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结合抵押担保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能否抵押问题进行分析.在现行法律下,应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为一种保守的法定资本制度,严格遵守资本确定和维持原则,出资形式单一。此种制度构建时的初衷是解决信用问题,保护交易安全,保持“商”主体有足够资本运营,可是在这种制度确立后并没有实现立法时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这些遇到的问题,不全是资本制度确定有误造成,但实践也暴露出法定资本制的缺陷。在今后时间里,我国可能改变法定资本制度,在适当调整出资制度过程中,完善法定资本制度外延和配套制度。本文针对出资制度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两方面论述资本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资产信用制度为中心理念,结合我国国情论述现今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认为改变公司资本制度需要一个的过程,降低资本额的尺度和出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优化路径,使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稳定的加速器。本文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三农”发展新问题和新挑战,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乡融合发展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关系,进而从产权主体资格获得的良序化、产权结构功能的适配性、产权市场保障的多样化、产权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的协同性等方面,探索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产权结构、产权交易和产权金融服务制度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法通则》及《物权法》《草原法》均未明确指出草原使用权的性质,而其性质又关系到权利的内容与期限等。草原使用权乃资源利用的权利,而它又是用益物权并具有用益权的某些特征。明析草原使用权的性质对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刘小冰  汝东军 《唯实》2009,(8):113-117
集体土地流转应注意以下法律问题:一是解决政策与法律的基本矛盾。二是必须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程序。三是必须提高土地流转的法律意识。在土地流转中,树立风险法律意识、合同法律意识、企业法律意识、债权法律意识等。四是必须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国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劳务出资,作为合伙企业中一种新型的出资方式,虽然产生在近代工业经济时代,却带有强烈的知识经济色彩。因此,对我国劳务出资和知识经济相互关系的探讨就显得非常必要。知识经济有许多特征,其中有三个是比较被广泛地接受的,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与经济决策的知识化、企业资产投入的无形化、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组合,本文拟从这三大特征入手分别阐述劳务出资在知识经济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物权担保形式之一,其涉及抵押登记、抵押物价格评估、抵押权人优先受偿等诸方面,也因土地使用权性质的不同而设定抵押条件有所区别。本文通过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力图从债权担保理论和物权法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为土地资源的盘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案例老李听说卖鱼比种菜挣钱多,于是,想在家附近物色一块鱼塘。刚好邻村老王嫌养鱼太累,不想养鱼了。于是老李找到老王,提出把自家的耕地拿出和鱼塘互换,两人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现实情况脱节日益显现出来,相关的问题、矛盾和弊端也伴随而生。在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协调为理念。构建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框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我国,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疑,充分利用农业本身所赖以为系的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应对上述现实困境的突破口可谓明智之举。近年来,国家各地政府、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学者更是从实务与学理的角度就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相应探究,形成了包括转包制、转让制、互换制、股田制、土地股份制等在内共七大模式,为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立法例的充实与更新以及三农问题的有力缓解提供了积极的理论进路与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性质为行政征收,政府为征收主体,涉及土地所有权、用益物权等五类法律关系.应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本质,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具体而言,应加快中央统一立法步伐,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明确政府拆迁的主体地位,取消政府行政裁决权,严格规范拆迁程序,完善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规定权利补偿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创新,是提高土地绩效和农民土地收益的必由之路.但在农地流转实践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乏力的现象也很突出。如何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保障农地流转改革的顺利推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先生家兄弟姐妹五个,父亲早年去世。1988年,早已经分家另过的李先生见母亲和妹妹住房困难,想把自己的房腾出来给她们住,自己再盖新房。但是,盖房要经过审批,李先生就以母亲的名义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建房用地。获得批准后,他花了几万块钱盖起了三间北房,入住新房后他让母亲和妹妹住进了自己原来的房子。2004年母亲去世,李先生便把母亲住的房子收了回来。这时候,李先生的弟弟不干了,他说李先生现住房是母亲留下来的遗产,自己有权继承,还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建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权利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北京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在制度创新上出现入股、抵押、拍卖等新型流转形式.但仍然存在着“流转后续监督不足”、“忽视农民的流转主体地位”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强化农民的权利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对农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方涧 《学习论坛》2020,(9):52-60
从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角度考察,集体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遵循了"生成—分配主体—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逻辑进路。从学术梳理的结果观察: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产生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法学研究尚存缺失;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的研究逐渐从政治经济学分析转变到宪法规范学的分析;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的研究已从侧重研究国家管制转向侧重研究以土地发展权为核心的市场交易模式;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研究已从定性判断转向定量分析。未来应加强党中央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系统解读,在党的土地政策和学术研究上进行系统对接,加快形成更多土地法学的学术共识,加强对集体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学本位思考,加强国外制度的系统性和宏观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李永安  赵红卫 《学习论坛》2004,20(12):45-47
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具有中国特色 ,但我国立法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界定 ,学术界也颇有分歧。根据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嬗变过程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将成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惟一形式 ,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否仅局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应取决于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范围和转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对于正确解决因股权转让引起的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及第三人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认定应采用形式主义主张,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基于隐名出资协议形成合同关系;显名股东因公司公示性文件的记载而具有股东资格,与公司之间形成投资法律关系,享有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隐名出资人与公司之间不存在投资法律关系,隐名出资人非公司的股东,其与公司之间只是以显名出资人为中介的委托代理投资的事实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冯琳 《世纪桥》2012,(23):39-40,47
本文通过“以租代征”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并进一步阐述“以租代征”的危害,并给出解决此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土地“完善流转办法 ,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 ,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理论建设》2012,(5):27-3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多,与此相对应,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数量也急剧增加,但由于观念滞后、立法模糊和监督不畅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存在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征收程序执法不严、被征收人救济途径狭窄等问题,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依法、规范土地征收是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立法,促进农村各项集体土地征收有法可依;加强监督,促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