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蓝和小李相识3个月后结为夫妻,朋友们对他们的“冲动”行为感到担心:这太快了吧,还不够相互了解呢?而小蓝却说:我们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他,我就已经了解了他。记得有个经历丰富的朋友说过:一定要相信你的第一眼,当你第一眼就不喜欢那个人的时候,以后无论怎样努力纠正自己的看法都很难。在这个游戏爱情的时代,究竟有多少人在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2.
黄磊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讲师。自从演完徐志摩之后,再提到黄磊时,人们已经很难把昔日那个多情的文人与私下里活泼好动的他分开。这之后,他又接了几部戏,塑造了几个角色,这些角色也同样深入观众的心。他说他相信生命中是有奇迹的,他说他常常想飞,飞入他扮演的那些人物激情澎湃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走近马俊仁     
大连金州开发区东部距离海边还有2公里的地方,是马家军训练基地。去年年底,我们陪台湾记者驱车去那里采访马俊仁教练。联系采访是相当不容易的。直到我们已经到达大连的当天晚上,马俊仁才最后答应我们第二天10点钟去他的基地。他在电话里说:“我有半年多都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了,我都让记者弄怕了。因为这次是省台办和省体委介绍过来的,又是大老远来的台湾记者,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关系,你们就明天过来吧!”而在此前,马俊仁不是说他没时间,就是说不愿见记者,顶多说个再联系。而和马俊仁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打他的手机,可他多半是不…  相似文献   

4.
语录     
《创造》2012,(5):15-15
“和一个县委书记聊天,我问他如何看待‘前途’,他沉思一下说:我认识一位医生,当他打开癌症患者的肚子,如果看到癌细胞已经完全扩散,他就把肚子缝回去。其他什么也不做。我问:你觉得自己是癌症患者?他说:不,我是那个医生。想当个好官,但做不了什么了,”  相似文献   

5.
陈升在歌中唱到:“她知道男人那些甜蜜的话语,是一口诱人昏迷不醒的毒酒,只是为占有她那美丽而动人的身躯。” 在QQ上我把这段话发给琳琳,琳琳很快以不屑的语气回复我说:“你懂什么?他真的对我很好,但他也不能对不起他的妻子,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离开。” 我不禁愕然…… 19岁的琳琳是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小朋友,现在还在学校读书,是个表里如一的单纯的女孩子。按照我们的年龄落差,她叫我叔叔。不过第一次见面我这个叔叔就把她数落哭了,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下。本来在QQ上她已经告诉了我她和那个男人的故事,但是她亲口和我说的时候我还是很生气。琳琳认识他已经两年了,她也做了他两年的情人。那个男  相似文献   

6.
子罕是春秋时宋国的大官儿。有人得到一块璞玉,就献给于罕。子罕拒绝接受。那个献玉人说:“已经玉匠鉴定是块好王,才敢冒昧献上。”子罕回答说:“不贪财物的品质是我的珍宝,玉是你的珍宝;咱们各人有各人的珍宝。如果硬要我接受你的珍宝,不但你失去了珍宝──璞玉,我也失去了珍宝──不贪的品质。倒不如咱们各人珍存各人的珍宝好。”那个人赶忙跪下磕了个响头,说:“老百姓哪敢据有珍宝,不要命嘛!”子罕听了,体会到一个弱者得玉的苦衷、于是,他请工匠雕琢了这块噗玉,并帮那个人卖玉致富,使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子罕作为春秋奴隶…  相似文献   

7.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西安工作了两年的保安员,今年春节回老家时,希望给家里人带点东西。就在我们工作单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家电的小商店。店里写着“过年促销,大降价,不退不换”,我当时就问那个售货员,电饭锅有没有问题,他说没事,就是积压时间长了,所以才降价卖。于是,我就买了一个。可回到家后,用它来给家人做饭时,不知什么原因,饭就是煮不熟。后来,找到一个懂电器的人看了看,说是里面的零件是坏的,根本不能用。过年回来后,我又去那个小商店,希望能退货,可他们却以“已经提前告诉过你,货物出售后不退不换”为由,拒绝了我。我觉得他…  相似文献   

8.
苹果树     
晓忱 《青年探索》2005,(6):19-19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在树下快乐地嬉戏,有时还会爬到树上玩。小男孩渐渐对树有了感情,树也喜欢上了他。几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到那里玩了。一天,男孩经过树下,苹果树忧伤地对他说:“你是来和我一起玩的吗?”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在树下玩耍的小孩子了。现在我喜欢的是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真遗憾,”苹果树说,“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身上所有的苹果,然后把它们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买你喜欢的玩具了。”男孩听完后非常高兴。他摘下并卖掉了树上所有的苹果,得到了买玩具的钱。失…  相似文献   

9.
那个晚上的影片好像是南斯拉夫的《桥》,他正要走进电影院,一个青年拦住了他。那个青年看上去很焦急,说:“大哥,售票处已经买不到票了,您能把手中的票卖给我吗?”他一愣,有些为难。青年的脸色黯然,“要不是为了母亲,我也不会麻烦您……”“你母亲?”“是的,我们从乡下来,我想领  相似文献   

