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或商品,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这些经过历史洗涤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与意义胜过任何一种财产。在现代文明和工业全球化背景的强力冲击下,在遗产“申报热”甚于“保护热”的现实功利下,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的四川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繁盛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环境恶化,生存能力日益弱化甚至消失。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设计科学、适度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既可以避免过度产业化的庸俗化和商业化问题,又可以激发文化资源的生存活力,满足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在传承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保护中激活遗产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存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为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种;后者可分为宗教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08,(4):41-41
1972年,为保护世界各地引以自豪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让当代及子孙后代郜能共享这些宝贵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条约”:根据此条约注册的自然或文化遗产称之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然遗产指具有重要的保护、美学及研究价值的自然面貌和生物柄息地,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浙江定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通常显示着这个城市既往文化创造的极致.定海古城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处理好定海城市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名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传芹 《世纪桥》2007,(3):97-97
繁荣和发展文物事业,保护和利用珍贵的文物资源,是城市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现文明城市风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与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保护文物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利益。也关系到广大公众的个人利益。破坏文物及其环境就是侵犯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众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祖先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人对遗产资源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应该对遗产资源有新的开发,并充分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  相似文献   

8.
祖先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人对遗产资源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应该对遗产资源有新的开发,并充分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  相似文献   

9.
耿天勤 《发展论坛》2000,(11):47-4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的大事,也受到关心文化事业的人们的关注。加快我省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山东建成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它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特别是人文遗产,其民族性更为明显。它又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各国、各地区的人文遗产,都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不仅为本国、本民族所热爱,而且为他国、他民族所热爱。   齐鲁大地是中…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原有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主要是农业社会产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毁弃、流失和消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11.
并不是所有称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都值得保护。在濒危优先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尊严和社会影响,让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得到国家的重视;减少工业化复制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对非特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减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最根本的还是要唤起全民族的民族文化自觉,从情感上投入,才能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4,(1)
<正>文物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作为一种不可替代、不可再生以及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科学与艺术价值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极易发生破坏或损毁。如何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物遗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文物作为承载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创作力的展现,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文物的出土与展出向世人倾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因此,只有将文物完整地展现于世,才有可能将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流传下去。而旅游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与文物遗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以更加完美的展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鄂尔多斯市,无论是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古人类留下的遗产、文物中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在历史遗迹、红色遗产中了解我们如何走过曾经的风雨;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中,了解我们将去往何方。如果遗产、文物会说话,我们一定能从这些历史留下的瑰宝中,听到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处遗产都印满人类发展的足迹,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保护世界遗产 促进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6月28日至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在这一刻,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瞩目苏州,瞩目世界遗产保护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世界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人类自然和文化财富的新认识。它使我们的视野超越了“文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概念,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和自然资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大自然赋予的瑰丽神奇的景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  相似文献   

15.
正工业遗产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奉献和理想,蕴藏的人文精神是"活的灵魂"。唤醒工业遗产的灵魂,需要在保护中挖掘和利用它的价值。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贵州拥有大量富含历史、科技、艺术、文化、经济、社会价值的工业遗产,诸如"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等的保护办法,有助于保存这些文明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共同遗产权涉及自然和文化遗产、物种和基因遗产以及与月球等天体和海洋有关的人类共同遗产,是一种连带权利。目前,随着一系列有关人类共同遗产的国际条约的通过和实施,人类共同遗产权不仅获得了国际法的承认,而且通过国际条约监督机构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方不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职能履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思路、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优化组织结构、构筑专业人才保护体系、扩增遗产保护资金渠道、强化保护与开发宣传工作六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苑焕乔 《前线》2013,(3):72-73
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仅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就有国家级44项、市级216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及促进社区和谐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体场所开展包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既可以提升社区环境的文化品位,又对居民的心理健康和文化素养产生重要影响,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武中哲 《探索》2003,7(5):4-7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起者,他所代表的时代进行的现代化的实践和探索在新的历史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毛泽东时代提供的遗产中包含着物质遗产、制度遗产、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这些遗产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对于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毛泽东时代对于现代性的诸多规定正是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历史将在否定之否定中彰显出毛泽东时代为我们提供的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播与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传播绝不仅仅是文化和精神扩散过程,而是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化资源"是指"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是文化遗产;"转化"是指通过某种载体和形式向其他方面状况的转移.转化可分为直接转化、间接转化,前者包括建筑、歌舞、风情、仪式等,是指资源不改变原有形态的转化,这在"历史文化资源"中只占少数.呈现形态发生变化的转化为间接转化,还可分简单间接与大跨度间接转化、及其过渡形态等.还有些资源不能转化.文化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它不具有专属性;转化对创造性思维、广告推介、旅游业发展、科技复制技术等四者具有特别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