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作为反垄断法的重要救济制度,对受害方的权利救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反垄断法是实际损害赔偿制度,并不能起到诉讼激励作用,从而使得受害方成为了权利上的懒惰者,甚至是权利上的睡眠者。本文从法律经济学角度对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美国三倍损害赔偿制度与德国判决前利息制度进行了法律经济学评析,从而本文建议,我国应采取“三倍惩罚性赔偿”和“判决前利息制度”相结合的损害赔偿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分析法学"为路径来设计证券市场高效运行的法律制度,则必须高度关注证券市场的"信息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披露模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如何进行制度设计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将证券发行透明化,实现证券资本市场的高效率运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 2 0世纪后半个世纪法学最重要发展的法律经济学 ,渊源于制度经济学。法律制度能够引起经济学研究高度重视的关键就在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 ,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从凡勃伦传统到康芒斯的交易概念 ,再到科斯的交易成本和科斯定理 ,法律经济学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康芒斯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所有权转移的交易 ,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架起了制度和交易成本、新古典理论和法律经济学之间的桥梁。科斯定理提供了根据效率原理理解法律制度的一把钥匙 ,也为朝着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方向改革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蔡宝刚 《法学》2004,(6):11-2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理论中的永恒主题 ,以往的解析由于过多注重于抽象层面而使之始终显得扑朔迷离。新制度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从制度的构架、关联、绩效和变迁的视角 ,对法律与道德的共存、互动、作用和选择等关系进行制度分析 ,以求为解读该难题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形象的理论智识和分析方法 ,并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经济学和中国法律改革、未来中国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法学界已掀起了一场法律经济学运动。法律经济学提供了一套与传统法学迥然不同的分析方法 ,我国法学界已开始引进并运用这些分析方法。法律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必将改变中国传统法学固有结构 ,促进中国的法律改革。  相似文献   

7.
章帆  刘建萍 《科技与法律》2009,78(2):11-14,17
软件是知识产品,其固有属性与实物产品完全不同。软件产权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高成本的社会契约过程。现行的软件产权制度源于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表现为版权。而现行的软件产权制度与软件的固有属性之间不相协调,导致在实际商务活动中出现大量与软件产权相关的问题。软件产权制度必然向着有效发挥产权功能,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农地流转制度的产生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是需求性制度变迁基础之上的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从我国当前法律体系来看,农地流转有其存在的法律制度空间,但尚需在既定制度框架内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江平 《法人》2004,(5):123-123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是经济形态的改变,也是制度状态的变革.经济形态的改变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导向,制度形态变革的目标则是法治.于是,法律与经济就成为这场变迁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怎样影响法律制度的更迭?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型社会中,法律又将承担何种任务?这是颇值深思的问题. 经济转型是当今的重要经济和制度现象,但迄今为止在法学界对这种现象及其问题的学术解释尚属寥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提出了法律制度变迁的三大理论预设,即法律变迁的渐进性、法律变迁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和法律变迁过程的博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法律变迁的过程分为停滞、创新和均衡三个阶段,并分别加以研究。最后,文章认为,法律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法律停滞、法律创新和法律均衡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中国的法治转型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理论对于研究银行保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们不但给出了银行保险存在的条件,更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基础。伴随着金融制度从分业走向混业而出现的银行保险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才能同时经营,进而实现混业经营状况下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和协同效应等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2.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个世纪法学所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制度经济与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关人员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法律因素,这样才能够达到研究目标,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性因素却没有决定性的比重。法律经济学从凡勃伦传统到康芒斯的交易概念,再发展到科斯的交易成本、科斯定理,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科斯定理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效率原理理解法律制度的这把关系锁,也提供了针对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方向改革法律制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银行制度不等同于金融制度,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主要表现为银行制度的变迁,我国银行制度的变迁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渐进的过程,具有一些特殊性。监于此,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法学研究的经济学维度——基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现代法学》2003,25(6):45-48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思维后 ,提出了法律经济学运动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杨子云 《法人》2004,(8):122-123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会面临许多问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法律问题。”大卫·D·弗里德曼在他的《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引言中,开头第一句话就非常清晰地指出了法律的经济学性质,这就是,法律是节约社会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此文运用经济学成本分析方法,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设计以及实施进行了探讨。认为:法律制度作为调节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种正式制度,其供给与需求必然存在一定交易成本及支付行为,而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交易成本是过大且难以支付的,由此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制度虚设或制度失灵现象,亦使法自身具有幼稚性。究其因,一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及不适应性太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需求不足或社会支付能力过小。法律制度的充分合理性以及法理想实现的标志,应是其交易成本的最优化,以此做为制度创新和改进的目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中的法律人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飞虎 《法学》2004,(8):20-31
法律人促进法治 ,但调查表明 ,由于其可能的视野局限 ,法律人也可能成为制度良好变迁的阻力主体。相对于非法律人而言 ,由于其对法律形式逻辑的过度偏好 ,对社会现实认识的忽视 ;对公平、正义的过度重视及对效率的忽视 ,尤其对法经济学等务实的工具和视角的偏废 ;对法律功能的理想化的理解 ,对法律工具的过度偏好 ,而形成一种法律的惯性思维 ,从而排斥其他的视角和工具 ,导致相对短视。为确保良好制度变迁的及时、有效实现 ,法律人应该拥有更宽的视野。这要求其必须在超越部门法学的基础上 ,掌握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等研究制度变迁的最基本工具 ,并对社会现实有一个深入、客观的了解和把握。这对于立法、法学研究和法学教学中的法律人都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独具特色的法院调解制度肇源于传统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兴起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推行,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司法制度发展中,几经变迁,近几年又重新兴盛于学术讨论和研究中。本文以法院调解为研究对象,不是对学术流行的追崇,而是希望借助于经济学的重要流派——行为经济学,通过分析当事人在调解中的行为和心理,另辟蹊径考察法官在法院调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法律经济学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创建之初它的理论前提就值得质疑。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行为经济学的观点对法律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前提进行质疑,以期能对法律经济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却对我国消费者公共利益的保护显得软弱无力,陷入尴尬境地。本文从法律经学学的角度分析并论证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存在的不经济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