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世纪末以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切断了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历史发展进程,给他们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在拉美历史上广泛推行过的印第安人奴隶制就是突出的例证。本文仅就印第安人奴隶制产生、发展及其废除的历史过程作一回顾。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印第安人的征服和掠夺马克思指出:“在十六、十七世纪这个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童年时期,一种普遍的求  相似文献   

2.
殖民地时期危地马拉是拉丁美洲以印第安人为主的国家之一。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的玛雅--基切人正处在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从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起,危地马拉沦为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把欧洲的封建制度“大授地制”和“分派劳役制”等移植到这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征服美洲初期,由于殖民地的艰苦生活条件,殖民国家妇女没有大批迁入,所以殖民者常娶印第安妇女为妻。他们的后代又从当地居民、欧洲移民和黑人三个方面不断获得新的血液。这样,在拉丁美洲大陆上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混合,这是其他大陆上少有的现象。在拉丁美洲为数众多的混血种人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4.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征服新大陆。他们以火和十字架为先导,屠杀印第安人,毁灭印第安文化,把印第安人的宗庙社稷、田园家舍化为焦土瓦砾。西班牙殖民者在古代金字塔、神庙和宫殿的废墟上,绘制了重建墨西哥城的蓝图:最大的广场、教堂、纪念塔以及其他教会和民用建筑等。殖民者驱使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从事繁重的劳役,几年之内就重建了墨西哥城,成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首府。  相似文献   

5.
1524年,在西班牙殖民者阿尔瓦拉多绘制的一幅地图上第一次出现“危地马拉”这个地名。当时它是卡克奇克尔族印第安人的都城,来自墨西哥的向导称它“特克潘一危地马拉”,意思是“林木茂密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拉斯卡萨斯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斯卡萨斯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刘承军在西班牙殖民史上,曾出现过一位替印第安人说话和写史的人,这个人就是当时的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修士、墨西哥恰帕斯州主教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BartolomedeLasCasas,1474~1566)。蒙特西诺斯的...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从印第安语“墨西特里”变来,是阿斯特克人神话传说中战神的别名。危地马拉印第安语,意为“森林之国”。洪都拉斯西班牙语,意为“深度”、“无底深渊”。1502年,哥伦布航海到洪都拉斯附近沿海,遇到深渊,船难以靠岸,故取此名。萨尔瓦多西班牙语,意为“救世主”。西班牙殖民者当初披着这一外衣侵占了这块  相似文献   

8.
现代老语的形成与老挝的语言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素芳 《东南亚》2003,(3):46-48,39
一、法属老挝和老挝国家语言的创立从 1 9世纪中叶开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向海外扩张 ,掀起争夺殖民地 ,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中南半岛地区成为法国侵略扩张的对象。法国先后把其侵略和殖民的矛头对准越南 ,柬埔寨和老挝。 1 887年 1 0月 ,法国把越南和柬埔寨统一起来 ,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 ,1 893年 ,把老挝并入印支联邦。这样 ,印支三国沦为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在老挝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 ,派专员进行管理。殖民统治者在老挝遇到的第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不通 ,很难与当地人直接进行交流 ,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议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丁美洲主要的民族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拉美印第安人的现状、拉美各国政府对印第人的政策和拉美印第安人问题学者的主张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印第安人”这一名词来自一场误会。当194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所以将当地土著称为“印度人”。为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中译者把它译为“印第安人”。其实,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关联。我们现在所说的印第安人一般是指美洲主要土著及其后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10.
位于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钦查群岛,历史上被称为“鸟粪岛”。这个群岛附近海域生长着大量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盛产鱼虾,为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数以百万计的海鸟在岛上栖息繁衍。岛上的鸟粪日积月累,形成几十米厚的鸟粪层。19世纪中叶,数以千计的中国人被英国殖民者  相似文献   

