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本刊讯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您可曾关注过他们的成长与教育?华夏出版社日前出版的《蜗牛不放弃——中国孤独症家庭生活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些勇敢的家长和可爱的孩子们如何努力生活,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 ,作家李黑妮送给我她的新作《倾听孩子的内心风暴》。我发现 ,在一个个揭示当代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弊端的真实故事中 ,青春期孩子与父母老师的冲突竟然无一例外地聚焦在孩子们在校的课业成绩 !据说该书在三联书店销售的两个月里 ,在销售排名榜上排名第二。足见这本书的主题真正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亲子冲突的焦点。我在咨询室见过许多前来求助的家庭。尽管每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不尽相同 ,但是 ,只要这个家庭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那么 ,这个孩子在校课业成绩的起伏始终是整个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它会得到全家人的关注 ,甚至影响到整个家…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31)
正中国"零零后"孩子们的幸福真心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讲述的,正是一个个家庭不可复制的中国故事。今年夏天,中国第一部连续十年跟踪零零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零零后》上映,总导演张同道表示,这是浓缩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我并未想到拍摄会持续十年之久,是生命成长过程的秘密诱使我不断前行:我总是好奇地想看到我的孩子们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  相似文献   

4.
首都博物馆——通向残健融合的康复之路 看着舞台上自闭症孩子的"玩耍",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笑了,刘颢也笑了. 一名参与北京市东城区残联"孤独症儿童圆梦计划"的儿童家长曾对北京公益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刘颢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我梦想着有一天,孩子能够主动叫我一声爸爸.我能带着她去各种公共场所,没人再这样那样地看我.我希望孩子能够交到一个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欢笑.而我走的那一天,不再担心,我的孩子不再需要我时时刻刻的照顾,能够独立的生活…… 这个梦想促成了刘颢对"孤独症家庭整体康复计划"的实施,而将首都博物馆纳入到计划中,则是刘颢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5.
历届特奥运动会都有一个“神秘”的妈妈团,这个团的成员都是特殊孩子的父母亲人,孩子们参赛特奥会,他们则追随者孩子们的脚步,挂着“特奥家庭”的证件,自费组团与孩子们共同征战赛场,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孩子们随着特奥运动一点点地进步,家长们相互支持,与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中共同成长.她们努力地刻意地不去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却是所有智障人群家属的忧虑——“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却没有长大.未来,我不敢去想的事情,会在每个深夜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老了,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希望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人陆同胞看的书.作者廖信忠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在30年政治巨变之下,台湾老百姓的悲喜人生。书中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仿佛一部浓缩的台湾生活当代史。  相似文献   

7.
网吧里有相当数量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注定会深深打上网络的烙印。孩子们在网吧里做什么?网络是如何主宰着他们的生活?为打开问号,记者来到这些孩子身边。我是“武林高手”“儿子已被《传奇》套住了,整天闷在里面,除了砍,就是杀,整个人就像一个疯子。”佳明(化名)的母亲说。17岁的佳明就读于重庆某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家庭条件优越。“传奇!是我最喜爱的网络游戏,也是我泡在网上的原因。”佳明这样说到。“在‘传奇’的世界里,我有着我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武林高手,级别很高,这是我天天‘修  相似文献   

8.
玉树的希望     
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在玉树地震中,一些希望倒下了,而一些希望在悄然升起,那些还未来得及品尝世事的孩子,带着没有实现的梦想走了,而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却更加顽强,生命不息.4月22日,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从玉树刚回来,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向我讲述了那些离去的和活着的孩子们的揪心故事.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现状宏路镇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案例一:区域活动中,滢滢、魏俊杰、王益恺等几个孩子一来到语言区,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图书看了起来。它们快速地翻看图书,一本图书一会儿就翻看完了。我问他们,书里讲了什么?他们笑了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案例二:期末家访时,问到怎么给孩子做早期阅读时,滢滢妈妈说:"我们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也不懂得给孩子做什么早期阅读"。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3)
正"如果每次想到我都很伤心,那要怎么好好地记得我呢?"莎莉妮可斯(Sally Nicholls)的小说《关于我和那些没人回答的问题》是重病少年的故事。12岁少年山姆和同为癌症的少年病友菲力,两人结伴,经家庭教师的建议,为自己写日记、以摄影机记录生活点滴。他们对生命的提问、想法各有不同。包括上帝既然喜欢孩子,又为何要让他们死?孩子累积的生命经验不多,离世的包袱是否越轻?  相似文献   

