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现行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科学发展。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结合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践,我们建议建立“一委、两段、两部门”(简称“122”)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有效解决多部门、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亮点一:明确责任,全程监管不留真空“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长期以来,职责不清和权责不明是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立法过程中,许多人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交一个部门统一监管,以解决食品监管“九龙治水、各管一头”问题。这种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的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海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经查属实,最高可奖励50万元,为鼓励企业内部人员举报,《办法》里还特别规定,在奖励的基础上再追加50%,奖励幅度居全国前列。同时公布的还有24小时的举报电话。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涉及到了老百姓餐桌上的方方面面,甚至一些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大厂家”也在此问题上纷纷落马。食品安全在短短几年成为了社会上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民以食为天”变成今天的“谈吃色变”。  相似文献   

4.
从“苏丹红”事件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算起,过去几年来,食品安全始终处于公众视野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立法也充满了期盼。国家食品安全法历经四审才获通过,上海地方立法也是“千呼万唤”、酝酿多年。历经一年半的调研起草与反复修改,2011年1月5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草案)》进入市人大常委会一审程序。“求新与克难兼备”成为《规定(草案)》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华洪兴 《群众》2012,(1):32-3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涉及行业形象,向来为大众所关注。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面对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不知道该吃什么。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食品安全,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3月份。省人大常委会分两组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专题调研。5月,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秘书长冯声康作的《关于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8,(18):1-1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工作,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省委书记苏荣就食品安全问题作出了“严打制假售假.确保公众安全”的重要指示;省长吴新雄去年9月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调研,提出了“对人民健康负责、做人民忠实卫士”的要求;今年,省政府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60项民生工程之一,大力推进,全面落实。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  相似文献   

8.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8,(10):M0002-M0002
吴邦国8月29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食品安全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增收是农民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元旦谜趣     
2005年,在“吃”这件事上,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被食品安全所吸引了。苏丹红、孔雀石绿、禽流感……这些食品安全问题让吃得平安成为人们最大的希望。其实,健康饮食包含更丰富的内容,许多食物的营养还有待于被发现。在2006年,老百姓日常最关心的“吃”会呈现出什样的新趋势,如何才能吃得更好、更健康,专家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加强食品安全 迎接世博会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进论坛》2009,(4):40-41
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我们身边还有安全食品吗?很多消费者甚至发出“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无奈之语。这些事实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忧虑,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在下降。而2010年,上海将迎来世博会,它的举办将极大地推进城市发展进程,通过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增加同世界的接触,  相似文献   

11.
杨莉 《中国人大》2011,(10):39-40
我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近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率领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到上海参加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总的感觉是维护食品安全是一个大事业,它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概念:在经过“三无”之后,我们认为大企业是可靠的。后来发现大企业也不可靠,甚至一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陈岱 《人民政坛》2007,(2):22-23
简少玉: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目前群众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虽然近年来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很突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应科学预测食品安全形势,评估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要完善检验检测系统,整合质检、卫生、食品药品、经贸、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资源(包括技术力量和检验检测设备),建立统一的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加大惩罚性赔偿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2,(9):11-11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建设幸福湖北的重要方面.而“三小”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又是食品安全工作重中之难。民进湖北省委会深入武汉、鄂州等地就“三小”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凋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食品卫:生安全中,虽然对“=三小”行业的监管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出现“盲区”,主要表现在配:套法规尚未出台、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便捷性有效检测设备。二是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执法监管”与“专业检测”相分离。三是食品安全整治和专项行动不够深人。因此,我省要勇于先行先试,:善于探索性地寻找解决“三小”监管难题的途径,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制度。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政》2011,(6):54-56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由台湾塑化剂食品掀起的风波,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在世人面前。记者根据举报,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调查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产业链”中。发现使用废塑料生产餐盒,有些企业还涉嫌使用荧光增白剂的事实,触目惊心。本刊选取关于“封堵塑化剂食品”与“黑餐盒”两篇报道.作为消费警示,借以呼唤法制社会中食品安全领域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15.
刘彦华 《小康》2023,(4):46-48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调查显示,面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情况,29.1%的受访者不满意,45.2%的受访者评价“一般”,最让国人不放心的是蔬菜、速冻食品和熟肉制品,最让国人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民以食为天。“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事情。2022年12月—2023年1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宏观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23中国现代饮食发展指数”为71.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0.8分。  相似文献   

16.
范和香 《北京观察》2007,(5):F0002-F0002,1
“民以食为天”,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有80%左右的食品供应来自外地。特别是近年来,“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苏丹红”等事件一再冲击北京市食品安全防线,食品安全成为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市民迫切要求重视食品安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年年初的北京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直接涉及食品安全的提案多达21件。全会结束后,王岐山市长多次要求,市政协应更多地关注首都食品安全问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对“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最近,问题食品频频曝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卫生部门围追堵截,三令五申,但违法企业似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保障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俨然成了当务之急。消除法律真空、完善法制环境,这些外力确实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食品安全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是否循规蹈矩,依然牵动着食品安全的命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每一届政府都在如何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成了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病。2014年3月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第67期暨“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应邀与会,探讨“食品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29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成员提出: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民生等级”,建议国家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并鼓励媒体继续深挖揭露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