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校向教育部申报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5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通讯评审,并于7月20日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实地考察。 本次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实地考察,其中教育部社政司领导有三人,另有六位专家参加。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解战原教授、常务副校长王启富教授、副校长赵相林教授陪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专家组详细听取了我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赵相林教授和中心主任樊崇义教授有关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筹建情况的汇报,并实地考察了中心的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图书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是我校惟一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独立科研实体。于 2 0 0 0年 1 0月 2 6日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 ,在教育部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关心支持下 ,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下 ,中心的组织机构已经基本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步落实 ,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对外咨询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果。一、机构和人员配备中心设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室、证据法学研究室、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诉讼法学研究》编辑部等机构。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 1 0名 ,其中教授…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0,(12):62-62
10月26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揭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特色诉讼法制发展与完善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玉忠、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到会致辞,对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揭牌十周年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其未来发展给予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天达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9日—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虹、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赵相林同志,有主办单位负责人和曾参加过民事诉讼法起草工作的杨荣新、江伟、吴明童等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事诉讼法学专家、学者,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等共约70余人。与会专家总结了《民…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24至25日,由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协办的"诉讼法学高端论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诉讼法学研究展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实务界与理论界代表,以及法律媒体代表、在读研究生等共  相似文献   

6.
10月18-19日,由教育部重点哲学社科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内科研院校的专家代表,以及中国台湾政治大学黄源盛教授、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判》2012,(4):71-71
本刊讯(记者黄晓云吴献雅)2012年3月24日,北京西城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在京举行刑事法律援助实践教学基地成立仪式,北京市西城区法院院长安凤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共同为基地成立仪式揭牌。司法部、北京市三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社政司下发《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1年度重大项目立项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教社政司函 [2 0 0 0 ]1 86号 ) ,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1年度重大项目招标评审中 ,我校杨荣新教授申报的《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究》、马怀德教授申报的《行政程序立法研究》、王灿发教授申报的《环境资源法实施机制比较研究》三个重大项目通过有关专家通讯评审 ,获准立项。本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招标 ,由教育部评选的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提出研究规划 ,面向全国各高等院校有关专家进行招标。在我校…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5日,由教育部组织的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验收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雷忠良处长主持。验收专家组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王彦吉教授任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林崇德教授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10.
于宛 《法学家》2000,(1):126-127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加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6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按照该《计划》的要求,两年内将在全国普通高校经严格评审建立100个左右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和特色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再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重点研究基地整体...  相似文献   

11.
《证据科学》2007,15(1):F0003-F0003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5月20日。证据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特色是:文理交叉、理工渗透、综合集成、研用一体。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思路是:以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建设和加大科研投入为手段,不断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和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市场经济——记丹东市公证处毕然近年来,丹东市公证处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公证业务开拓,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办证数量和业务收费连续3年递增,行风建设和基础建设3年迈出3大步。仅1997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于1998年8月8日至1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98刑事诉讼法实施座谈会。会上集中讨论了刑事强制措施和第一审程序两个问题。一、关于刑事强制措施1拘传。拘传中的主要问题是“先...  相似文献   

14.
《比较法研究》2015,(2):201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外国法查明高端论坛干2015年1月19日下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荣大法官和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为该中心揭牌并致辞。该中心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外国法查明研究基地,由校长黄进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罗东川高级法官担任中心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15.
张袁  胡婧 《中国司法》2014,(11):96-98
正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总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法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学界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法律实务界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教授发布了《2013年刑事法律援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与会代表围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5日,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审判前程序中的律师作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检察院系统、知名大学与律师事务所等30多个单位50余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郭金霞  文静 《中国司法》2005,(7):105-106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贯彻实施《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专家座谈会”于2005年6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等40多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颁布的将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仲裁动态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04年6月5日至6日共同主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仲裁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共有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128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的修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证据科学》2007,14(1):F0002-F0002
2007年12月5日,由教育部组织的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验收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雷忠良处长主持。验收专家组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王彦吉教授任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林崇德教授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跃嘉教授、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雁教授、中国刑警学院院长王世全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主任刘良教授。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18日~20日,由我校科研处和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0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工作会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重点研究基地9+1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司法改革理论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黄进校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