11.
关心孩子的成长,似乎是一个多余的话题:谁家的孩子谁不关心?但号召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所有孩子的成长,可就不是多余的话了。未成年人——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它应该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特别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和保护上。大家都有责任教育孩子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都有责任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多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的教育与保护工作”还是显得有些薄弱。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乡音》2012,(7):40-40
《孩子你慢慢来》作者:龙应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15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性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  相似文献   

13.
旅欧联想     
《台声》2016,(21)
正我童年时期,妈妈说的床边故事,印象里只有一两个民间的。记忆最牢的是《虎姑婆》。故事极为阴森恐怖,是专吃孩子的虎幻化成为人,专吃孩子。有个孩子机智地以滚烫的油制服了这只吃小孩的"虎姑婆"。总感觉这样的故事类似《小红帽》《大野狼与三只小猪》。像是恐吓孩子的故事,活灵活现地要孩子注意陌生人,可别让陌生人逮住了!今年开始去上学,念的是"儿童文学研究所",明暸了很多童书背后的成因与其阴暗故事的背景。而浪漫的故事,是如此地不真切。孩子们爱听故事、说故事,  相似文献   

14.
玉树的希望     
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在玉树地震中,一些希望倒下了,而一些希望在悄然升起,那些还未来得及品尝世事的孩子,带着没有实现的梦想走了,而侥幸生存下来的孩子却更加顽强,生命不息。4月22日,南方日报记者杨大正从玉树刚回来,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向我讲述了那些离去的和活着的孩子们的揪心故事。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2)
正生命,是个奇幻之旅。虽可期待与计划,但,"神秘"是个幽径,没人可以完全得知下一秒、下一刻,或是明天、明年会出现哪项无法预料的事。纪录片《生活,动画》(Life,Animated)讲述的是曾任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罗恩·萨斯坎德(Ron Suskind)的家庭故事,他的作品曾获普利策奖。他将自己的家庭故事写成书《躲在迪士尼里的童年——关于爱、勇气和孤独症的真实故事》,再被拍成纪  相似文献   

16.
瞧这一家子     
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横江之畔.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既有边防官兵,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孩子们与边防官兵非亲非故.却备受呵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成长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横江公安检查站。  相似文献   

17.
正Q中国民政:疫情期间封闭管理对福利院的管理有哪些启示?A杨守伟:我们细化了孩子生活照料流程,测温、消毒、隔离等等,现在都已经具备了。孩子90%重病重残,疫情前生活区是开放的,封闭到20多天的时候,孩子们平时的感冒都少了。还有十几个孩子在类家庭,他们的生活重新细化,比如说上学、放学要防范什么。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街上遇到一对双胞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说到三胞胎,依然还是“凤毛麟角”,据医生介绍,三胞胎的发生率为八干分之一。生育三胞胎是件喜事,但对那些经济状况并不好的家庭来说,将孩子们抚育长大却成为生活中难以承受之重。最近在南粤惠州,有一个围绕三胞胎忧与喜的故事,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再添一首爱心之曲……  相似文献   

19.
首届孤独症儿童教育现状展于6月1日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举行。 展览展出了北京各城区培智学校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图片资料和由家庭康复训练的图片,以及孩子们的手工制作和图画。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并具有一定先天性  相似文献   

20.
退休后是我旅游生活的开始,为了开阔眼界就到世界各地游览。一开始大多到发达国家游览,看看那里人们的生活如何?我喜欢孩子,也想看看孩子们生活得怎样?当然那些国家大多数的孩子是快乐的,生活得无忧无虑。即便是去年我到尼泊尔旅游,那里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也曾发生过宫廷政变,但是,国家没有受到战争的损害,那里的人民信奉释迦牟尼的话:“凡事快乐就好。”所以在那里,无论是首都还是乡村,看到的儿童都是快乐的,尤其是他们那具有民族特点的大眼睛,晶莹透亮就是一扇心灵之窗,可以直窥那快乐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