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容性与共享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范畴,从包容性制度到共享发展理念的演进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容性的新跃升。中国包容性制度的广泛性必然带来共享发展的结果。西方包容性制度的狭隘性不可能产生共享发展的局面。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才能继续在全球共赢中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包容性发展的缘起背景"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缘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进,亚洲地区各国在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正日益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趋势加剧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在秉持"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提炼出"包容性增长"的全新概念,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和升级内容形成"包容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模式。"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建构深刻折射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由"物本主义路线"向"人本主义路线"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响应.2010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中国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增长"一词自亚洲开发银行提出来之后,亚洲各国政要争相阐释,使其内涵不断丰富,条理日渐清晰,影响日趋广泛,已被亚洲各国尊奉为实现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包容性发展:历史经验和全球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们说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思路。从文献记载看,10年前就有创新研究学者讲,全球化需要包容所有国家所有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发展与中国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与发展的内涵、观察视角与测度包容性发展关系到人本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惠及更多贫困人口,更多普通劳动者,或者说社会大多数人的增长和发展,因此,包容性的基本对象是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大多数。包容性的范畴至少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中国新发展体制,为中国带来令人称奇的发展绩效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正视非包容性发展和活力下降的潜在风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包容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改革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建设来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保障公民参与发展的权利,让他们共享发展的机会,建立起一个包容性发展体制,就能成功应对挑战,并持续释放中国发展体制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发展是指要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机会及成果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宪法的角度来看,宪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确立是实现包容性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文明形态,表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和谐程度。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更要革除不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蔽障。"包容性人道主义"是成中英先生在《创造和谐》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对西方"主客二分"思维的辩证超越,结合马克思"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践辩证法,从人类解放视域探析彰显"和谐意志"的包容性人道主义,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重要理路。为此,就要在生态伦理上倡导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价值统一,在生态自觉上形成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生态治理上坚持生产发展与社会交往形式的革新,促进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代际之间包容性发展利益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概念,反映了当代的重要经济关系:经济上的包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必然有包容主体和被包容的对象。一定包容关系的发生,既决定于包容主体的发展价值和发展程度,也取决于包容主体在一定时期对被包容对象的包容度。只有领会这些意蕴,才能正确地理解包容性发展,才不会奢谈"包容"、包容无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重庆为基础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与上海市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相比,重庆在包容性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社会主义,是对当今资本主义造成的严重生态危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表示不满,并力求建立一种与生态和社会平衡的、保障人权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1]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将提倡把经济建立在更加开放、自由、公平基础上的"包容性增长"升华为"包容性发展",它主要包含突出民生问题的发展、倡导公平的发展、倡导共享型发展、倡导和谐的发展等要义[2],用生态社会主义原则与要求分析"包容性发展"的要义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张毅强 《人民论坛》2012,(14):32-33
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转轨从宏观上指引着公共卫生政策体系前后相继的变迁过程。"新医改"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契合了"包容性增长"战略,代表着我国公共卫生政策的重大变迁。目前,我们仍需在包容性增长战略的指引下深入探讨新旧公共卫生政策范式转换的各种机制问题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70-272
我国再了和平发展道路,是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我国的发展要能够包容别国的发展,世界也要包容中国的发展。要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包容性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成强大的争取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国防力量,用强大的国防实力保证和平发展的实现;创新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城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排斥性问题及矛盾,阻碍着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也产生了较大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思想,这一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排斥性问题及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文明的深刻意蕴突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发展维度及其相互作用。从多重发展维度的视角梳理和审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与实践过程,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型,能够基本反映出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实践和宏观战略,从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为此,应当立足于多重发展逻辑的分析,依据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重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来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举措,以稳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同样重视以人为本,而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关注弱势群体;"包容性增长"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同样坚持统筹兼顾,而且更加强调增长过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追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治国的进程中,发展愿望的表达,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实践的推进,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从发展到科学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在当今时代的凝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从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视野来看.“包容性增长”的提出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与权力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升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实现“包容性增长”面临着观念束缚、能力不足、制度缺位和职能滞后的政治障碍,当前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完善相关体制.培育社会组织。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指导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及其执政理念的变化是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关键性自变量。从理论坐标上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变革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体现在执政党合法性重塑、适应性转型以及政治发展推动力等方面。从现实坐标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改革式重构"和"发展式转换"两次意识形态变革,这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从发展坐标上看,执政党要增强意识形态实践性、认同性、包容性以应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挑战。现阶段"中国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创新,为探索中国政治发展开辟出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