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易坪 《法学杂志》2020,(5):121-130
学术瑕疵类、学术垄断类失范行为之所以普遍存在,与科技伦理教育观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的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法治意识淡薄,忽视培养具有法治思维的科技伦理专业人才,以及缺乏法治化制度保障等问题。然而,法治思维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思维,具有将其引入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现规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净化科技伦理生态的道德理想,需要在科技伦理教育的过程中中融入法治思维并凸显法治作用,从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所以,法治思维视域下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完善应从德法并重,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应以法律规制为主,且科技伦理教育中亟待重视法治思维的培育等方面着力;法治思维视域下,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对于科研人员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培育应从增设科技法和知识产权法课程,强化警示教育,且在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学术研究和立法规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是当前国家治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包括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当前,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而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的提升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树立领导干部的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坚持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罪犯之所以违法犯罪,究其根源在于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因此,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不仅仅要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其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严重失范问题。而我们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治疗这些缺陷和失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何书彩 《法制与社会》2014,(16):162-163
网络中的不良思想,严重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从而产生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使大学生言行放纵,价值观模糊,人际交往意识淡漠。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的弱规范性、自由性、和现实道德的影响。对此,我们不能粗暴地切断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合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在法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卫 《政法学刊》2003,20(3):47-49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始终是法学范畴内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道德的多元化导致了法律规范的产生,也使得相容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历史表明道德在法律体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决定了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也不能忽视道德建设。道德的法律化是解决道德与法律关系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它只是在立法层面上解决了问题;法律的道德化可以使得制订的法律被自觉、良好地遵守,从而真正实现法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肖燕雄 《时代法学》2005,3(2):47-52
新闻道德失范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6次媒介调查结果显示,新闻道德失范的危害性极大,经由自律路径根治新闻道德失范几乎不可能。从道德分层理论、道德与法律关系、道德的现实境遇以及新闻道德本身的特性分析,新闻底线道德的法律运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道德的法律运作的主要方面并不是在何种程度下触犯道德规范该受何等惩罚的量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对某些新闻职业道德概念作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定义。同时,我们也必须仔细考虑违犯新闻道德规范后进行救济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建设从政道德监督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仅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权力腐败问题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实现对权力的全面监督呢?本文拟从从政道德监督机制建设的视角作些粗浅分析。一、监督权力难的主要原因就从政道德建设的范畴而言,监督是指党和国家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从政道德失范采取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包括调查、批评、控告、检查、举报、质询、弹劾、罢免等,把这一系列外在抑制的控制行为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就构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从政道德监督体系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儒家思想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人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德治而非法治。但是,随着民主政治的建立,法治观念的产生,法律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行法治的民主社会中,法律认知意识是思想基础,也是评价法治化程度的一个标准。对于生理隐性伤害的认识,人们过去习惯于道德认知,但现在这种意识正悄然改变。本文将通过地沟油事件,对生理隐性伤害的认识从"道德认知"走向"法律认知"展开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理论界曾有过“代价论”、“支流论”等评说。笔者认为:当前的道德失范,既不是我们改革开放应付的代价,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个别现象,它已经严重阻碍了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再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知耻者为勇,只有面对现实努力探求产生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道格的进步。造成当前道德失范的根源是复杂的。笔者在此从三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道德失范的认识根源有两个:第…  相似文献   

10.
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理论中由来已久,至今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当代西方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困境及其症结法与道德关系不仅是一个应然与实然的重大法哲学理论问题,也是关乎...  相似文献   

11.
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是党员的职业道德范畴,是用来调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党员干部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所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湘莲 《政法学刊》2000,17(2):61-63
警察道德失范是警察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不良社会心理是导致警察道德失范的内在因素。主要表现在警察的不合理认识、不良社会意识和偏颇的角色意识三个方面。提高警察道德认知水平、加快警察道德立法进程是治理警察道德失范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宪政意识之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晓明 《行政与法》2005,2(8):37-39
宪政是以良宪为基础,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中国正走在通向宪政的路上,可是要实施宪政,必先要研究宪政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政意识;因为宪政意识是实现和实行宪政的思想基础,也是进行宪政建设的思想条件。本文着重分析了领导干部宪政意识薄弱的四大表现,并对其深层原因作了探寻。最后,对如何培育和提升领导干部宪政意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种种不和谐因素,道德失范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道德失范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法律应该以强制的手段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惩罚法的刑法应该通过自我完善和严厉打击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但同时应避免刑法万能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左派运动是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矛盾聚集的结果,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经济繁荣带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与社会现实间的鲜明对比引发了更多的反叛意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失范现象促使人们寻找解决之道;经济繁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青年中产生出强烈的群体意识,为运动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政治因素则为它的发生提供了政治环境、培育了政治意识.研究它,对于我们这个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的国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一、转变观念,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行的理念。态度决定一切。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警,要切实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均强调了要加强廉政建设和法制建设,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如何,直接关系着法治建设的成果。为解决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笔者特献策三则如下:(一)树立依法办事观念。依法办...  相似文献   

18.
道德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意识在道德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包含着道德主体创造力发挥的内在需求,是形成道德活动动机的内驱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道德失范与冷漠的现象,都是由于人们没有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结果。本文认为道德主体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结构,群体的无意识等因素是影响道德意识转化的障碍,我们应该发挥良心的作用,注重道德信仰的建构,道德人格的完善等方面来建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9.
蒋晓伟 《检察风云》2011,(10):40-41
电视台青少年频道的节目创意应注重对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引导,这既是节目创意的立足点之一,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目前,引导青少年在参与中培养法治意识、提升道德素养的主导节目,在全国电视市场还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20.
从我们到省内一些地方的调研情况看,当前,影响经济环境优化的诸多因素中,法治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关键性的因素。抓好“法治因素”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管齐下”,但首要的是,在社会成员、司法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中优化司法理念,突出强调纠正“四种思维定式”,强化“四种法治意识”。一是要纠正司法活动神秘化的思维定式,强化公开透明的意识。司法公开是与司法活动神秘化相对立的。司法活动神秘化是封建专制制度下司法的一种典型特征。由于司法是秘密进行的,人们无法了解和监督,容易导致暗箱操作、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