题的整体性。三大时代课题是一个逻辑上环环相扣、内容上彼此呼应的有机整体。其次,主要内容的整体性。“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构成三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再次,世界观方法论上的整体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最后,重大意义上的整体性。这一思想具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这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整体性上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防止对这一思想的片面化、碎片化理解。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8个明确"的基本思想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面"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总结“十六个成就”“三个历史性胜利”和“四个里程碑意义”,多维阐释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二是把“十三个方面成就”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一起纳入思想范畴,提出贯穿其中的“六个坚持”,科学概括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三是概括提出“两个行”等重大论断,进一步阐发“两个结合”的内涵,深刻揭示这一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和根本途径;四是精辟阐述“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等重大问题,深入回答这一思想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6.
"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也蕴含和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在实践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把推进祖国统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中国反对分裂主义、推进祖国统一描绘了战略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五个自觉""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的理论来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下,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确立了国家、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三大反分裂面向:在国家面向上,明确了国家统一不容挑衅的基本原则,设定了制度和国家性建设两条基本路径;在人民面向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树立了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共产党面向上,在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清晰划出了红线,展现了战略自信.  相似文献   

8.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概括和精辟阐述,也是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逻辑关系以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丰富和发展。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我们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国《宪法》中的国家指导思想规范,符合中国宪法惯例,具备最高宪法效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宪法学发展的最新贡献,集中体现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宪治国,全面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法治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系"三个方面。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宪法自信。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还是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们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引领发展大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要准确理解、正确认识“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深刻领悟做到“六个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征程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造。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亟需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应对。于是,在秉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依据“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理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运而生,并以“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目标)、坚持自信自立(内生动力)、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属性)、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之源)、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意识)、坚持胸怀天下(世界关怀)集中展现其丰富而又厚重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不直接等同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这一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六个必须坚持”的逻辑主语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而其彰显的是新时代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六个必须”内部之间蕴含了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其中,“人民至上”是理论创新的价值逻辑起点,“自信自立”与“胸怀天下”分别凸显了理论创新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守正创新”反映了理论创新的谱系定位问题,“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深刻折射出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立论基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概括,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工作重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整体逻辑,即:必须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必须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主线;必须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灵魂;必须明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主旨。作为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凝练,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在新时代“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机制下形成的。在“两个结合”的理论视域下,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厚道理、学理、哲理,并以之为思想指导,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强调了我国宗教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战略性,并就新形势下宗教"怎么看""怎么办"等理论与现实问题,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宗教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发端于总书记多年的基层体察与研究,是长期的基层宗教工作实践积累的结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宗教思想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并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包括宗教文化观、宗教治理观、宗教工作方略、宗教思想新理念四部分。其理论具有"见人见神""有导有化""思辩思新"的品格,为当今世界提供了坚持明确的宗教工作方向、保持坚定的宗教工作定力;树立辩证的宗教工作思维,运用科学的宗教工作方法;构建全局的宗教工作视野,打造系统的宗教工作格局等参鉴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以后,全党和全国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全领域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政治意义、重要内容坐标和深远历史贡献;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凝聚意识,同时还要注重方法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热土,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广东息息相关,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旗帜方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品质。首先秉承了科学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使用了科学方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次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人民需求;最后经受了实践的洗礼,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