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21,(6)
正长三角城市群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经济有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它肩负着创新引领和率先实现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新机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任。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迈进?找准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发力点是关键。城市群协同治理是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国家"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嘉兴市依照国家和浙江省关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民政工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坚持以民为本、锐意担当,谱写了新时代红船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其业务贯穿于人的全生命周期,从儿童福利到婚姻登记、从社会救助到社区治理、从养老助老到殡葬服务,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提升区域治理能力不仅是丰富和改革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完善改革开放空间格局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城市群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都市圈+城市群"的格局不断重塑与优化,区域治理实践不断深入,但是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跨区域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周恒新 《群众》2023,(16):6-7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江苏基层治理新实践,坚决扛起“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使命,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要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建强基层组织功能为基础,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牵引,以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深度参与为抓手,以夯实基层智慧平台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实现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7)
正正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安徽省,将在2020年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参与编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规划。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新时代。去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认安徽全域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全域"入长"的安徽省,  相似文献   

6.
张玉荣  郑佩瑜 《小康》2024,(2):22-23
<正>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在县域社会治理方面,全国涌现不少地方样本。有的从体制机制着眼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有的推动基层自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有的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助力社会治理……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基础,更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8):4-4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这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给出了行动指南、划出了重点任务、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表现在"头重脚轻",具体表现在城乡社区区划格局及组织倒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再造,即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重建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新时代家庭伦理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应急管理的韧性愈发成为不可忽视的方向和路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区应对风险的治理模式与手段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与社会稳定的重大议题。韧性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复合风险的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围绕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社区应急管理中韧性治理策略选择的有效性研究,揭示了传统风险治理的刚性规制的惯性和信任机制的式微,利益固化的藩篱使社区风险应对“各自为战”“顾此失彼”等体制层面“治理碎片化”的挑战。探寻如何有效应对社区复杂多变的各类复合型风险,提出了高质量推进发展与安全同构的基层治理现代化,应保持应急与常态秩序协调转换与内核稳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风险治理共同体,为新时代提升社区抗逆力、应对系统性、复合型风险能力,推进社区韧性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场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县域既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和考验,也会由此产生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和探索。近年来,鲁山县围绕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问题导向”为路径,以“党建”为抓手,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破解难题,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深入总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举措,2024年1月21日—24日,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围绕鲁山县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开展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2.
万闻华 《群众》2020,(5):13-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作为连云港中心城区,海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海州区坚实的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海州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后发先至”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狠抓县域经济治理、城乡统筹治理、社会综合治理、镇街村社治理,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以赴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带来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和优势重塑。江苏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地处长江经济带重要位置,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也是落实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新形势下,江苏进一步提高站位,承担新的使命,奋力当好新时代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2018年12月召开的江苏省委  相似文献   

14.
<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苏州在新时代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已经进入密集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作出了专题部署,明确了"六个一体化"的重点任务。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  相似文献   

15.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社会活力、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县级政府作为简政放权的重要节点,充分利用简政放权的制度改革红利,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一、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是基础当前,我区县域经济面临的一大障碍就是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权限太小,  相似文献   

16.
陈雯 《群众》2018,(12)
正2018年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年份。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凝心聚力,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随后,韩正副总理对长三角一体化调研报告进行批示,要求三省一市拿出更具体的举措。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战略谋划。近年来,王牌智库瞄准这一课题不断发力,在实践参与县域经济治理、集纳大量调研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套县域经济发展系统解决方案。高质量党建是思想统领。要把抓好高质量党建和抓好高质量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政治账要先算好。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1,(6)
正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开展基层审批、服务、执法"三整合"改革,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获批全省首家试点,盱眙、金湖被列为全省综合执法改革试点,逐步构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的"1+4"基层治理模式,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关注县域的高质量发展与治理现代化、加快实现县域实力整体提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从而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县域力量已经成为当前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厘清县域治理现代化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以沈阳市县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作为切入点,探讨实现我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卫 《群众》2023,(16):18-19
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聚焦城乡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近年来,江苏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系统谋划,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