10.
在圣彼得堡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一星期。他会说我已经非常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个月,他会说我已经有些了解圣彼得堡了:如果住上一年。他就会说,我一点也不了解圣彼得堡。如此推理,像我等在圣彼得堡两脚生风暴走三天的家伙,就完全有资格当圣彼得堡的“全权代言人”了。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听老家人的说,强仔发了,而且回来的时候开的是辆宝马。就是那辆宝马车,让老家的人羡慕不已。刚开始的时候,我几乎摇着脑袋说不相信。没想到第二天,他的电话就打到了我的办公室。唏嘘寒暄之后我才发现,原先那个强仔早已长大成人。现在的他是一个有钱的老板。谈及他的成就,他说:"我在放电影,为农民工放的,我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话剧导演,任鸣无疑是出色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一连串的这个奖或者是那个称号,还在于他已经有了硕果累累的——《北京大爷》、《等待戈多》、《情痴》、《古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20余部作品。从1994年,在3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副院长、也是到目前为止人艺最年轻的副院长了。按他自己的话说,能分配到人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儿,话剧是他今生的挚爱。他说,排话剧入迷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他说,他愿做一个老式的导演,在话剧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说,只要永远在走就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就行。  相似文献   

13.
何为好管理     
正我的朋友老周在老家开了一家草药店。有一段时间,他总是到东营的一个药商那里进货。另外一个朋友却告诉老周,那个药商做生意不讲诚信,不要与他合作。老周听不进去。后来,老周果然打了钱却没有收到货。最后几经周折,还找我帮忙,才总算要回那笔钱。老周很高兴,要请我下馆子。我说,他最应该请的人不是我,而是另外那个朋友。我是帮老周解决了问题,那个朋友却早早就发现了问题,只是老周没有听他的劝而已。一个企业里,是不是好管理,不是看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杜绝了多少问题。(摘自《中外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以前,我的一个邻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时间在"文革"后期,县城的猪肉销售属于政府垄断行为,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吃猪肉,就要大清早起来去菜市场排队,去晚了就会空手而归。我的邻居是县医院的一个外科医生,这一天早早的就去排队了,在很远处就看中了一块肉,心里那个美得就别提了。轮到他的时候,刀把手说这一块不行,是留给别人的。邻居说我可是排着队的,你得按照规矩办事!刀把手说按照规矩,人家能给我的小孩子安排工作,你能吗?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一位姓李的同学曾经做过一个来中国留学的美国人的语伴。有一天,他给我讲了一个他们之间发生的趣事。当那个看起来很年轻的美国小伙子告诉李同学他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的时候,小李脱口而出:“我faint。”那个美国人当然清楚faint的字义是晕倒,然而,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小李为什么要晕倒,小李也同样苦恼于无法解释清楚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最后他只能说,这只是校园里流行的一个口头禅,表示难以相信。 这种中国大学校园里特有的词语,没有在这个环境里生活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康警审案     
队晚上行动搂草打兔子捎带着抓了俩嫖娼的。那个染了一头金发的女子倒是痛快,问啥说啥,只希望落个态度好,交几千块钱的罚款好快点走人。另一个主角也就是那个胖男人高低不承认自己有嫖娼行为,还吆喝认识谁谁,说限制他的自由回头他要上告,然后报了自己的一大串头衔。胖子的意思是说不放了他刑警队得吃不了兜着走。刑警队队长老都说小子你说大话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深更半夜和一个陌生女人在一起干什么。胖子说干什么不干什么那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先向你们刑警队请示。老都把一摞材料哗哗一抖说你的那位女“搭档”已经都交代了你…  相似文献   

17.
1970年的米饭     
我六岁的时候被人崇拜,起因是我的口粮与众不同——在我的那个班上,所有人都是吃生产队的粮食,惟独我是吃公粮的人。我所在的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地州大队上岭生产队生产玉米,这是我家乡祖祖辈辈的主食,而我的主食却是稻米。大米饭与玉米粥的滋味有什么不同,我的同学韦瑞全说得最好,他说,有米饭吃的那个晚上  相似文献   

18.
打架     
“为什么打架?”法官问。 “当时我很平静地在电话亭内跟我的女朋友聊天,”小李说,“这时那个家伙走过来了,他要打电话,我不让他打,他就把我从电话亭内赶了出来!” “这也怪不得你发脾气了。”法官想了想说。 “还不只这样呢!”小李补充说:“他把我的女朋友也赶了出来!”打架  相似文献   

19.
编辑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队友,前几天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说他有一辆旧自行车不用了,那时他知道我正好缺辆车,就当着一桌子人的面说把他辆26的自行车送给我了,我当时还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没过几天,我发现他把那辆自行车给了另一个队友,我就找他去理论,明明已经答应给我了,而且又有那么多的证人,凭什么又给了别人,他说那人更需要。我想不通,您说他能这么做吗,我要是硬要的话他还能给吗?等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志强李志强:你好!你所说的情况相当于《合同法》中所说的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  相似文献   

20.
在小河区人大代表中,有一位“高产代表”,三届会议共提出建议29条,件件关乎民生。最近,他又当选了小河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当有群众问及他当代表的感受时,他就会严肃的说:“我是你们选出的人大代表,责任大、担子重,你们需要我反映,能反映的,就要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