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型府际合作模式有利于解决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群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诸如衔接不力、各自为政、合作乏力等问题,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府际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行政区划的复杂使协同治理面临盲目竞争的挑战,区域合作层级较低使区域协同治理面临挑战,政治、行政架构与法治体系的差异带来了诸多挑战等。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型府际关系的构建,需从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相关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和协调机制,发挥地区特色,构建理想愿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提供了新指引,为激发粤港澳文化旅游加快市场互联互通赋予了新动能。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合作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市场运行效率,发挥粤港澳的比较优势,加快畅通区域内部经济循环。共同市场作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是提升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和市场联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合作发展中的府际协调可以概括为"权威性多层治理"(AMLG)模式,中央权威在区域府际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以及多层协调互动作用逐渐凸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决策过程中,府际协商机制运行的逻辑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协调互动达成共识,多层渐进协调形成合作。区域合作发展中府际协调机制的优化,需要凸显顶层设计力度,发挥中央政府的权威引导性;降低区域合作交易成本,提升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推动区制法发展,提升府际协调机制的法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步建成了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沟通省内外及港澳,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及通信网络。通过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大湾区发展是必然要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的江门应基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导向,在内部网络联系与外部网络连动上主动深度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家高速铁路网区域枢纽建设,推动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强化与大湾区区域机场高效便捷联系,加强面向大湾区东岸及外围西部对接与联系,构筑市域快速路网形成同城共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三地法律差异大、制度藩篱多、规则各行其是、要素流动成本高,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大堵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强化“一国”,善用“两制”,处理好“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法治合作和规则衔接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同时,为更好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和规则衔接,还需要更多切实可行的路径。首先,需要认识到粤港澳三地法治制度的差异不是合作和融合的根本性障碍;其次,培养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意愿、动力,强化合作的责任感,形成合作发展的共识,寻求共同的利益点,是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和规则衔接的关键;再次,可采用趋同的模式,转换、嫁接的模式以及叠加、再造的模式促进大湾区的法治合作和规则衔接;最后,实现法治合作和规则衔接需要创新思维。总之,只要秉承合作互利的理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全可以解决好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冲突的问题,实现大湾区规则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求区域职业教育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文章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当前体育产业人才需求的分析,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应精准对接区域体育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提出探索多学制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构建适用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落实教学改革、建立高水平专业建设与评价机制等建设思路,强调加大“政、校、行、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形态、新亮点。粤港澳大湾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应加强深度合作,并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合作交流,通过构建完善的政府合作机制作为增长极和城市群合作能力的提升,夯实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8.
<正>粤港澳大湾区是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空间构筑,亦是推动我国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如何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前沿议题。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湾区实践样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制度多样性强、空间聚合度高、社会结构分化明显,这些特征同样也表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和空间新磁场,难以像其他省级行政区之间一样实现公共服务的资源调动和弹性配置,面临着公共服务超强治理负荷的重大考验。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协同一体化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因其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新使命,正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优化创新生态,积聚创新资源,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  相似文献   

10.
金融产业空间格局是反映资本流动和集聚效应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功能性城市区域为空间管治单元的研究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进而分析金融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城市区域已形成以广州天河和深圳福田为主核心,广州越秀和深圳罗湖为次核心的金融产业空间格局。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东莞松山湖等地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将形成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支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竞合模式差异和区域管治模式差异形成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在我国逐步放开外资负面清单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将逐步与国际相衔接,形成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珠三角制造业面临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严重、要素流动性较差、区域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港澳服务业面临外溢效应越来越弱、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制造业与港澳服务业合作发展需要构建粤港澳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多元化发展和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合作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内视点     
正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合力推进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月1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珠海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表示,珠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广西要落实好"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积极主动向东开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力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推动大健康与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擦亮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全力“东融”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赋予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东融”是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招商引资,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区域冲突治理主要有主体调整和利益调整两种方案,主体调整方案认为应当通过重构行政区划、设立跨区域协调组织、加强府际治理来消解区域冲突;利益调整方案认为治理区域冲突的重点是消除地方政府的利益意识。透过政治经济学"主、客观条件与因素"理论可以发现,产生区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在横向联系中对权力的不规范运作。因此,有必要以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和权力规范为核心,围绕横向府际关系,加快区域法制建设,构建区域冲突的法制化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一条西江通两广,自古桂粤一家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西牢牢抓住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联接西南中南、联接东盟,毗邻粤港澳大市场、西南中南大市场、东盟大市场——拥有“三沿三联三市场”之利的广西,正全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2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和交流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辽宁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17)
<正>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东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一轮总规划的核心策略。东莞在区位、产业配套以及与港澳的合作机制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力争成为湾区的核心城市。2016年,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为9.35万亿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数据相比世界其他如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关系中交易成本和竞争互补关系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与世界成熟湾区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竞争互补关系现状的分析,得到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关系仍存在竞争性大于互补性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平台经济发达的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建立共生平台的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特别区域,“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使其在“打造更加趋同的诉讼程序”层面参考澳门地区有关法律制度指导涉澳民事案件审理符合区域内法治建设之要求。澳门地区《民事诉讼法典》中的“合作原则”“善意原则”“相互间行为恰当之义务”等基本原则都含有对当事人自我责任的强调,体现出当事各方和法院应通过“合作”而非“竞技”之方式共同促进纠纷解决的民事诉讼理念,其中所蕴含的诉讼精神和法律思维能够为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涉澳民事案件的审理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亦能为琴澳一体化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1)
正近年来,广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有序推进省级高新区布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