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巴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穆沙拉夫总统认为:巴中地缘毗邻,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上千年的密切交往。建交55年来.巴中全天候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20 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中越政治关系的发展及其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0年1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黄明鉴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表示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月18日,周恩来外长复照黄明鉴外长欢迎两国建交。从此,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后来,越南政府还曾把1月18日定为外交胜利纪念日。中越建交,在两国两千余年关系史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年是中越建交50周年,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同研究中越睦邻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越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中越建交50周年很好的纪念。中越建交…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我国与南非建交10年来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在推动非洲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以及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争取世界沿着更平等的方向发展等方面,加强磋商与合作,正在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将随着双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韩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与展望曹世功一、发展现况及动因中韩两国建交刚刚两年多,但双方经济合作关系便迅速发展到成熟阶段,与长期建交的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两国政府和国民对此都感到满意。(一)中韩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特征在短暂的时间里,中韩经贸合作在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增长过快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养活世界人口的15%,可它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不到2%(其比例虽然名列第七),它的收入仅为世界收入总额的1.5%,八十年代初它的人口约为6.85亿,超过美、苏两国人口的总和,然而,美、苏两国却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1.3%,为印度的10倍多,占世界收入总额的近40%,为印度的20多倍,它的人口几乎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相等,而它的面积只为这两洲的5.8%,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61—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1—1980年为7.5%。1983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标)达到1,597.87亿美元,其中印尼占36.3%,泰国占21.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占16.7%和16.1%,新加坡占9%。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3年新加坡最高,为6,658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956美元,泰国与菲律宾分别为815美元和660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0美元。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港,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炼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28日是中古建交40周年纪念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拉美所、社科文献出版社,以及中国拉美学会,古巴驻华使馆联合举行庆祝大会。外交部、中联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社科院有关部门的领导,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和拉美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庆祝大会由拉美所副所长江时学主持。李慎明副院长代表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同志向纪念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古巴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拉美国家,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李慎明副院长表示…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85,(2)
今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建立外交关系十周年纪念日。建交十年来,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巩固和加深,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中泰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且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和平和世界和平的事业。值此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将中泰建交以来两国政府间的友好往来,用大事记的形式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中美建交后,双边合作快速发展,对两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利益冲突的消长变化,是影响中美合作的主要因素.中美合作将在不断摩擦、冲突中继续推进,成为增强两国战略互信、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和主要推动因素及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亚洲4月1日今天是中国和印度建交35周年纪念日,赵紫阳总理于3月30日致电拉·甘地总理说:“中国和印度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情深谊长。印度是最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印建交在两国关系的史册上揭开了新的篇章。已故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为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高兴地看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们两国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中印友好既符合两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贸易经历了1992~2001年的快速启动阶段和2002~20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体现了两个长期隔绝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邻国在建交之后基于双方直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后一阶段体现了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为"世界加工厂"基于外部市场需求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人们对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传统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才是逆差产生的根源,看待逆差应摒弃重商主义贸易观,更为关注国民福利和公平贸易。中韩FTA将是推动中韩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虽面临策略选择、农产品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当今天下惟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都极其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同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也紧跟着在1月29日与以色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以色列把相继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交称为其与第三世界外交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以色列同中、印两国的关系正常化,都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且也都颇具戏剧性,以色列同中国的建交,是在以色列1950年1月首先承认了新中国的情况下,经过42年之后才完成的。而以色列同印度的建交,则是在印度于1950年9月首先承认了以色列之后,也过了42年以后才实现的。关于中国同以色列关系的曲折发展,国内已有学者著文…  相似文献   

16.
煤炭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印度第一能源,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的40%以上。在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暴涨后,作为印度工业“脊柱”的煤炭的重要性增加,因此印度政府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煤炭生产有较大的发展,1986年的产量占世界第七位.煤炭储量也不断增加,美、苏、中在世界煤炭总的可能储量中分别约占40%、31%和18%,印度占11%。据称,1986年底印度煤炭探明储量为5000亿吨,为过去的最高估计1487亿吨的近三倍。印度发展煤炭工业的政策措施有: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趋频繁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跨国栖居的成员互为两国最大的外来居住人口。随着两国民众之间交流接触的加深,两国的民间关系并非如料想的那样平稳顺畅,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本文以建交以来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视点,探讨两国跨国栖居人口之于民间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泰建交20周年,这是中泰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在庆祝中泰建交20周年之际,回顾中泰关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泰关系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巩固和加强中泰两国在各个领域合作的途径,对于推动中泰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向着更加深入和广阔的方向发展,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泰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世界绵羊总数及羊毛产量均有增长。绵羊总数1968/69年度为10亿多只,比1958/59年度增加10%;羊毛产量(污毛,下同)1968年为280万吨,比1958年增加13.6%。 世界绵羊数亚洲和大洋洲较多,亚洲绵羊占世界绵羊总数的25.1%,大洋洲占21.4%;羊毛产量以大洋洲为最高,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3%。世界及几个国家的绵羊数和羊毛生产情况,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朱振明 《东南亚》2005,(1):13-19
今年是中泰建交30周年。这30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30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巨大变化的30年,是中泰两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30年,也是中泰关系从建交初期的“礼貌往来”进入全面发展的30年。在中泰建交3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中泰关系的发展经验,有利于中泰两国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携手合作,促进中泰关系向着更加深入和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一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恢复了有着上千年交往史的中泰传统友谊,实现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共同愿望。其次,对当时泰国政局的稳定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