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艳平  盛辉 《人民论坛》2014,(4):247-249
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各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立国已然成为世界各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对韩国文化立国战略进行剖析,认为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经验,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以此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各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立国已然成为世界各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对韩国文化立国战略进行剖析,认为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经验,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以此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李浩然 《人民论坛》2020,(3):140-141
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美国是世界经济科技强国,也是文化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鼓励文化产业企业兼并重组。美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帮助巨大  相似文献   

5.
李宁 《群众》2013,(10):12-13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技术、文化、制度等“软实力”在区域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软实力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文化软实力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建设和提升江苏的软实力,使软实力实实在在起到推动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有必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江苏的先导产业,把汀苏文化软实力做得更硬更强。  相似文献   

6.
罗成雁 《创造》2016,(6):68-69
正对于云南来说,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云南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早,是塑造云南形象的名牌,而且其对云南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建立了文化认同。因此,云南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7.
上榜理由: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改革发展,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应树立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生产力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基础问题与发展战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重要载体和价值根基,但文化不等同于软实力。只有先进文化在有效的传播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就文化本身来讲,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载体、文化传播能力四个层面;从其作用来讲,主要体现在国际交往层面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国际交往和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应当着眼于先进价值观和制度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传播媒介建设与文化传播艺术研究并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软实力指基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所表现出来的地区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它由地域历史文化、地区文化产业、城市文化品牌、城市精神等要素构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基础良好、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等优势,但也存在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缺乏创新、文化供给能力不强、现代城市品牌设计缺乏等不足。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包括彰显城市风格和特色、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济南城市精神、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支撑科学发展的硬基础、硬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无限增值、创意常新,加快区域文化资源整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必要条件。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推进湖北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硬实力,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动力,全面增强湖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而言,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功能在于"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传统上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为一个民族蕴涵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备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才能凝聚人心,保障民族和国家团结。就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文化软实力还有赖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竞争力的文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理性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面对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尤其需要冷静,需要清醒。形势越好,越要科学发展;形势越好,越要注意可持续发展;形势越好,越需要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方石 《前沿》2012,(12):134-136
未来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新兴文化产业是否强大,而不是笼统地包括所有的文化产业,要充分认识到建构以流行文化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要重视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既要有技术的支撑,又要有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它一头连着人民的精神需求,一头连着高新科技技术等物质手段。湖北省要实现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应该充分开掘新兴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张安 《新东方》2014,(2):46-49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直接构成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具有战略重点的全局地位。当前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冲锋号角。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难得机遇,也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强化文化认同,提高中国文化凝聚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健全文化发展体制,提高中国文化创新力;坚决抵制文化演变,提高中国文化防御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参与力。  相似文献   

16.
项久雨 《学习与实践》2008,(12):144-149
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国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领域,需要政府推动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田心铭 《传承》2012,(3):64-66
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收入来自美国。在全世界放映的影片中,好莱坞的电影占85%,即使在欧盟,好莱坞的大片也占高达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见,力量的大小、强弱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0,(6)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只有当文化产业在软实力中做大做强并迸发出民族的或国家的奇光异彩时,才能彰显出软实力的魅力。本文依据赤峰的地区特色,提出了做大做强其文化产业的构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谷曼 《长白学刊》2011,(2):153-155
文化产业既可以增强国家的硬实力,又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产业繁荣的背后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认真对待、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做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齐晓明 《长白学刊》2013,(5):155-159
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薄弱。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培育和形成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能够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大众文化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大众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