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怀宇 《法律适用》2012,(8):50-52
控股权溢价(Control Premium)一词来源于美国法,主要指控股权所带来的高于一般股权的收益。各国公司法对于静态的控股权私利的关注都是足够的,利用控股权获得私利的行为,如控股股东的自我交易、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都属于传统公司法中股东忠实义务的调整范畴。美国法上,违反股东忠实义务的利用控股权获  相似文献   

2.
警察腐败根源于特权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对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破坏性。防止警察腐败是我党为巩固政权建设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防止警察腐败的现实意义进而从警察机关制度因素方面加以探讨,由加强法制建设、警务监督和提高警察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着手,达到从根本上防止警察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止集体林权流转中的封闭交易和暗箱操作,预防和遏制林业腐败,江西省深入开展以建设森林资源公开交易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林权配套改革,并于2009年底在南昌市挂牌成立全国第一家区域性省级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一年多来,南方林交所深入推进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等“三统一”平台建设,不仅实现林权流转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促进了公共资源管理体制的转变,构筑起了防治腐败的坚实“屏障”,有效预防了林业行业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腐败,通常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如果我们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同时将私人利益的“私”分为个体和集体、小团体两种,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腐败行为的主体有两种:个人腐败和集体腐败。集体腐败是指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机构中的一些人或集体成员,共同利用本机构的公共权利谋取本单位成员私利的行为。集体腐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0,(9):45-45
邵景均撰文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腐败基本形态,都与特权直接相关,一是权钱交易,二是权权交易,三是权色交易,四是纵权享乐。腐败的基本轨迹是:执掌公共权力的人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下,通过改变公共权力的作用方向和运行规则,使之成为特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这就告诉我们,反腐败必须反特权。反特权,首先,必须加强正确权力观的学习教育。其次,必须用法律制度规范和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6.
欧文君 《中国监察》2014,(11):59-60
正2014年3月,英国《独立时报》以"英国警察队伍开始腐烂"为题报道:伦敦警察总长何伯纳爵士在接受质询时承认,英国警队存在一些"流氓"和"腐败"警察,他们在"劳伦斯案"中存在隐瞒真相等腐败行为。1993年,一位名叫斯蒂芬·劳伦斯的18岁黑人学生在等待公共汽车的时候被一伙白人种族主义青年用刀捅死。案发后,英国警方拘捕了5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及法制背景,从刑事司法价值取向、法制原则、诉讼模式、辩诉交易双方的资本等方面考察,我国现阶段不宜移植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
龚水平  谭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4,(14):206-207,210
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高校后勤腐败案件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腐败的主要表现,从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管理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从而探讨了加强廉政教育、加大腐败查处、健全采购制度、完善体制机制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夏林 《政法学刊》2002,19(5):41-42
预防和治理警察腐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惩治警察腐败和警察职务犯罪,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将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长久关注的热点。预防和治理警察腐败,必须采取全民动手、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针,全面推行打防结合、内外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立法宗旨滞后,立法体系松散,监管体制混乱等。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环境执法的举措,如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实行自愿协议管理,推广环保警察和环境法庭制度,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1.
警察执法权益保护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新江  金凌  王正苍 《政法学刊》2010,27(1):102-108
警察权益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包括警察的执法权益,也包括警察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警察权益遭受侵害,既有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公民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暴力化倾向严重和法制不健全、对侵害警察权益行为惩治力度不够、暴力袭警成本较低等原因;也有警察自身执法能力不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和防护装备落后,以及公安机关不善于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武器维权等多方面的原因。由此看来,保护警察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宋安吉 《法制与社会》2011,(15):158-161
警察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及政府行政执法的双重角色,其腐败行为严重降低了公众对警察及政府的信任,制造了警民之间不和谐的因素,激化了社会矛盾,贬抑了警风,不利于党和国家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甚至动摇了整个法治的根基,警察腐败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警察腐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本土化的控制警察腐败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保加利亚的政治实践出发,分析了东南欧国家四种类型的庇护关系:政治庇护关系、裙带关系、种族庇护关系、准公司庇护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庇护网络带来的后果,如带来大量有组织的犯罪,出现"高层"腐败等。如何惩治腐败?目前有三种主要的反腐败策略:威慑方法、经济刺激和价值重塑。论文认为这三种方法在民主体制下适用,但是,在缺乏法制、民主失灵的社会中并不适用。论文提出应该重构法治;通过相关政策,对有可能产生腐败的行为体进行监控;通过欧盟协调政策,建立反腐败的国际联合机构,以此积极改善东南欧的腐败庇护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宁波警察制度肇始于清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国时期的警察制度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和办理案件这两个方面。其颁行的《浙江宁波公安局组织规程》等规则为职权行使、职能配置、办事程序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基础。在办理案件上使用了统计、数据分析等手段。以《宁波公安局季刊》的记载来分析,民国时期宁波警察制度在法制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期货市场法制现状,结合国外期货法律制度的一些成功经验,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期货管理体制,主张行业自律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要从全国人大立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到期货交易所、交易公司、经济人等各方面,层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并完善期货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6.
腐败机理与腐败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利心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价值观和权力运行规范交互作用的情形,决定着腐败发生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腐败的发生发展具有规律性,因此是可控的。所以,应该科学构建腐败风险防范控制体系治理腐败,在该体系中应该包括确立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战略和对反腐败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设计,构建腐败风险防范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制监督,行政法学著述有多种表述,如“行政法制监督”、“监督行政”的法律制度(或法制)等等。本文称之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制监督。这里的“法制”二字主要强调监督的性质,以区别于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体的行政监督。同时,“监督”二字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行政法规、地方规章是否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第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及其形式是否具有违法情形;第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是否腐败。一、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制监督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行政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私人可以被授权者、被委托者、行政助手以及私法主体的身份参与执行警察任务,国家需要针对这四种不同身份完善行政组织法制。在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确保实现国家担保责任,对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私人进行准入监督和行为监督,行政行为法制需要围绕契约监督和绩效监督模式加以展开。就司法救济而言,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呈现多重法律关系形态,行政诉讼应当在相关行政争议的解决中发挥作用。行政法制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我国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体系正在不断的变革与完善。我国的警察体制在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变革。特别是近期警察教育制度改革的提出,吹响了我国警察改革的"集结号"。相比国外的管理体制,我们有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在参考国外相关制度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警察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等角度入手,探寻了警察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规范交易行为、保障交易安全,预防和规避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