11.
在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的最初阶段,泰国(1939年以前及1946-1949年间称为暹罗)就有了早期殖民者的足迹。在长达几百年的东南亚殖民时代,东南亚各国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而泰国则是东南亚唯一未沦为殖民地而保持主权独立的国家。本文试图考察殖民时代泰国政府对列强的外交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而检视外交政策对于泰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作用。一、对西方列强的外交策略及其转向从16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整个殖民时代,泰国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外交态度与策略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来阐述。第一时期:阿瑜陀耶王朝后期(16…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寻求解放的主要任务之一大概就在于从欧洲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模式.印第安人运动为此带来极大的潜力,它以其主张的深刻性和实践为世界和拉丁美洲开辟一条新的历史地平线.印第安人运动大概是当代拉美现实中最具改造力的因素之一.它不仅是地区性的社会运动,也具有世界政治和社会进程的普遍内容和全局观.在拉美特别是安第斯和南美地区,印第安人运动已经不再是争取上台执政和赢得权力的进攻性抵抗运动.在对欧洲中心论和对殖民权力结构框架下的现代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决裂后,拉美的印第安人运动已成为一场争取文明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异常活跃,这主要得益于其政治内部广泛的新型反体系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资本主义和反体系运动中,印第安人运动的作用尤为突出,成为该地区社会斗争和抗议运动的核心。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当前拉丁美洲主要印第安人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其次,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在很大范围内发挥了巨大的主导作用,文章尝试回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事实上,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世界资本主义在长达5个世纪的经济生产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相关。最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为全球广泛的反资本主义斗争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重要贡献丰富了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使得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全面、尖锐和深刻,预示着向建立非资本主义世界的目标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1887年,法国殖民者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由此开始,在“同化”与“联合”理论的指导下,法国人制定了殖民印度支那的一整套政策,这套政策与中央集权下的“杜美体制”、高利贷帝国主义的近代银行制度、重商主义背景下的贸易保护制度、文化上的同化意识为特点,给印度支那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如何消除之,成为印度支那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荷兰殖民者继葡萄牙、西班牙人之后来到泰国,进行殖民侵略活动。从最初单纯的商业投机活动到后来直接开战,荷兰对泰国的侵略逐步加深。1664年签订的荷泰条约充分暴露了荷兰对泰国的野心,引起泰国朝野的普遍不安,促使泰国外交格局发生急剧转变。面临民族危机,泰国人民反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1688年革命”骤然爆发,打断了荷、法等西方列强侵略泰国的进程,荷泰关系终于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社会危机,在1992年反对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尤其是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已成为当仁不让的历史主角。印第安人知识分子的出现也是近十几年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历史性变化呢?我们可以分析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欧洲民主势力对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某种支持,拉丁美洲进步运动的上升趋势,等等。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印第安人长期受到极端不公正待遇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古巴印第安人探源黄玉清印第安人是古巴原来的主人。哥伦布首航美洲于1492年10月28日抵达古巴时,岛上的印第安人分为3个部落:瓜纳达贝人(Quajatabey)、西波内人(Ciboney)和达依诺人(Taino)。据估计,当时美洲印第安人总数为140...  相似文献   

18.
在大西洋一个叫洛豪德的小岛上,有一笔海盗的藏宝。传说在1550年-1750年问,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掠夺了大量金银珠宝,装满船只,远渡重洋,返回欧洲。不料殖民者的诡秘行动引起海盗的注意,海盗袭击宝船,杀死船员,就地分赃。  相似文献   

19.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承包制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税收和专卖承包制是荷兰殖民者统治经营印尼时期所实施的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这种政策最初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说承包制“在荷兰人到达以前,土著统治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尚无确切的史料加以证实。160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印度尼西亚,组织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后,即逐步地积极地扩大推行了承包制。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间,荷兰殖民者通过推行税收及专卖承包制,剥削广大印尼人民及华侨,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它不仅弥补了进行殖民战争和维持殖民统治的经费,而且还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进行了肆意破坏,对印第安人残酷屠杀和奴役,这无疑是应该谴责的。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进步的全貌来看,美洲的“发现”和东西两半球的会合,促进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的进步,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点,正如马克思说的:“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本文拟就美洲的发现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