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未来100年全球还将升温1.4℃~5.8℃,全球和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年更快气象专家指出,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 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幅度已经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索契位于俄罗斯的黑海沿岸,由于大高加索山脉阻断了来自北方和东北方的冷空气,使这里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索契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夏季不超过30℃,冬天在8℃左右。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北端惟一一块属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棕榈、木兰、山茶花、竹子等各种热带植物随处可见。在索契,6—8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月份。不过,这里5月就可以下海,11月后天气才逐渐凉下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急管理》2011,(4):F0003-F0003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从繁衍生息到衣食住行,从四季更迭到人类健康,气候无时不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注气候就是关注我们自身。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  相似文献   

4.
朱相远 《学理论》2008,(1):27-31
曾被误为“狼来了”的气候变暖,如今狼真来了。结束不久的G8+5峰会竟撇开政治、经济大局,反将此立为会议主题;2007年9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中心议题也是气候变暖,可见问题之严重。人惹天怒,人类的贪婪,终遭自然的报复。我们唯有反思:是继续“与天斗”,还是转为“与天和”。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存与社会生存20世纪50年代以来,巨大的社会进步与深刻的生存危机结伴而行。当代,危及人类生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大体上属于自然因素的问题,如匾乏的资源,失衡的生态,污浊的环境,频发的灾变等;也有大体上属于社会因素的问题,如人口膨胀,贫富不均,疾病蔓延,暴行猖极,以及种族、社区、国家、集团之间的杀戮和战乱,等等。所谓环境恶化,不仅是指被污染的水质、充满烟尘的空气、高分贝的噪声,就人类生存的条件而言,除了如水源、气候、土地等自然生存条件外,还有社会生存条件,如食物、住房、交通、通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沈阳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区北部、浑河故道北岸的黄土台地。它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处聚落遗址,遗址面积达17.8万平方米,中心区域为2.25万平方米。自1973年遗址被发现,经考古发掘与调查,证明在此地区存在着三种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最早的新乐下层文化距今7000余年。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有人类活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为自身而创造的一个生存空间和人文环境,是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走向自由王国的桥梁。城市一旦形成,就以它巨大的经济功能和文明意识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城市化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技、信息等多方面所达到的进步状况...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向自然索取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日益先进,但与此同时给自然造成的环境破坏也与日俱增,严重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协调机能。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遭受毁灭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命线不久也将脱落。面对此种境况,我们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当把自然仅仅置于一个被奴役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使自然与人类和睦相处,协调发展,这样人类社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先后出现的文明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约而同创造了极为相似的生存技术。依靠它们,人类得以生息,文明得以传承。很可能当时的人们在潜意识中认同了自然界的许多规律,信赖自己关于自然的经验,通过语言使其成为思想传播,通过劳作使之化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西部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业,也将是世界开发史上的一个壮举。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生态环境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应的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及深化,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从80年代开始的。当人们普遍地认识到了发展的迫切性,人们才越…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现状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难以承受的干扰和冲击,人口、资源、环境及其发展关系,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3.
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环保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理论导刊》2001,(7):35-36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西部的环境免遭进一步的破坏。和其他措施相比较,环保税收有独到之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   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使资源枯竭、威胁人类的生存,也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失去基础。千百年来,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日趋脆弱:西北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14.
刘长江 《侨园》2023,(3):55-57
<正>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人为灾难。因为九一八事变,当年的沈阳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沈阳也因此被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镌刻在永久的历史记忆中。沈阳的抗战历史文化起点早、时间跨度长、影响巨大、内涵丰富,同时沈阳又是日军侵华期间最大的物资供应地和中转站。这些特点,是国内外同类城市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态审美观是随着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在史前时代,人类被动地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朦胧的;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有限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朴素的;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无以复加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呈现出无视生态的绝对理念倾向;在现代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符合生态整体发展的要求,具有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行为产生了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也必须用人类的行为去克服和纠正.有人说:人类在改造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或者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毁灭文明,等等.这些都不无道理,它们正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人们改造自然、创造文明、创造先进技术的行为还不成熟.人类正是经历了一次次失败,饱尝了人类自己种下的苦果后,才愈来愈变得聪明的.一、发展经济必须要有环境价值观价值观念对人的动机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孙大光 《侨园》2020,(2):42-45
进入冬季,沈阳下过几场小雪,气温达到了-10℃左右,走在路上,人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2019年12月17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举办了一场轰动沈城并在海外引起反响的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印记·中国革命历史版画展》"。近三百位辽沈地区各界代表、青年学生、老红军、老战士、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及在辽宁参加"寻根之旅"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冒着严寒赶来参加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52)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一个科技生产力从入手的延伸发展为人脑的延伸的世纪,仿佛一夜之间,物质文明的象征已从烟囱林立、汽车如流、机器轰鸣转换到了互联网络、高智能计算机、航天飞机和火星探测器。可以预见,下个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更加令人眩目,科学家的预测无疑舍给我们的梦想添上科学的羽翼。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问题已日益引起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关注。最新资料表明,1861-1997年的137年间,全球地表年均温度上升约为0.6℃全球气…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社会化杨忠泰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一项重要的活动,是人类发现自然以及人工自然的本质、规律的过程,具有求真的本性;而且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活动的结果,又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这种知识形态,能够向生产力诸要素渗透、转化...  相似文献   

20.
沈北新区是沈阳发展的缩影,更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整体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原新城子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规划面积1 098平方公里.同年10月,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12月,经国家发改委同意,沈北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在当时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