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残障人事业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新世纪的首二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推进和完善残障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成为新时代残障人事业的重要目标。然而在有关残障服务的讨论中,服务边界和服务对象的界定,仍然困扰着学界。本文认为对专门的残障领域的界定需要建立在对“主流”界定的基础上。残障服务应该被理解为针对残障专门需求的服务,服务对象应该包括残障人以及健全人。残障服务与主流服务应有分工,携手合作,共同推进联合国《残疾人公约》在我国的落实以及残障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技术赋能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赋能失灵现象。是什么关键要素导致了应急管理中的技术赋能失灵?技术赋能失灵背后有何类型化特征?研究发现:以双螺旋赋能机理为理论基础,应急管理中的技术赋能失灵存在于技术端与管理端自催化和异催化过程,主要可归纳为技术主导型、管理主导型及“技术-管理”互动型赋能失灵三种类型。结合应急管理中实践的多种现象,对其中技术赋能失灵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剖析,由此可知,未来高新技术对应急管理的长期有效赋能要通过技术与管理两端多个层面上的综合施策推动技术与管理的有机深度融合,共同实现应急管理中技术的可持续包容性赋能。  相似文献   

4.
数据时代,传统“粗放型”思政教育显现出一些积弊,但“精准”思政模式利用算法画像、算法推荐和算法预判等功能,运用算法逻辑模块输出“可视化描述”,辅助提供修正教育教学内容的坐标、创新教书育人的工作手段,以及多维度正确指引学生的三观认知,有利于实现人机结合助推学生健康发展的“精准思政”大格局。同时,警惕“信息茧房”和“数据滥用”现象,坚守“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做好思政教育路径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数据技术赋能驱动基层治理创新已成为共识性的趋势。它给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和功能带来巨大变革,使其呈现出“技术治理”与“整体主义治理”的双重趋向。但调研也发现,数据技术赋能并未如预期般地获得基层政府和公众的充分认可与接纳,相反二者呈现明显的紧张关系,包括数据技术赋能的“刚性”与基层治理事项模糊性之间的矛盾、数据技术赋能的“全面感知”与治理对象隐私安全之间的矛盾、数据技术赋能的“理性设计”与基层社会包容发展之间的矛盾、数据治理的“整体性”与基层多元共治缺失之间的矛盾。要消弭上述矛盾和冲突,必须从价值、技术、制度和社会生态四个维度同时着力。  相似文献   

6.
顺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趋势和内在要求,形成多元、多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化渠道,可以有效解决民主落地的难题。全过程人民民主着眼利益的全局性,确保参与的全民性,注重过程的全程性,突出实践的全面性,通过数字技术将民主原则贯穿于政治实践的全过程,展现了深邃的发展逻辑、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数字技术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衔接中,以实现精准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导向,从基于经验向基于数据转变,从单一平面向复合立体转变,从机械被动向高效主动转变,能够最大限度激发数字技术转化为民主绩效的能力。面对激励机制与创新效度不足、个体隐私与政治安全隐忧、地区差异与民众能力欠缺、人机交互与情感温度薄弱等阻滞因素,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从认知层面、运用层面、规范层面和保障层面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改进,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向着更加全面和实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平安中国建设的推进,各地打造了多元矛盾纠纷的综合治理及其智能平台,带来了多元矛盾纠纷大数据的涌入,但也面临着矛盾纠纷数据多元异构、风险监测预警难和智能化处置能力不足等挑战。本文基于各地多元矛盾纠纷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与问题挑战,提出建构适应于大数据的“精准识别—风险预警—智能疏导”全过程性治理机制,以克服多元矛盾纠纷治理上存在的阶段性和局部性等不足,为各地矛盾纠纷综合治理及其智能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温焜 《岭南学刊》2021,(2):61-66,105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小农户将长期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我国高标准农田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对小农户进行分类,探索不同的衔接路径,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挖掘小农户的内涵、提升其能力,大力培育农业现代化组织,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来对接农业大市场等举措来有效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进入城乡统筹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城乡社区融合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数据情景下整体性治理的现实需要,更是对国家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回应.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以需求群体、需求设施、需求内容和需求质量等维度分析为基础,从创新精准供给理念、应用数据治理技术、完...  相似文献   

11.
张庆民 《群众》2019,(20):41-43
数据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之源,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必须培养数据观念,运用好数据思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服务,而是希望选择能够符合自身要求的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越来越重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以其准确、全面、高效、智慧等特性,将“人类普遍”还原为“人类特殊”,能够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政务大数据成为我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数据基础,由政务大数据驱动的政府公共服务向高质量服务转型对我国公共服务精准供给质量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逻辑体现在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存储载体和演绎展示场景,并通过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接口,使得文化产业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贸易、扩张等全生命周期流程发生重要变革。现阶段,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发展、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促进跨界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文化产业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建设文化产业内容方面,进而以科技赋能实现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司法系统,是一场关于治理方式的变革与重塑。在大数据赋能司法治理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能够实现“强赋能”,但有的地方却是“弱赋能”。本文认为“技术开发度”和“治理依赖度”是理解这种赋能差异的理论线索,两者强弱交织,建构出解释技术赋能差异的理论框架,并产生出反映不同赋能效果的四种亚类型。“嵌入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良性互构的“强赋能”类型;“游离型”、“约束型”和“追赶型”代表着技术和治理失衡的“弱赋能”类型。因此,未来司法改革需要平衡技术和治理间的关系,技术开发需要技术方案的系统性建构,技术应用有赖于司法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技术改造会对既有的司法审判带来挑战,技术赋能需要技术开发和司法诉求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15.
刑事司法数字化带来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数据监管作为网络刑事司法数据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行《数据安全法》坚持以“保障数据安全”“维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合法利益”为宗旨,并在第四章专章规定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就网络刑事司法领域的数据监管而言,现行制度规定略有不足。因此,有必要在检视现行司法信息化活动中数据应用及数据安全风险的基础之上,明确网络刑事司法数据监管的基本思路。在规避数据风险、保障数据应用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上,探索网络刑事司法中数据安全保护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小艳 《湖湘论坛》2020,33(5):136-144
人工智能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服务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客观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体系、推进机制、人才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夯实基础支撑、厚植制度优势、创新推进机制、壮大人才队伍,为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相似文献   

17.
新型网络犯罪高发,特别是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传销、网络传播淫秽信息等刑事案件中,涉网元素应用越发广泛,电子数据成为新型网络犯罪刑事案件的"证据之王".针对高发涉网犯罪的特性,首先讲述网络在线提取的法律适用与方式方法,探索网络在线提取在多场景下的应用,从自动化技术和大数据思维开展网络在线提取,数据赋能,活学...  相似文献   

18.
许婷 《就业与保障》2022,(10):49-51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是伴随经济发展逐步产生的,具有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点,对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起着积极作用[1]。文章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对龙岩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分析,提出了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韩兆柱  何晗 《长白学刊》2023,(4):119-128+2
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一种共识和趋势。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体现为工具主义、化约主义和避责主义。虽然数字技术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现代化的曙光,但数字技术并不能独自带领基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坦途。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证明“基层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并不是实现现代化的万能公式,相反,两者会在耦合互嵌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价值悖论,这主要表现为“协同与分化”“高效与低能”“自由与束缚”“赋权与集权”等多元目标之间的冲突和张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就要从制度、理念等多角度入手对二者之间的价值悖论进行调适,缓和数字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既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所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从问题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时空灵活度和供需匹配度;从理论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从实践逻辑看,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必须树立“技术为育人所用”的理念,警惕技术异化,不忘共性的价值引领,同时注意数据使用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