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领导人近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当代中国的世界理想和国际关系理念的高度理论概括.和谐与法治的理念是融会在一起的,实现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法治途径.法治的体现是法制的形成与有效运作.广义的法治包括政治与法治,国际法治在法律层面是国际法制建设,具体体现于当代国际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政治层面主要是国际政治中的"全球治理";在体制层面则体现于联合国改革,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的制度建设均落实在联合国改革上.因而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法治途径包括完善当代国际法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和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也是中国参与和谐世界建设,并力争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花永兰 《求实》2007,(4):69-72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特征的变迁,体现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主动精神。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互利合作的和谐世界不仅是我们党和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新原则,而且是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理论。和谐世界的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意义深远,实践意义重大,需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发展,同新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在外交政策上的必然反映。本文从建设和谐世界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和谐世界的科学内涵以及和谐世界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充分反映了他对和谐世界的热切期盼.邓小平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保障,各国多样性文明的共存、互补、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和谐国际关系是推动和谐世界发展强大动力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建设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既要处理好同世界体系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同这个体系内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支撑的国际环境,需要同其它国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和谐中国的构建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谐,有利于促进中国同其它国家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重大国际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这一重要理论对推进和平发展道路,对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彦霞 《世纪桥》2008,(12):39-39,49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重大国际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这一重要理论对推进和平发展道路,对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重大国际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这一重要理论对推进和平发展道路,对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建飞 《新视野》2004,2(6):74-76
国际秩序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联合国的建立。“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壮大,世界总体和平局面的维持,都与联合国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它是国内和谐社会战略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中国“和谐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构想,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构建具有紧密联系的三层内涵和谐世界是多样性文明和谐共存的世界,和谐世界是多样性文明对话沟通的世界,和谐世界是多样性文明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开始探讨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这个新世界秩序首先体现在“一个中心”的削弱或衰退,并在经济模式和文化价值体系上呈现多样性。在这个充满多样性的多中心的新世界秩序中,占主导性的发展趋势是兼容、融合和趋同,即各种价值观、模式、区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兼容,而不是消灭对方。相应地,中国社会科学需要走向世界,挣脱地方性知识的特殊性关切,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或增强理论的世界普遍性,从而与世界进行实质性的对话,进而影响世界进程和世界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商景龙 《实事求是》2007,195(2):25-27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它事关全球的发展和稳定。发展不是区域性问题,也不是少数国家或国家集团的问题,而是全球性、全人类的问题。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制主义倾向,是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贯立场。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维护各国安全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使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得到保障。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正确处理在文化交流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商景龙 《实事求是》2007,4(6):20-22
在国际政治领域,"失范"是一个相对国际秩序而言并能从国际秩序的属性中获得其意义的范畴.国际社会"失范"现象产生于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存在着一种超乎民族国家之上并相对摆脱民族国家主权限制的力量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挑战;二是存在着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对建立在普遍认同基础上的国际秩序的挑战.国际秩序规定着"失范"行为,和谐共存是国际秩序的一个属性,维护或建立国际秩序都是对"失范"行为的调整与整合.  相似文献   

16.
杨保筠 《新视野》2007,(2):86-88
中欧建交30多年来,双边关系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出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但是,双边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欧盟最新对华政策文件的发表,双方有必要本着“平等共处、互利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避免摩擦,为建设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全球化、多元国际行为体和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合力作用,目前的世界正处于向世界秩序转换的历史过程中。非政府国际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扮演着国际合作平台和全球伦理价值“供给者”的角色,还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中坚。面对与非政府国际组织互动增多的客观现实,中国应作出正确的外交抉择,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处于变革转换之中,世界形势动荡不安,这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无意中形成的“长和平”稳定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冷战后形成了由美国一极主导的世界秩序,但是这种一极秩序是极不牢固的,受到了正在形成的多层次的多极秩序的挑战。这种多层次的多极秩序的形成要达到稳固的程度还有赖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和国际道德三个因素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